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看了一遍《情书》,柏原崇那张迷惑众生的脸不知道让多少人怀念至今。电影开头几分钟十分缓慢但也充满了日式唯美,电影一开始男主角就死于山难,直到半个小时后才出现在女主的回忆里。
柏原崇被称为20世纪末最后的美男子,那张脸有着少年的阳光,贵族般的清俊,宛如漫画般精致的眉眼。当时盛行那一句,平生不识少年崇,纵称颜狗也枉然,这一辈子睡不到柏原崇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现在柏原崇39岁,开通了微博粉丝40多万,也是个帅大叔,但我宁愿只记得他在《情书》里的样子。
电影里男主角的镜头很少,但出现的每一帧都足以入画。安静的坐在教室里的样子,默默画着试卷的样子,特别是在图书馆的窗前看书的样子,飘逸的纱窗透过阳光让眼前精致的少年明明灭灭,如梦似幻。镜头逐渐拉近,那张脸终于清晰起来,正是你年少时暗恋的那张脸。
但是最打动人的其实是故事本身,因为一封寄往天国的书信而引出的一个青春纯爱故事。但是又几乎从没有直白的显示出爱情,男女主还因为相同的名字似乎相处的并不愉快。但是那种爱情又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是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的,痛苦的,甜蜜的,不敢说出口的,暗恋。
电影中的男主角不就是我们,在青春年少时无法说出口的爱情,默默接近他,一遍一遍写着他的名字,因为他撮合你和别人而生气。要离开的时候只去见了他一个人,偷偷画下他的画像夹在书里,要离开了才有勇气想要告白,并且是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我们不也是这样,毕业的时候才敢告白,在递过来的同学录上写一个“您”,还是偷偷写在角落。借着醉意才敢对他说一句,“我喜欢过你啊”然后又装作毫不在意的离开,拥抱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只是为了抱他一下,偷偷拍下他和别人合影的照片。
所以,《情书》哪里是电影,就是我们,是每一个青春年少的我们,是每一个尚且憧憬爱情的我们,是每一个还拥有一份纯情的我们。所以每看一遍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没有悲痛欲绝和撕心裂肺,只是眼眶泛红心里难受。你说如果再给你一个机会回到高中时代,你会不会把那封情书递给后桌的人。
我想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也只会一遍遍写下他的名字,也只会偷偷寻找他的身影,也只会在离他不远不近的地方看着他。暗恋是懦弱,但我愿意保留这份美好,不愿意再靠近那个人,因为真实往往伤人,因为不愿意毁了他在我心中的样子。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越是喜欢一个人越不想和他在一起,想要知道他的一切,想要了解他,可又不敢,不愿真正走近他。因为他在你心里实在实在太美好,是整个青春期最美妙的幻想,我不愿亲手打碎这样的梦境。
高中的时候是最渴望长大的时候,那时候的日子过得昏天黑地,每天套着宽大的校服,顶着满脸的青春痘,蓬头垢面说不上但也实在没什么外貌可言。可是隔壁班的少年那么美好,所以买许多好看的衣服,打理好长发,省吃俭用买祛痘用品。他没有带给我爱情,但是暗恋他让我有幸变得美好起来,尽管最后痘痘依然顽固,我也还是绑着头发穿着校服。
现在每每回想都是我苍白又薄弱的青春期里最灿烂的一笔,像一朵绚丽无比的烟花把我的世界炸得五颜六色。说不出口的往往才是最美好的,因为实在找不到一个妥帖的词去形容,不知道该用什么语气去表达,连写在纸上都不知道该用什么纹路的纸张,该写什么样的字体,或者还需再练几年书法。过往的所有遗憾都很美好,像精致的电影画面,一帧一帧在生命里闪着微弱的光。
那封不敢寄出去的情书,就这样让它留在记忆里吧,脱色,泛黄,字迹模糊都没关系,因为再想起来还是会微笑,还是会感恩,还是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