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
妈妈常常告诉我,小时候兄弟姐妹多,父母没空管他们,她更多的要学会干活,帮衬家里,没有感受到父母充分的爱;长大了嫁给我爸,家里没有婆婆,她要当儿媳妇去料理家务,又要当“妈”去管一家老小,更没有时间管自己。一个没有完全感受过父母爱的人,她很努力的学着当妈妈,丢掉自己,全身心为了这个家。她说,她小时侯想要而不可得的东西会尽全力给到我和弟弟,她不想要的东西就尽量不让我们去体验。这是代偿的爱,她把我和弟弟投射成自己的小时候去养育。妈妈的潜意识里有一种模式:你们很重要,我不重要,我要全身心爱你们,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我不需要被爱,你们好就好。可是我知道她有多渴望被重视、被爱,只是她自尊心强、资格感和配得感不足。她用不要的方式来要,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你们是真心诚意的爱她,可是一般人读不懂,就以为她不需要。她就继续掏空自己心中为数不多的爱去爱身边所有的人,她没有的东西,怎么给人家了,身心俱疲后的抱怨是必然的结果,那身边的人就会开始悄悄离开,她就会更加费解、难过,我如此努力爱你们,为什么一个个却不想靠近我。我看见了妈妈的模式,用女儿的身份去爱她,并告诉妈妈要学会爱自己。当你懂得爱自己,身边的人才喜欢靠近你、爱你。人生如戏,生活中的剧情,即遇到的人事物都是底层信念吸引、创设而来的。每次遇到困难,不害怕去识别自己的模式,转念去看见有更多选择后,穿越旧模式,走向新幸福。妈妈,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记得小时候妈妈开店铺,凌晨3-4点就起来忙活、拿货,一般要忙到中午1-2点,然后她才有时间躺下午休。如果恰巧遇到邻居家办喜酒,妈妈就忙完直接再去邻居家帮忙,这时候身体已经很乏力了,脸色自然不会好看。有一次邻居家的人误会妈妈了,说妈妈看起来像不乐意帮忙。邻居是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揣测他人,那我妈何曾又不是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去揣测他人了。我妈认为,她跟邻居家关系和睦,人家办喜事,没去帮忙,对方会不开心。长大以后我就跟妈妈聊起这件事情,我说,妈,你很喜欢邻居,就算身体很累,也要去帮忙,如果那时候你眯20分钟再过去帮忙,身体放松好了,自然眉开眼笑,你开心,邻居也开心,这是不是两全其美。我妈说,现在想想确实是这样,总是想着别人,忘记自己,这把年纪了,也该想想自己了。我听妈妈这么说很开心,终于开窍了,只是不知道她那性子能不能改。
妈妈那个年代的人,日子清苦,没有充分被爱,到了现在50多岁的年纪,身体各种不适,价值感偏低,归属感也弱。希望天底下的妈妈都被温柔以待,可以会心的笑,妈妈的笑是治愈世界万物的良药,是照亮孩人生的一束光。父母健在人生尚有来处,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