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谋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有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考察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元谋人”化石,经过多方考察与测算,确定时间为170万年前左右,可以说是够古老的了。
这么古老的一个地方,肯定有不少古迹,今天我们就翻一翻云南省元谋县的文物古迹,增长点历史知识。
一、元谋古猿化石地点
元谋古猿化石地点,说白了就是发现化石的地方。
元谋古猿化石地点,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2014年7月21日,元谋古猿化石地点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猿人化石,因发现地点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而命名,古人类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
“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考古学家认为,“元谋人”北上越过金沙江,到甘肃、青海成为古羌戎人,继续往东北越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古老的原始人类。
二、元谋大墩子遗址
大墩子遗址西距元谋县城4.5公里,东靠莲花山,南距“元谋猿人”产地——上那蚌村4公里。遗址地处张二村河上游的两条季节性河沟之间。系一高出河床14米的河旁台地;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0-56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
遗址南因河水长期冲刷已成断崖,地层剖面十分清楚。
1972年2至4月,云南省博物馆在大墩子做了两次试掘,揭露面积235平方米。同年11月至1973年1月,云南省文化局举办的第一期文物考古学习班在这里实习,又发掘261平方米。
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堆积较厚,内涵也很丰富。它为研究我国长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和云南边疆的原始社会历史,累积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大墩子遗址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与饲养家畜。从大量出土的磨制石器看,当时的农业虽较粗放,但已发展到原始的锄耕阶段。
粳稻已是当时的重要作物。大墩子出土的炭化粳稻和发现储藏谷糠与禾草类粉末的窖穴,说明云南种植水稻的历史很早。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新石器文化遗址
在距今4000年以前,楚雄境内先民多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现-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文化遗址在楚雄州各县均有发现,并以元谋、永仁、禄丰等县最为集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大墩子和永仁菜园子。
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元谋盆地莲花村东南河岸高地。
1972-1973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此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收获甚丰。发掘面约500平方米左右,所发掘的遗址分布在一条已经干涸的河床旁边的高地上。
根据地层堆积与出土文物分析,大墩子新石器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
其文化层共两段,第3-6层为晚期居住遗存,第7-9层为早期居住遗存。早、晚两期出土物差异不明显,属同一文化相互联接的两个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科学院考古工作者进行碳十四测定,时间为距今3210±90年,相当于商代的晚期。
永仁菜园子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永仁县城西南,共有3个文化层,出士物有炭屑、果仁、骨器、石器、陶器、陶纺轮等。
距地表1·2米处有半地穴式圆形住房,并有用火痕迹。
据测定,距今为3400±500年,稍早于大墩子文化遗址。
四、元谋猿人遗址
位于云南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距县城7公里。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遗址。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被发现了,元谋人大概在170万年前左右。
1965年5月1日,地质工作者钱方、蒲庆余等一行在大那乌村北从事第四纪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呈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为一左一右的上内侧门齿。
经研究分析,同属个男性成年人个体,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相似,但比较粗壮,有明显的原始性状。
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用古地磁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它早于“蓝田人”、“北京人”等“猿人”,从而把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
元谋人遗址还出土了7件石器,在地表采集到10件石器,均为刮削器。
在化石层出土了大量的碳屑和两件烧骨,这表明元谋人在当时已学会用火了,元谋人亦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用火人。
在遗址中还找到一些有明显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说明当时已会制造骨器和简单的工具了。
1972年2月22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重大新闻,《人民日报》报道:“这是继我国北方发现的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古人类和我国西南地区第四纪地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县文化馆联合发掘了元谋人遗址。地层0土了6件石器,3个层位中分布有大量碳屑,说明“元谋人”不仅能制造工具,而且不能排除会用火的可能性。
1976年,中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李普等人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的时代为距今170万年。随后,地质研究所和贵阳地化所分别采集元谋组古地磁样,并得出基本相同的结果。
“元谋人”的牙齿为同一青年男性个体的左侧、右侧上内侧门齿,齿冠长度分别是11.4毫米和11.5毫米;宽度分别是8.1和8.6毫米,高度虽经磨耗而减小,但仍达11.2和11.1毫米。
“元谋人”经研究归属早期直立人。其特征为:牙齿粗硕,齿冠扩展指数达141.9;齿冠唇面除接近颈线的部分较为隆突外,其余部分较平扁,有明显的汤姆氏线,唇面沟及浅凹面;舌面的底结节发达,占舌面的二分之一;具铲型结构。
研究者认为“元谋人”应为直立人的一个新亚种,建议以发现人类化石的元谋县为名,命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
元谋人遗址发掘时,地层中发现大量碳屑,长径一般在4—8毫米之间,大致可分为3层,分布在上下3米的界线内,有的较集中,呈鸡窝状,碳屑常与哺乳动物化石伴生。
地层中还含有烧骨(经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鉴定可能为烧骨)。因此,不能排除“元谋人”已会使用火的可能性。
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
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元谋人遗址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谋人遗址有纪念碑,不远处有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元谋人牙齿化石的标本,古生物化石及其他有关实物、资料。
综上所述,云南元谋的文物古迹主要还是围绕古猿而展开,共有四处:一是元谋古猿化石地点;二是元谋大墩子遗址;三是新石器文化遗址;四是元谋猿人遗址。这几处古迹均与古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