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IU小品文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今山西运城新绛县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他性情豪放,讲义气,善于描写边塞风光,他的诗用词朴实,境界极为高远。当时,王之涣一有诗出,乐工们马上谱上曲,广为传唱。可惜,《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唐才子传》所记也很简单。王子涣与王昌龄、高适、岑参合称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他的传世诗作仅有6首,却让他名垂千古,是不是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诗不在多,六首就行”呢?
一、出身望族
王之涣,字季凌,生于公元688年(武则天垂拱四年)。在兄弟四人中,他排行最小。
太原王氏是高门望族,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共同构成了隋唐时期“五姓七望”的大家族。王之涣的五世祖王隆之,在北魏时期当过刺史。之后,王家数代后人都做高官。但从曾祖父到父亲三代人,均为县令。也就是说,到王之涣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
王之涣的成长历程和初唐诗人陈子昂颇有几分相似,年少时一身侠气,常常与那些纨绔子弟混在一起,行侠仗义、打猎纵酒、击剑悲歌。后来,不知受了什么触动,他突然幡然醒悟,开始潜心攻读。王之涣虽然起步晚,但进步非常快,他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不到壮年已经穷经典之奥。
二、仕途坎坷
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以门子身份调补了冀州衡水县主簿(相当于县秘书),正式走上官场。
什么是门子身份呢?就是依靠祖辈的官品或门第,加上自身的才学,不用参加科举考试,以门荫特权补任了官职。在此期间,他写下《宴词》《送别》等诗。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长堤下,春水碧明,一片葱绿,夹着田地里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汇入了漳河,与漳河萦绕在一起远流而去。朋友啊,不要急着离开,不要去理睬那船桨声紧紧地催促,如果让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满船的离愁啊!
看到上面的诗句,是不是马上想到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呢?王之涣这首小诗很有田园气息,语言清丽,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有一次,王之涣和朋友在长安城外分别,正值杨柳勃发的春天。他有感而发,写下《送别》诗: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信息量却很大。首先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是春天,地点是在长安城的东门外。御河两岸,杨柳青青,远远望去,人们都拥挤着去折下路边的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大家都是在经历离别之苦啊!一个“苦”字,既道出了想折柳又拥挤不堪的苦衷,又衬托出诗人踯躅徘徊、不忍离去的复杂心绪。此诗同样是言简意赅,一二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成为送别诗中的名篇。
722年(开元十年),王之涣35岁时娶了顶头上司的女儿为妻,李氏是衡水县令李涤之的三女儿,芳年18岁。王之涣的原配英年早逝后,貌美如花的李小姐不仅愿意替王之涣抚养前妻的遗孤,还情愿陪伴他过那种清贫自乐、相夫教子的日子。二人年龄相差17岁,很明显李小姐非常仰慕王之涣的才华。
39岁时,王之涣在县主簿的职位上遭人诬陷,他毅然辞职,过起了拂衣去官、退隐乡野、雅逸闲赋的生活,这一闲就是15年。
三、退隐乡野
在这15年里,他或居家或漫游,常常与高适、王昌龄等友人唱和诗词,写下不少诗篇,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二首》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
45岁时,王之涣来到边塞,在蓟门(北京城西)一带游居。高适在长安失意后,来蓟门看望王之涣、郭密之等老朋友,可惜没有遇到,于是他留了一首《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诗: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早晨登上蓟丘,冷风阵阵,四野清寂,只有我一个人孤孤零零,百感交集。老朋友,我千里迢迢赶到这里,就是为了来探望你们这些分别了10年的朋友的,没有遇到你们,我心里的忧愁和愿望该向谁述说呢?之涣,我对你的才华十分仰慕,对你的事业被迫中断而深深惋惜。你那旷达的心胸足可以阻挡云海,但秋风中的寒枝本已萧瑟,如今又披了风雪,就更加让人觉得萧杀不堪了。世事真是难料,我这么多年总是走错路,仕途不顺,功业不遂,如今又迷失在伤心的路上,我的心灵像雪压寒枝一样愈加受到了压折。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说,一路向前走吧,不要再想过去的事了。可我因为思念你们,才这般忧愁难断啊!
王之涣回家后,见到了高适的诗,马上相约畅饮,分手时挥笔写下《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在这秋风萧瑟的蓟北他乡,熟悉的朋友本来就很稀少,如今我们又要在九九重阳节这一天分手,我的心情格外忧伤,不知道往后又有谁能陪我登高畅饮?不知道等我将来回归故乡时,又会有谁能为我送别?今天我们还能聚在一起,一同饮下这芬芳的菊花酒,也许明天早上你我就要像折断的秋蓬一样,随风漂泊,不知道会飞向何方啊!
四、患疾而终
王之涣退居期间,经常有朋友劝他重返官场,否则一身的才华不就白白浪费了吗?
天宝元年(742年),在密友懿交的劝说下,王之涣55岁再次回归官场,担任了文安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在任期间,他为官清廉、理民公正,颇受当地百姓称道。
有一次,王之涣遇到一个案子。30多岁的民妇刘月娥哭诉说:“我公婆下世的早,丈夫又长年在外经商,家里只剩下我和小姑子相依为命。为了安全护身,我们养了一条大黄狗,没想到家里还是出了事。昨天晚上,我去邻居家帮忙推碾,小姑在家做针线活儿。忽然,听到家里传来小姑子的呼救声,我急忙跑回家。刚到家门口,就迎面撞见一个男人从屋子里跑了出来。我们厮打起来,我抓伤了他,可我不是他的对手,让他跑掉了。我进屋掌灯一看,发现小姑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一把剪刀,已经断气。”
王之涣听了这番描述,仅问了两个问题:“你看清凶手的样貌了吗”,刘月娥答:“我跑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那个男人长什么样子看不清”。王之涣又问:“事发的时候,您家的黄狗叫了吗?”刘月娥说,一直都没叫。
王之涣思考片刻,便做出推断:狗没叫,料定是熟人作案;有厮打,说明凶手身上肯定有抓痕。随后,他让刘月娥先回家。
很快,王之涣下令把大黄狗抓到官府,关入监牢,然后放出告示说:“此案发生,全是因为黄狗护主不力。为此,官府要公开审理这条大黄狗。”
公审那天,乡人们怀着好奇和疑问,纷纷跑到县衙来观看。只见王之涣坐在公堂上,让手下人把黄狗带上来。就在大家想看这个县尉是怎么审理黄狗的时候,王之涣又令人将县里几十个精壮的男子带到了公堂上,让他们脱掉了上衣。其中,有一个男人胸前有明显的抓痕,神色还有些紧张,王之涣断定他就是凶手。
男子不承认,千万百计辩解说他的伤势是怎么来的。王之涣让人把狗牵到他的面前,大黄狗一直对他摇尾巴,非常温顺。见此情景,男子只能乖乖招认。案子旋即告破,王之涣的名声传遍了乡间。
这就是王之涣“智审黄狗”的故事,可见他是一个足智多谋、公正清廉、决断英明的地方官。
可惜,他上任没几个月,就突发重病,病逝在官舍里,55岁便离开了尘世。这一年是天宝元年(742年)。
王之涣去死后,家里穷得叮当响,根本无钱扶柩回老家安葬。第二年,才归葬家乡。永宁县的县尉靳能亲自写下墓志铭,盛赞王之涣:
“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尝或歌从军,吟出塞,皦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至夫雅颂发挥之作,诗骚兴喻之致,文在斯矣,代未知焉,惜乎。”
6年后,王之涣的妻子李氏因思夫过痛,华年早死,死时年仅38岁。
五、名传千古
王之涣身后只留下6首诗,其余诗文均散失。但仅凭这6首诗,就为他赢得了百世流芳的地位。他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起,被称为唐代的“四大边塞诗人”。
每当我们看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就会想起王之涣的名字;每当我们吟诵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时候,就会感到王之涣胸中那股振荡古今的襟怀与博大气魄。
接下来,让我们重温一下从小学起就一直学习呤诵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以感受这位大诗人的才华与历史影响力。
1、《登鹳雀楼》
黄鹤楼(湖北武汉)、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鹳雀楼,并称为中华“四大名楼”。其中,鹳雀楼是唯一一个位于北方的名楼。
鹳雀楼,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西南的黄河岸边,因为楼上常有颧雀栖息,故而得名鹳雀楼。它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是西魏宇文护为了镇守蒲州(即今山西永济)时所建的一座戍守楼,用于军事瞭望,后来成了蒲州镇的名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短小精悍,以千钧之力描绘了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特别是后二句,极富艺术感染力和人生哲理,几千年来常常被人们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进取的人生态度。
唐代有三篇鹳雀楼的登临之作。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这两首诗和王之涣的作品相比,孰优?人们普遍认为,畅当的诗,通篇写景,景色之外再无深意。李益的诗,虽然意境开阔却仍显局促。只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格局最大。为什么?因为他的诗句貌视简单直白,意境却十分开阔,背后还蕴含着一个伟大的人生哲理:要想摆脱生活中的抱怨与烦恼,提升自己的层次,就必须登上更高的人生境界。故,在4.9万首唐诗中,有人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列为第4名。鹳雀楼的千古美名,也是源于王之涣的诗。
传说,女皇武则天读到此诗后,喜不自禁,问亲信大臣李峤:“这是哪位才子写的,朕要好好封赏他”。李峤一听,心生邪念,当即回答说是自己的好朋友朱佐日写的。女皇立刻召朱佐日前来,赏彩绸百匹,赐御史官衔,以示对天下才子的嘉奖与恩宠。
这就是一首诗给人带来的福利,冒名顶替的人不仅受到物质奖赏,还被封了官。
然而,真正的作者王之涣却一生清贫位低,无人器重,穷困潦倒之至。后人为了给他打抱不平,又演绎出“旗亭画壁”的故事,我们稍后会介绍。
2、《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绵延缭绕的白云中间。在万仞高山之中,有一座塞上孤城(玉门关)就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要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其实,春风是吹不到遥远的玉门关一带啊!
这首诗是集画面感、音乐性、幽思调于一体的经典之作。(1)画面感:读诗,我们面前马上会铺展开一幅气势恢弘的画卷。黄河蜿蜒雄壮,穿流于茫茫云海之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意境萧杀,衬托出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孤苦和寂寥。(2)音乐性:诗境忽而一转,引入悠悠羌笛声。羌笛奏的又是离别曲《折杨柳》,这怎么不会勾起人们的离愁呢?(3)幽思调:玉门关内或许春风和暖,但关外的茫茫大地却是荒凉一片,杨柳不青,人们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做不到,唯有听着那忽远忽近的哀怨之曲,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了。一个“怨”字,深沉含蓄,余味不尽。在诗里,天、地、人、画面、音乐、幽思,几者熔于一炉,烘然一体,贯通古今。
3、旗亭画壁
王之涣一共写了两首《凉州词》,都是他在辞官居家的15年里所写。凉州词,又名《出塞》曲,是当时很流行的词牌名。
据《集异记》记载:734年(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三人齐聚长安,相约到旗亭一起饮酒。刚坐下不久,忽有梨园歌妓,在伶官的带领下,登楼唱饮。
王之涣说:“我们三人都以诗知名,每每分不出高下。今天可以赌一把,我们不报姓名。在此偷听歌妓们的演唱,看看谁的诗被唱的最多,谁就是胜者。”高适、王昌龄拍手赞同。
绿衣歌妓第一个开唱:“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一听是自己的《芙蓉楼送辛渐》,高兴地在墙上画了一笔。
紫衣歌妓第二个开唱:“开箧泪沾衣,见君昨日书。夜台皆寂寞,独是子云居。”这是高适一听,说:“这是我的绝句《哭单父梁九少府》”,然后兴奋地在墙上也画了一笔。
蓝衣歌妓接着开唱:“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绯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一听叫道:“我又赢了一首,这是我的《长信词》”,他马上又得意地添了一笔,
眼看王昌龄即将大获全胜,但王之涣并不着急。他不紧不慢地对高适、王昌龄说:“这些歌女,只会唱些‘下里巴人’之词啊!我的诗是‘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怎敢近?”然后,他指着最漂亮的那个歌女说:“一会儿,那个红衣女子该出场了。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就终身不敢与二位争高低了。否则,你们俩就要拜倒在我的面前,敬我为师啊。”高适、王昌龄双双击节叫好。
话音刚落,歌声传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果然,红衣花魁唱的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仰天大笑。
这就是“旗亭画壁”的故事。到了元代,这个故事还被编成了杂剧上演。由此可知,王之涣的《凉州词》在当时已是广为传唱的名篇。
4、慈禧嘉赏
清代,慈禧太后也非常喜欢王之涣的诗。有一天,她让一个书法出众的大臣把《凉州词》帮她题写在一把扇面上。大臣不敢怠慢,练了几日,马上动笔,哪知道因为过于紧张,不小心漏掉了一个“间”字,扇子上的诗文变成了这样: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一看,勃然大怒:“你毁了我的宝扇不说,是不是还要欺负我没文化,怎么少写了一个“间”字?”大臣吓得冷汗直冒,若犯了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
他突然灵机一闪,有了,慌忙跪倒,上奏道:老佛爷,我哪敢漏掉了一个“间”字啊,只是觉得如果把这首诗改成词,它的意境和韵味就会大大增加。比如杜牧的《清明》诗改成词后,变成了“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美的令人不可思议。于是,他连忙把《凉州词》改词断句,抑扬动挫地读道: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接过扇子,反复吟咏了好几遍,也觉得别有一番风味。于是她转怒为喜,重赏了这位大臣。这就是之涣诗词强大的艺术魅力!
六、几点思考
纵观王之涣的一生,他年少时不愿意好好学习,舞棒弄剑,行侠仗义。比照陈子昂18岁幡然醒悟、26岁考中进士的经历,我们可以假定王之涣是24-25岁靠门荫入仕,当了县主薄的,39岁受人诬陷辞职。之后,隐居15年。第二次重归官场,只干了几个月就病逝了。这样算来,他在官场上大体只有14-15年的经历。
他一辈子地位十分低下,没到朝廷中央任过职,不被人重视,所以诗文散失的很严重,留传下来的诗只有6首。好在他的诗很了不起,让他本人名登青史,真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诗不在多,六首就行”。
唐代其他名诗人,大多参加过科考,又在朝廷做过官,甚至有不少人小时候还是神童。这些经历,王之涣都没有,他完全是靠诗歌和真才学而名垂后世的。6首诗个个都是精品,相信其他亡轶的作品同样不会差,岂不让人敬仰!
在整理《王之涣传》的时候,我还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不知道对不对?现列于下,供大家参考。
我们看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句的意思是说,何必要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其实,春风是吹不到遥远的玉门关一带啊!
我们可以试着推测,假定这句话暗含了王之涣对自己命运的看法,是不是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
“我不会埋怨春光迟迟不来,不会报怨我命运不济的。因为我没有遇到伯乐,或者说我没上到更高的平台,所以春风是吹不到我这个地位低下之人的身边的。怎么办?我仍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忧愤也不矛盾,实实在在的活着,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才是我应有的人生态度。”
这么理解,我觉的更符合作者的处境和心情。
为什么?一般来说,诗文都是心灵的折射。作者写的东西,背后都是有所指、有所感悟、有所期待和寄托的,文字里面都是有一股心气的。比如我们写东西的时候,都不是随便乱写的,写的都是最让自己感动、生气、快乐,或者能安慰自己的东西。
回头再看王之涣的经历,他39岁受到别人诬陷后,肯定觉得很冤枉,所以一来气,辞了职,当时的心情非常不快。对这一点不用怀疑,从他写给高适的诗中可以看到,“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这应该是一种不被人理解、非常伤心的抱怨。后来,他走出家门,游历山河,一下子想通了,再也不纠结了。到这个时候,他的思想境界应该说是上到一个新的层次,实现了自我超越和升华,所以才会豁然开朗,喊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句子,这都是发自肺腑的觉悟和对自己命运不济的最大安慰。
如果我们不从这个角度去看,他说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景象之后,为什么突然转而要感叹说“不要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啊,因为春风是吹不到这里的。”这样说,前后一对比,后者好像来的有点突兀,意义也不是十分明确。对后面这2句,通行的解释是,因为春风吹不到这里,所以这个塞上孤城(玉门关)才让人感到孤寂幽怨。其实,即使在四季长青的广西柳州,当年被贬的柳宗元一样会感到很孤寂。境由心生,和春风到不到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看成是王之涣的心灵隐喻,意义一下子就重大了。一语双关,有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