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修改稿子,发现学生写的是“名符其实”,我随手就给改了,因为这个成语我太熟悉了,是“副”,我上小学时就记准了。
那是五年级,我还在党家小学上学,我那时爱读书,在公社大院里闲得没事干,就读书,可哪有书啊。好在我爸办公室报纸多的是,文件多的是,那时报纸上的好文章不多,可还有,看完怕找不着了,就剪下来,贴在我爸的工作笔记本上,有一次他找他本子找不见,我还故意帮着找,说找不着。
有一次,隔壁叔叔借报纸看,发现几乎每张报纸都是豁豁嘴,窟窿眼,他很纳闷,就问我爸了,我因此被狠狠的批了一次。这个叔叔后来了不得,官位越做越大。
我还读我爸的书,记得有一本是党史,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猜。
告诉你吧,我最感兴趣的是看谁都叛变了。这一留意不要紧,我发现好多烈士的简介上都写着“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我就挨个数,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吃饭时给我爸说我的发现,他说:“可不敢胡说。”
读书多自然作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有一篇作文杜老师认为很好,就让同学抄到后黑板上了。一天放学,孟校长背着手踱到我们班,看见我的作文,他把我叫到跟前,说,“有一个字错了,你知道是哪个吗?”我一脸茫然,摇摇头。他说:“成语不能胡改的,“名副其实”的“副”虽然是“符合”的意思,但不能写成“符”。”我赶紧拿粉笔去改,从此这个成语我就牢牢记住了。
言归正传,我接着看稿子,发现不止一个孩子写“名符其实”,这让我倒不自信了,赶紧翻查词典。
“名副其实”和“名符其实”是两个同义的成语,但“名符其实”的“符”不规范。
原来,对于“名”和“实”的关系,古代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名实不副”和“名不副实”,是说“名”与“实”不相符合;“名实相副”和“名副其实”,是说“名”与“实”互相符合。这四个词语中,表示“符合”意思的字,古人都习惯用“副”而不用“符”。尽管那时“符”字已经产生,而且也有了“符合”的意义。大家知道,成语具有稳定性,一旦定型之后,其中的用字往往不能随意改动。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的记载,“名副其实”最早见于北宋范祖禹的《唐鉴》,沿用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所以在1947年出版的《汉语辞典》中,只能查到“名副其实”,而见不到“名符其实”的踪影。
后来情况有了些变化。许多人对一些旧词古义,已经不甚了解。看到“副”字,只知道是“正副”的“副”或者“一副手套”之类的“副”,不大会想起它还有“符合”的意思,表示“符合”一般都用“符”字。于是“名副其实”渐渐被写成了“名符其实”。“符”(fú)和“副”(fù)两个字,读音虽然不同,但毕竟比较接近,不咬准了念,不细心辨别,可能还听不出来。所以,2017年第七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就在“名副其实”条下注了一句:“也说名符(fú)其实。”承认了它的合法地位。但首选还是“名副其实”。
查了一下,有个资料说:王力教授是一位博古通今的语言学家,他非常重视成语的溯源及其在历史文献中流传久远的影响。而且,即使从现代汉语来看,“名副其实”这一成语的使用,也仍然占着优势,所以,他认为应当把“名副其实”作为规范形式确定下来。
说起“名副其实”,前天史建义老师在我们学校给国培教师讲,说有个主办方抬高他的头衔,他觉得不妥,就当场纠正了。主办方也许是好意,但当场纠正,那需要勇气,要换成我,是不是睁一眼闭一眼就过去了?我有没有当场纠正的勇气呢?
现在看到这个成语,觉得还是要有勇气“名副其实”的。得认真对待这个成语,不能只给学生作文改词,得在心里有这个成语,时刻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