【原书卷十六·四五】
常州钮牧村,天才纵逸,倜傥不羁。壬申岁,在苏州福仁山邑宰幕中,与余元旦登妓楼,遍召诸姬,评花张饮。今三十六年矣,历幕楚、粤、中州,为督抚上客,忽来见访。见赠云:“才子神仙且莫论,襟期当代有谁伦?惊人眉宇光先照,传世文章笔有神。天下已无书可读,意中惟有物同春。香山蕴藉东坡达,知是前身是后身?”“昔年吴下许从游,元日寻春上酒楼。桃叶娇持名士笔,梅花亲插美人头。板桥歌舞轻云散(原按:庄令农席上),铃阁壶觞逝水流(原按:谓望山相公署中)。忽漫相逢怀旧侣,空余江上几沙鸥。”牧村名孝思,受业于李芋圃检讨。李故余本房弟子,牧村亦自称弟子。或訾之。牧村曰:“曾皙、曾参同事孔子,未闻有太老师之称。”人莫能难。余亦鄂文端公之小门生也,公命称师,曰:“太老师尊而不亲,不必从俗。”
钮孝思,字牧村。常州人,两江总督尹继善幕宾。清代诗人。辑有《汉魏诗钞》。(资料缺)
壬申,指乾隆十七年,1752年。时袁枚36岁。
福仁山,清代苏州某县知县。(资料缺)
张饮,音zhāng yǐn,意思是设帷帐以饮。张,通“帐”。《韩非子·十过》:“见其女乐而说之,设酒张饮,日以听乐,终岁不迁,牛马半死。”
邑宰,音yì zǎi,释义是县邑之长即县令。晋·潘岳《河阳县作》诗:“谁谓邑宰轻,令名恐不劭。”
襟期,音jīn qī,基本意思为襟怀、志趣。宋·赵以夫《孤鸾·梅》词:“记当年曾共花前笑,念玉雪襟期,有谁知道。”亦犹“心期”。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期许。清·陈梦雷《绝交书》:“廻思十载襟期,恍如一梦,人生不幸,宁有是哉!”
伦,此处为类比,匹敌的意思。三国·魏·曹植《学宫颂》:德伦三五,配皇作烈。
桃叶,释义:1、晋王献之爱妾名。2、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庄令农,(资料缺)
板桥,南京的地名。疑庄令农府邸或衙署所在。
望山相公,指尹继善,号望山。
铃阁,指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羊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閤(同“阁“)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
壶觞,音hú shāng,意思是酒器。晋·陶潜《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李芋圃,翰林院检讨。(资料缺)
本房,音běn fáng,意思是,本支,僧、道等的宗支;科举时代乡、会试考官分房批阅考卷,故称考官所在的那一房为本房;房考官的自称;这座房子。
曾点,(生卒年不详),字皙,又称曾晳、曾晰、曾蒧,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宗圣”曾参之父,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30多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与其子曾参同师孔子。
鄂尔泰,(1677年—1745年),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清朝中期名臣。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鄂尔泰二十岁中举,进入仕途。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与张廷玉等同受遗命辅政,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历任军机大臣、管翰林院掌院事等。
【闲言碎语】
一场三十六年前的花酒,让钮孝思终身难忘。面对着已经古稀之年名满天下的袁枚,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一首把袁枚夸成了白居易、苏轼的转世灵童,一首则把当年的风流场面及一起狂欢的老友都回忆起来了,最后一联,“忽漫相逢怀旧侣,空余江上几沙鸥。”把老友星陨、盛景难再的伤感、失落、哀伤、惆怅全部抒发了出来。我猜想,此刻的钮孝思,一定是紧紧拉着袁枚的手,老泪纵横,哽咽难抑。
人一上了年纪,就容易回忆自己的一生。老友相聚,更离不开这个话题。奇怪的是,大多数人回忆的都不是自己的高光时刻,相反,总是把自己最难堪、最荒唐的事情作为聚会时笑料。也许,人老了,不在乎功名利禄了,才显露出真实的自己,也才露出率真的天性,才敢把压抑在自己心中的情绪释放出来。生活在华夏大地上,无论古今,无论贵贱,过一辈子,其实都挺难的。一生中,基本上都不敢暴露自己的心怀,不敢纵情的欢笑,更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唯有在年老之后,财务上不太受制于人,政治上无须天天表态,思想上才轻松一点,才能够说些自己想说的话。真心希望,随着社会进步,能够轻松说真话的年龄线越来越低。
本条诗话的后半部分,说了清代官场的一个规矩,凡是参加科考的生员,都是考官的门生。钮孝思是李芋圃的门生,而李芋圃是袁枚任考官时的考生,按照辈分来论,袁枚是钮孝思老师的老师,钮孝思是袁枚的徒孙。但钮孝思对袁枚也自称“弟子”。有人纠正他时,他就说:“当初曾皙、曾参同时在孔子门下学习,没有听说曾参称呼孔子为太老师啊。”别人还没法反驳。当然,袁枚也不失时机的拿大学士、军机大臣鄂尔泰出来说事,称自己是鄂尔泰的小门生(当指科考的考官是鄂尔泰的门生),鄂尔泰也没有要求他称自己为“太老师”,只要他称师即可,并说:“太老师尊而不亲,不必从俗。”一番表述,把鄂尔泰与自己的亲密关系在不经意间告诉了大家。
——噫,我怎么忽然觉得,袁枚是“凡尔赛体”的祖师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