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爱折腾的人生风光无限,但爱折腾的企业却不见得美景常在,搞不好会步步险境。
3月29日,北京召开的小米生态链2016春季沟通会上,雷军好像不再焦虑,因为小米竟然又折腾出了电饭煲! 惊讶之余,空气净化器、净水器、体重秤……我在默数着没成立几年的小米到底搞了多少产品。
话归正题,先不妨看看,发布会上推出的 “米家压力IH电饭煲”:
1、米家压力IH电饭煲有何特色?
IH(InductionHeating)电磁加热技术,锅内保持在1.2倍大气压+105℃沸点,配有灰铸铁内胆有壁厚、加热均匀、蓄热性强等特点,辅以大金粉体涂层经过多道工艺喷涂,可让锅体达到不沾的效果。从小米电饭煲的这些科技说明上看,似乎要比国内电饭煲更加智能。但小米目标不仅仅是国内电饭煲市场,而是“剑指日本高端电饭煲,打破其在压力控制技术方面的垄断”。
而就现今的日本高端电饭煲而言,上述的指标硬件基本上是数年前早已运用。况且在电器和智能化的今天,智能芯片控制的煮饭时间、流程以及火候的重要性才真正成为电饭煲是否高端的一个标准。小米仅仅凭上述指标就宣称要打破日本电饭煲数十年的垄断优势,只能说愿景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
2、米家压力IH电饭煲实验数据可信度高吗?
小米APP煮饭大数据,通过扫码即可识别米种,拥有2000多种模式预设、加热方案,看似华丽的数据,但其实用性和用户实际使用频率到底怎样?它的可信度高吗?
如果我们假设每个方案对应一种大米、每种大米对应几种方案,每种方案又进行几次试验,那么光2000种大米就需要上万次试验,做一次实验要花多久时间?每次都认真做了吗?请允许我先入为主地否定一下,小米这个电饭煲真的进行了这么多次试验吗?如果没有进行,是不是涉及到虚假宣传?
另外,诸如米家压力IH电饭煲上面的时间预约、菜谱设定、米饭软硬调节等功能,我觉得只不过是把原本在电饭煲上的屏幕挪到了手机上而已,具体实用性还需要用户亲身体验。
3、米家压力IH电饭煲的目标客户是谁?
从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第一辆平衡车,第一个插线板,此次伴随着“MIJIA”这个品牌,雷军推出了第一个年轻人用的电饭煲,显然,无论是什么,雷军的小米及其生态链公司所生产的产品都旨在像当初的小米手机一样赢得市场“爆款”。
我不知道现在究竟有多少年轻人自己会用电饭煲煮饭?再简单的设想一下,花799/1999元买手机的米粉,会再花999元也去买一台自己不常用的电饭煲吗?
玩新鲜app,米粉们都喜欢,但米家压力电饭煲上面所谓的智能就是你要用手机来操作那个本来用按键就可以解决的功能罢了,这有没有化简为繁之嫌?
退一万步说,米粉们或许真会买个米家IH电饭煲孝敬父母阿姨辈,好不好用咱们先不说,用app来煮饭谈起来美好,但是对大部分父母一辈的人来说是不是门槛有点稍高了。
4、MIJIA米家品牌能摆脱小米不专注的诟病吗
正如网上调侃一片的“小米马桶圈,小米痰盂也快了”。从两年前开始试水生态链,目前小米公司的55个生态链企业,根据雷军的计划,5年内小米还会继续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复制小米模式。
之所以启用新的独立品牌,雷军解释说,过去小米生态链发布了20款产品,很多人误以为小米不“专注”。为了避免这样的感慨,所以决定采用新的品牌。小米专注于小米手机、小米电视等自有产品,生态链企业专注于MIJIA产品,小米网则是销售自有产品和生态链产品的网上专卖店。
小米手机称霸市场的核心一直是延续“同等价格配置无敌,同等配置价格无敌”。当然这种模式可推广到小米生态链上大部分产品上。但是倒推回来,小米生态链企业上的这些产品能做到像小米手机一样的厚积薄发、多年雕琢,包括MIUI对用户的积累、供应链的磨合吗?
况且类似电饭煲等家电制造业比拼的是综合实力。“新国货”的真正崛起,它需要供应商、供应链、成本、资金、研发、生产、工艺、质量、服务的环环相扣,而非短暂的营销之功。
最后重申一下,我虽然不看好米家IH电饭煲的市场前景。但我由衷欣赏雷军和小米正在做的事,因为它的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享受到了科技的乐趣,也推动了产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