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意义,在李笑来的专栏文章里,对其重要性,已经说得很清楚:
写作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很多次”的极少数选择之一,也是相对来看最容易成为普通人起步的台阶之一。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当然,米德拉还有一个洞见:
人并不是突然死去的,而是慢慢死去的,因为我们活在自己的记忆中,而当这些记忆一点点消失,我们就在一点点死亡。但记忆是不可靠的,如果你不记录你的生活,你就在一点点死去。
古典老师指出一个现象,对理解写作的意义,更加耐人寻味:
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很多比耶酥、佛陀、孔子伟大大一百倍的演说家,但是只有他们三个收了会写作的弟子,各自写下了《圣经》、“如是我闻”开头的佛经、子曰的《论语》,他们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让我们彼此隔着2000年相识。
引用这些精彩的言论,是想好东西与大家共享的同时,让自己再次温习“写作很重要”。但就我自己而言,更重要的是“每日写作”。
“每日写作”是个什么鬼?
一、只有每日写作,自己的思维,才会一直处于“气态”
我时断时续写作一年多,有两个阶段,都是连续每日写作三四个月,然后中断,再三四个月。只要是连续写作的日子,无论是写在自己的电脑里,还是公开在简书、公众号,这样的日子,都是自己思维最为活跃、敏捷的时刻,有点像不断冒蒸汽的开水。似乎每天都有新发现,树叶颜色的变化,操场上小狗的跑动,大门口保安的神情、动作,眼睛扫视的精度、广度等,似乎都像新换了一幅眼镜。
相反,在不写作的日子,感觉天天忙得像不抬头的兔子,环境的变化没感觉到,身边人的变化也视而未见,时时“心急如焚”,处处“慌张忙乱”。但事后偶尔想想,真有必要时时心急如焚吗?真的处处都无法避免慌张忙乱吗?其实也未必。
二、只有每日写作,自己的“写作”,才会处于“液态”
每日写作期间,最切实的感受,就是“下笔即写”,几乎不用考虑、思考时间。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预热”、“准备”,接到任务,就可以下笔,不存在状态好不好,就像小船儿放在水里就走了。
但在间断每日写作后,自己“写作”的最大难关立即出现——需要准备,需要状态,各种拖延、借口简值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浸满全身。每个小小的写作任务,都会一拖再拖,而且真的觉得自己没有思路,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但就是下不了笔。
三,只有每日写作,自己的生活,才会处于“动态”
每次连续几个月晨间写作的日子里,自己的生活也基本上处于快节奏而无压力、平和而又积极的状态之中,心急如焚的时机明显减少,慌张忙乱的事儿神不知鬼不觉消失很多。
不写作的日子,应该是时间多了,但反而更加忙乱,感觉整个身体是僵硬的,内心是硬梆梆的。
虽然每日写作“之后”,思维、生活等方面都变得惬意而又舒适,但在“每日写作”这件事本身上,又该如何操作,从而让它能做到“每日”、“写作”呢?
一、每日写作,必须找到一个时间,给它判成“非舒适区”的“无期徒刑”
固定时间,永远地留给“写作”这一件事,不能用作它用。如果这个时段内写不出,宁可让发呆“浪费”这个已经判了“无期徒刑”的时段,也不要填入任何事情。比如,每日早起后的一小时,只交给写作,只用于写作。
我在坚持每日写作的时段内,其实都是每天早起就干这一件事,中断时,都是因为在这个时段内加入了其它“紧急”的事。坚持了42天Beyond feelings的翻译,就是因为晨间插进了工作上的事,从而中断了。
其实,“紧急”类的事,可以通过“长期”这个尺子检查一次。如果在“长期”这把尺子下,“紧急”的性质发生改变,那就不属于“紧急”。而在大多数时候,只要拿出“长期”这把尺子,几乎所有的“紧急”都烟消云散。
二、每日写作,无须同一种文体
谁都有无话可说、江郎才尽之时,如遇这种情况,就不要用一种文体,不要在同一个平台写作。
可以记录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这是不需要写在公众平台上的。可以写私人日记,这也是不需要写在公众平台上的。而在简书、公众号等公众平台,则一定要写对他人能产生价值的文章,对别人有用的文章。
通过这些不同平台、不同文体、不同效果的写作,基本可以渡过“无话可说、江郎才尽”的痛苦阶段。
三、每日写作,重在刚性交付
不管什么质量,不管什么文体,关键是“每日1000字”,这就是刚性交付。罗辑思维每日六十秒的语音,六年呀,一天不拉,这是我目前见过最具“刚性交付”意义“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