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边跑步边听了樊登老师讲的《不被定义的年龄》,对这句话印象最为深刻。“基因是枪,环境是扳机。”
走过了年轻岁月,貌似我们开始被中年危机,老龄化,失独等话题萦绕,按照基因的设定,无论人或动物,一切生命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一遭。但是老了不代表就一无是处,这种差别更多是周围的环境影响而成。
环境影响人的这个观点,我们孩子成长时,会用到“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等方式,寻找更适于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在企业管理中,会用到企业文化,“华为红蓝军文化”、“阿里铁军文化”等,打造一个企业想要的环境,从而用环境驱动人和企业和谐发展;但是在老龄化这个话题上,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研究。
一说到老人,孩子们会模仿着弯腰,拄着拐棍,嘴里还要咳嗽几声,看起来滑稽可爱,但这是不是也是存在我们周围的刻板印象呢,也同样会让年龄大的长者觉得,我这样才算是正常的。我们也会看到精神矍铄的中老年人,他们跳着广场舞,唱着心爱的歌曲,身体的衰老是一种基因的设定,但是我们的观念,精神世界是可以变化的。
听到津巴布韦的一位精神科医生,寻找祖母们在公园的长椅上为村民提供谈话治疗的故事,我想到了前两天看大冰在直播连线一位网友时的回答,网友问大冰,“人生遇到过不去的坎怎么办?”大冰回答说:“非常简单,回到妈妈身边,和妈妈聊聊天,不要去聊那些自己遇到的问题,问问妈妈年轻时候的事儿,听妈妈讲故事........”
我们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个宝到底指的是什么,在如今这个智能化的社会,都在讲求新求变,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不断向前这是无可厚非的,那什么是不变的,越是发展越是历久弥新的是什么呢?家里的这个“宝”,在你疲惫,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会用他那岁月沉淀下来的淡然和包容,宽慰你的内心,温暖你的身躯,卸下所有的伪装、坚强、骄傲、恐惧、怯懦、不甘、委屈.....一切的情绪和压力都在这里得到了释放和喘息。
这种能够抚慰心灵的疗愈,不用是心理治疗师,也可以非常有效。
我们因为快节奏的社会和压力,对于进入中年和老年,变得抗拒、恐慌、焦虑,也有很多新发明的词汇形容这些情境,
被裹挟,被内卷,都是被动的,除了被动,我们能主动的选择做些什么呢?一念之转,也只在瞬间,佛家有个词叫“我执”,
我们逃不开,脱不掉,因为内心在进抓着不肯放手,非要拧巴着,对未来的未知和不安,让我们即使难过也始终坚持着,
基因是枪,模式是固定设置好了的,可是怎么使用,环境我们努力塑造,无论周遭的人说的,认为的是什么,我们主动的做点什么。开始慢慢的跑一公里试试,开始早睡十分钟,开始早起十分钟,开始阅读两行字,开始少抽一口烟,开始学一件从未做过的事,
不要着急,一点一点的慢慢来,就像我们出生时,慢慢的学会翻身、爬行、坐立、行走、奔跑......
我开始有点期待,我满头银发的样子,也一定很炫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