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心情是很激动的,也和懊恼没有早些去读。不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就是现在啦!翻了翻书架,选出类似主题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看着这两本书的书名也是有相似之处的,都有‘效’,那么‘效’是什么意思呢?新华字典里有写:摹仿,效法;功用,成果:效果,成效,有效,效率。所以简单的解释就是,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可以按时做完改做的事情,有效率,不做无用功,而且有效果。说起来好像不难,可是平时你工作中所谓的管理者做到有效果了么?做到有效率了么?这个事情确实有待商榷。也有人觉得,管理都是属于高知分子的,普通的民众是不能做管理的,但是就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而言,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和一个工地上的包工头两个人同时管理一个小团体,研究生未必能比得过包工头。所以,有才≠有效。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管理者,这个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锻炼的,只要致力于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有效性,你也很有可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还有人其实一直搞不懂管理者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在管理的位置却做的不是管理该做的事,不知道管理该做什么。这个问题之前在《高效》这本书中也提到过,就是“把事情做正确”还是“做正确的事情”的区别。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的眼光和思维方式,看事物的角度要广,管理者最重要武器,其实就是他的脑子,需要思考。
但是职场有句话流传甚广:“管理,就是得罪人的活儿”。从这句话中都不难看出,管理自己很难,管理他人更是难上加难。看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一章提出了,管理者有哪些难题难以解决呢?
1,管理者的时间不属于自己,只属于他人。管理者就像是公司或者组织的囚徒,奴隶。在任何时间任何人都有可能会找到你然后需要你像救火队员一样去解决问题,你很难会有自己的时间。就像《穿普拉达的女王》里面的海瑟薇,在跟自己父亲吃饭的时候都在打电话,她没有任何的自己时间,连男朋友的生日都错过了,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2,管理者通常都被迫忙活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其实又很多事情并不需要管理者亲自去做,管理者完全可以腾出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但是现状确是,管理者更像是一个多面手,任何事情都要去做,然后就陷入琐事的陷阱。
3,管理者本身也处于一个“组织”之中,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是,管理者才算有效。可是人都是各有所长各有志趣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同时需要像是一块磁铁,可以把其他部门和其他人员都吸引过来,但是往往管理者会忽视这个。
4,管理者身处于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类似“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你处于内部看到的,和外部展现的并不一致。
而作者彼得·德鲁克作为管理大师,他所考虑的是,怎样让人人都可以拥有做好该做的事的能力。于是列出了5项要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习惯,着5个习惯是: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应该将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时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典型的美式论文的写作方式,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背景和产生原因,直接给出答案,然后再分开叙述。很直接很简洁,这本书看了一章意犹未尽。难得的好书,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