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实现了2017年的一个小目标:1200m(30m×2×20圈)游泳重新回到30分钟内。两年没有游泳了,去年圣诞再次下水,发现以前24分钟就能完成的距离,竟然超过了33分钟(平均每圈60m时间超过了100秒)。再回到24分钟不太容易,先定个小目标,30分钟(平均每圈时间进入90秒内)。计划每周至少游一次,争取在春节前完成。结果1月份因故耽误,好在在2月最后一天实现了,没耽误太久。
每年,人们都会为新年制定一些目标。新年新气象,在新年来临之际制定自我提升的目标的确非常合适。它能为我们身心增添活力,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
然而事与愿违,很多人往往也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都寄托在目标上,把愿望当作目标。一年过去,虽不至于一事无成,但年初时立下的那些宏大目标能顺利完成的也没几个。翻过旧的一页,似乎时间又给人以救赎,只要过了一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年所有未完成的一切都获得了赦免,又迎来新年的狂欢,又开始信誓旦旦的祈祷。年复一年……
要跳出这种宿命般的循环,需要做出改变。要么就诉诸直觉不再制定新年目标,要么就要制定清晰实际的目标。很多时候,新年目标无法达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执行力的问题,而是目标本身不够清晰实际。
怎样的目标才算清晰实际呢?在目标管理中,有一项原则叫做“SMART”——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究竟是哪五个单词,有很多版本,意思都差不多。根据百度百科,它们是:Specific明确性、Measurable可量性、Attainable可达性、Relevant相关性、Time-bound时限性。
如何让目标符合“SMART原则”呢?最大的法宝——数字。就是用准确的数字来规划、描述我们的目标。即使目标实在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表示,比如是某种状态,那么这种状态也应该是可以用数字来指标化的。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处处都用得上数字,有一个敏锐的数字感很重要。如果只是把目标定性,很难知道目标的完成情况。使用数字,就能很好地掌握差距,知道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
我们从SMART原则一个个来看。
Specific 明确性——明确性就是要具体。具体的目标不能是一个愿望,比如“我要找到另一半”、“我要瘦成一道闪电”,要有明确的数字来支撑,比如“我要新认识50个异性朋友”、“我要减重20斤”。
Measurable 可量性——可量性就是可衡量、可度量、可评价,自然是需要将目标量化。评价目标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基准,如果用数字来表示要完成的目标,评价基准就会很明确。比如“我要找个好工作”,那么好工作的标准是什么?钱多事少离家近?那么薪水多少、工作时间多久、离家距离多远?这些都是可以用数字指标来衡量的。
Attainable 可达性——可达性就是可达成、可实现。目标定多高,才能算“可达”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数字来判断。一个长跑总是不及格的小胖墩,不能指望短期内1000米就跑进3分钟;销售人员的业绩中位数是1000万,一个新入职的员工就没必要把目标定在2000万;时间过了一半,目标只完成1/4,那就要考虑是否需要调整目标。通过数字进行比较,唯有现实,才可实现。另外,实现目标的时间进度、人力物力,需要借助的外力,都应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目标只针对自己,不能尽了人事还得听天命,付出了努力还要看别人脸色。
Relevant 相关性——相关性是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好的目标要与愿景相关,要具有现实意义。一名学生,把赚钱作为目标,意义就不大。这条原则中,目标本身的数字性相对较弱,但也不能忽略。一方面,通过两个目标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是跳出感性、理性判断目标之间关联程度的最好方法;另一方面,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将目标做优先级排序,集中精力优先实现几个对自己比较重要的目标。一年52周,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目标的数量要与时间相关,别太多,也别太少。个人、事业、家庭……,各方面都能有1个。
Time-bound 时限性——时限性就是完成目标所限定的时间。时间本身就是用数字表示的。任何目标都必须限定什么时间完成,具体到某年某月,甚至是某日某时某分。没有时限的目标,即使量化得再好,也可能会变得遥遥无期。面对有期限设置的目标,才有去完成的紧迫感。同时,根据时间我们还可以将数字化的目标进行分解,一年写50篇文章,一周就是一篇,这周没写,下周就要补上。清晰的目标必须和即时反馈相辅相成。
制定目标后仍然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去执行。一个清晰的目标,能够让我们斩断后路,避免用“尽力而为”的说辞来麻痹自己。A good beginning helps to make a good end.
没有目标,不叫生活;没有量化,不叫目标。人生本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先定个小目标,实现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