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sura_Shi
这是美籍华裔女作者伍绮诗(Celeste Ng)历经6年创作的处女作,原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直译过来,可以叙述为“那些我不曾说出的话”。
我想每个身为父母的成人应该读一读它,我想每个逐渐成长中的少年也要找机会读一读它。去真正地感知,去领悟:“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01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小说的开篇就以一个花季女孩的死亡宣告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随着作者看似平淡却暗藏细腻与精巧的叙说中,如电影画面般一幕幕把这个看似普通的五口之家及各个家人内心隐藏的秘密揭露出来。
李是中国人,早些年父辈用了不是特别正当的手段移民到了美国,又在学校获得免费的学习资格。
然而,对于身份的自我认知,使得自卑,懦弱,孤独,逆来顺受的人格伴随着他的成长。
也许独特在那个时代,那样的环境中并不是什么好事。至少对李来说不是。他内心最大的渴求,就是想让自己不要那么“ 不一样”,可以成为融入人群的“普通人”。
玛丽琳是成绩优异的美国高材生,她不屑母亲的希望:“擅长家政,掌握厨艺,嫁一个好男人”。
她的梦想是与众不同。然而当与李相识相爱后,却因意外的怀孕放弃了未完成的学业,而成为操持家务,照顾家人的主妇。
当8年后玛丽琳惊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母亲一心期望,而自己曾经极度不屑的那类人时,未尽的心愿与不甘突然升腾。她产生了一个计划,并且不告而别。她要完成被婚姻中断的医生梦想。
一边厢是因突然间遭遇妻子/母亲出走的家庭成员陷入茫然无措与日常的纷乱。一边厢是身为人妻人母的玛丽琳忍受着梦想的不甘叫嚣与内疚的内心交战。
9个星期后,当发现另一个生命已经开始在她腹中孕育,她不得不再次中断了这次“实现梦想的机会”。
这次最终付诸流水的“离家”为此后的家庭埋下了悲剧的地雷。家人间都选择对这次“出离”避而不谈。同时,更多可能敞开心房,沟通内心的可能也一并被掩藏。
从此,夫与妻,父与子,母与女之间始终无法坦诚地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话语。
02
玛丽琳离开家的时候,莉迪亚只有5岁。一个5岁的敏感的女孩子,在沉默中目睹着自己的家及家人,因缺少了母亲而变得那么地不一样。
她以为,一定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惹母亲生气了。——他们没有满足她的期待。
她在内心祈祷着如果能让母亲回到她身边,她一定会“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意愿”。
当某天父亲在接完一个电话之后告诉她和哥哥:“你们的妈妈要回来了”时,她以为是她虔诚的祈祷应验了。 为了这个奇迹,她会遵守诺言。
于是,这个家庭再次恢复了平静的生活,然而,这个家庭变得再也不一样了。
莉迪亚的言行让她的父母深信,她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莉迪亚从母亲回来的那一天起就被承载了母亲折翼的梦想,还要同时安抚父亲对友谊的渴求;她强装愉悦地承受着这样一切。
当父母因自身的懦弱而将过度的期望转嫁给她的同时,哥哥内斯则因被长期的忽视而封闭了内心;小女儿汉娜则因极度缺乏家人的关注与爱,而变得异乎寻常地乖巧与安静,成长为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小孩”。
一切地一切,以这种失衡而不自知的状态持续着,发酵着。直至某一个夜晚,莉迪亚从家中安静地跑出,将自己沉入湖底。
03
心理学家亚隆说,人生的困扰大抵来自四个方面:不可避免地死亡,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我们追求的自由以及生活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莉迪亚的死只是揭开这个家庭种种矛盾的一个极端契机。
莉迪亚以死亡来打破这种勉力的、虚弱的平衡。她为自己求得了救赎,为家庭的剩余成员带去了反省与重塑。
也许是因为出自一个华裔女性之手笔,小说中所描绘的美国母亲,中国父亲,混血儿女间所发生的一切:关于爱与控制,关于爱的失衡,关于家人间的信任与猜忌,依赖与嫉妒,懦弱与要强,悲观与冷静的冲突细节似乎更能在很多当代中国式的家庭,中国式的夫妻关系,中国式的教育体系中寻得共鸣。
本书英文原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然而作者却用细腻的一字一句,来告诉每一个可能被书中的故事所打动的读者: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去反省你对家人所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吧。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在还有反省的余地时。
书中金句摘抄:
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地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与你交谈的人,更关心他们自己、他们的期望和问题,而不是你和你的问题。
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个向上,另一个向下。一个得到,另一个失去。一个逃离,另一个受困,永远受困。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本文由壹点伍亿上书房原创,请尊重版权!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阅读,让美妞陪您读书,分享好书,一起遨游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