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我读书起,时间在我眼中就是宝贵的,这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
父亲一生被逼经历了不同的职业,但他做到了干一行专一行,靠得就是学习精神,靠得就是肯花时间。晚年对他喜欢的体育、书法也是非常有心地去学习,因此,虽然历史的原因,让他生命白白浪费了一些时光,然而他的生活过得是有品质的。
父亲时间管理的严谨性,深深印在我的脑海,我也生怕浪费掉一分钟的时间,总觉得将时间用来做点事最好。就算到了这样一个该像常人一样安度晚年的岁月,我还是想把日子过得紧凑一点。
当然,一天的时间该怎么安排,还是有讲究的。比如,早晨是瑜伽习练时光,每天把一个系列过一遍,需要1个半小时的时间。大部分情况下,我会打开轻音乐做背景。今天早上,觉得昨天读的书还没有读完、或者说昨天读的贾平凹《自在独行》写得太棒了,或者说一个半小时用来瑜伽是否太浪费了?便想着边听书边练习瑜伽。结果,还没有同步进行十分钟,就发现有问题,听书认真就忘记了体式的体会,专心于体式又没有体会到文章的内涵。
于是,我关掉手机朗读,专心于瑜伽,这样折腾也有收获,经过刚才分心尝试,一心于瑜伽后,重新感受到这独处的瑜珈时光来之不易,眼、身体、心更加的专注了,体会着平衡、中心发力向四周延展、身体稳定后,肌肉的放松、韧带关节的更多支撑。
联想起,在做饭的时候我也喜欢听书,是否做饭时就专心、用心做饭,做出的食物更加具有灵性,对家人来说更加有爱意?
而读书的时候,我以手机“微信读书”为多,常常被跳出来的短信、新闻拦截,思绪、注意力就会被迫转移,导致读书的效率不高、进展不好。是不是今后多读一些纸质版的书,以减少手机信息的干扰。当然,我还会有另外一个毛病,在读一本书时,又想起了另一个问题,然后去查找另一本书,结果每一本书开了一个头又很难完整读完。当然除了有些书跳跃式的读了一下,原来也只是打算了解个大概。
这样不断打开新书、一本也没有读透的状态还是应该改变一下。明确一个读书任务与方向,新的念头与想法,可以用笔记录下来,在阅读时间完成后,再去执行下一个任务。
除了一心多用、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再就是耐心不足、浮躁的问题。今天想写书评、写了一半,写不下去了,结果影评开了一个头、故事也开了一个头、日记记了一半,满文档中都是些半拉工程文稿。
写作的过程,为什么会写一半停顿下来?我觉得是我写得不够好,写得没有了信心。于是又想:是不是我现在根本不要写,先读书、书读多了,下笔自有神。昨天一天,我都在读书、就是觉得下笔太难了。今天我还是开始写,写了两小篇。边读边写、读写结合应该是最好读书成长方式。仅读不写,就好像每天只上瑜伽大师的课,不练习,又怎么可以稳稳地在垫子上完成一个体式?要知道在垫子上稳稳地完成体式,才是瑜伽体式的训练最终目标。
想清这些道理,我想我该更多地想法坚持、形成习惯。最终也找到读书、写作中收获的感觉,就像瑜伽习练多年后,我自信的样子。
学习管住自己,做到一心不二用,该读书的时候专心读,该写作的时候专心写,写不下去了也要写,还要总结出为什么会写不下去。就像瑜珈中,总有几个自己特别弱项的体式,那就把它们找出来,每天额外练习一下,比如花环式、船式、Dandasana,练习了不到一个月,弱项现在不就变成强项了吗?
工作也是如此,不能急躁、不能过分地有欲望、趋利心态,越是急于求成,越是受阻于自己和他人。
时间是有的,努力状态也是存在的,现在只做一件事,学会专心致志,学会沉下心来,这样才能学到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