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人类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虽然还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他们的疑问通常是,既然人类是从古猿转变而来的,那为什么现在还有猴子呢?
实际上,人类从古猿而来这个结论,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得到证明的,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共有四类。
一、云南元谋人
云南元谋人距今已超过170万年。
古代元谋人出现的地点为云南省的元谋县,该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隶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东倚武定,南接禄丰,西邻大姚,北接四川会理,西南与牟定接壤,西北与永仁毗连;云南元谋是国内最早的人类“元谋猿人”发现地,是“东方人类故乡”。
在这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
据说,在元谋上那蚌村附近的早更新世地层中,元谋盆地内暴露的695米厚、共4段28层的河湖沉积而形成的地层里,发现了两枚上内侧门齿化石。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
经过考古学家们检测,这两枚牙齿属于170万年前的一个原始人,男性,大约30岁左右,它确证了中国人的历史起源和存在。
另外,在发现这两枚牙齿化石的同时,从褐色粘土层中出土的还有7件元谋人制造和使用的刮削器与脉石英石核,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可能是被烧过的,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从这些古迹中,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的萌芽。
此事发生于1965年,大概过程是这样的。
1965年,钱方、浦余庆等学者到上那蚌村附近寻找化石。当时,他们在一位牧牛老人指点下,来到蚌村以西约1公里的山沟里寻找化石。下午5点钟时,一个人在一个土包下发现了云南马的化石,接着又发现了两颗人类的门齿。后来,学者将牙齿化石带回北京。
1972年2月,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胡承志鉴定,公布了这一发现。胡承志在《地质学报》1973年第1期上发表了《云南元谋发现的猿人牙齿化石》一文。
1973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组织了大规模发掘,在附近地层发现了人工打制的石器和炭屑、哺乳动物化石等。但没有发现新的人类化石。
1976年7月25日,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绝对地质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左右。(后出现争议。)
二、陕西蓝田人
和云南元谋人相比,陕西蓝田人则是又过了几十万年,也就是80万年至75万年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地带,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类。
他们的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骨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形成一条直的横脊,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骨与额嵴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
蓝田人的石器包括砍斫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和石球,还有一些石核和石片,制作显得较为粗糙。在公王岭含化石层里还发现了三四处灰烬和灰屑,散布范围不大,可能是蓝田人用火的遗迹。
陕西蓝田人,有一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
蓝田县属于陕西西安管辖下郊区县,蓝田县城距西安市区22公里。古时以盛产蓝田玉闻名,目前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蓝田县历史悠久,是人类先祖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萌发地之一。
举世闻名的蓝田玉名列中国“四大名玉”,以周礼“玉之美者为蓝”,故得县名蓝田。相传秦始皇传国玉玺即为蓝玉所制。
作为古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蓝田是唐代宫廷名画家韩干、北宋神宗年间著名的“四吕”兄弟、近代著名理学家牛兆濂等历史名人的故乡,也是唐诗画家王维隐居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遗存。
蓝田自然景观秀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被誉为“第二敦煌”的壁塑瑰宝水陆庵,建于隋唐的佛教净土宗圣地悟真寺,东汉才女蔡文姬墓,地下神宫辋川溶洞,王维别业遗迹,风景迷人的汤泉湖以及兼具华山之险、黄山之秀的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大批人文、自然景观。
三、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相比元谋人和蓝田人而言,后来出现的北京猿人,他们的体质结构已经构成了人的基本特征,但仍然残存着某些猿类的性质。
北京猿人大约在6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了近40万年。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才离此而去。北京猿人的颧骨较高。脑量平均仅1532毫升。身材粗短,男性高约156厘米,女性约144厘米。腿短臂长,头部前倾。
他们在白天制造工具,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加上手势交谈。 北京猿人用下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的双手相似。
他们的脑容量是现代人的75%,比类人猿大1倍以上。
不过,从考古学家根据他们的遗骨所复制的形象看,他们的外貌还有点像猿:嘴巴向前伸着,没有下颏,鼻子扁平,颧骨高突,两个粗大的眉骨连在一起,像屋檐一样遮在双眼上。他们走起路来也不像现代人那样昂首挺胸,而是有点弯腰屈膝。
北京猿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初期,已经会制造石器工具。在龙骨山的山洞里,发掘出的石器有十多万件。这些石器是用石块打砸而成,有锐利的锋面,可用来砍削树枝,捕猎野兽,切割兽皮。
北京人的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较少,且多为小型,有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锤和石砧等多种类型。北京人用砾石当锤子,采用直接打击法、碰砧法和砸击法打制石片。
用砸击法产生的两极石核和两极石片在全部石制品中占有很大比重,并构成北京人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
能否制造工具,是区别人与猿的根本标准。经过驯养的猿猴可以使用工具,但怎样也学不会制造工具。
能够利用天然火,这是北京猿人征服自然的一种重要本领。火能用来驱寒照明,围捕猛兽,还可以烧烤食物,熟食能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北京猿人的生活极其艰苦,猛兽、自然灾害和饥饿,常使他们丧失生命,能活到30岁以上的人是少数,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只活到十三四岁。
他们顽强地征服困难,改造自身,创造出灿烂的远古文化。
而且,他们留下的丰富遗存,为研究人类起源和社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四、山顶洞人
据说,在离猿人洞一百多米远的山顶洞中,还发现了距今一至三万年的“山顶洞人”头盖骨。可惜的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其中5个距今五十多万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神密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几十万年过去了,北京猿人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进化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生活着的晚期智人,被称作“山顶洞人”。山顶洞出土的动物化石中,林栖的食肉类很多,这表明当时北京一带的气候温和湿润。
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能把石块敲打成石斧、石刀、石锤,并且懂得磨制加工,使之更加锋利;运用磨制和钻孔技术把野兽的小骨制成骨针,还用兽骨兽牙、石珠蚌壳制成装饰品,佩戴在身上。
除了以飞禽走兽为食,山顶洞人还采集植物食用。他们会用骨针把大片的树皮树叶连缀起来,围裹下肢御寒,脱离了赤身裸体的时代。
考古还表明,山顶洞人已经发明了“钻燧取火”的人工取火技术。在山顶洞人文化遗址里还发现鲩鱼和鲤科鱼类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他们的生产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水域。
山顶洞人过着群居生活,而且他们的群居生活已经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彼此之间都有血缘关系。每个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生下来的,于是产生了原始人群。后来,又逐渐演变为氏族公社。
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山顶洞人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知道用骨针缝制衣服,他们懂得爱美。而且,他们死后还需要埋葬。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海钳壳和磨光的石珠,这些大概就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
综上所述,从各方面情况看,云南元谋人较为古老,陕西蓝田人和北京猿人都算是原始人类,但只有山顶洞人得到了智力上的进化,和人类是比较接近的,因此,可以算作是标准的原始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