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波谲云诡,我们为您探奇解密,始终如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皓首方悔读书迟。”读书,既是一种提升自身素养的方式,又是古今社会学子借以施展个人报负和实现阶层跨越的阶梯。古代无数苦读十载,最终“鲤鱼跳龙门”的寒门学子中,匡衡可以说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了。
“凿壁偷光”的历史小故事使得他的影响穿越时空,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其实,在笔者看来,比起“勤奋”二字,他应该告诉世人另外两个字。
匡衡“凿壁借光”像
匡衡生于西汉后期,大致在汉元帝时代之前,汉元帝刘奭(shì)是伉俪情深的汉宣帝刘询与许皇后之子。他本人性格及其政绩如何,可能大多数人知之不多,而在他任上实现的“昭君入塞”和亲匈奴这一事件,却几乎是无人不晓,载入史册。而我们这次要讲的匡衡,也正是在汉元帝时代实现自己的抱负,封侯拜相,登上自己的人生“巅峰”的。
匡衡幼年家贫却有猛志,自许天下第一流。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极其“骨感”。
出身寒门,不仅读书求学之路坎坷难行,精神上难以得到满足;有时候食不果腹,需要时常考虑如何谋生,先用物质粮食填饱自己的肚子。于是,匡衡白天大多数时间在帮富人做工,赚钱养家,闲暇之余则极尽所能苦读为学。
古代士人秉烛夜读
由于白天时间基本上用来谋生养家,读书求学就只能放在晚上了。遗憾的是,匡衡家境清贫,负担不起价格高昂的蜡烛,秉烛夜读都做不到。天无绝人之路,好在邻居家家境略微优渥,晚上用的起蜡烛。
匡衡心想一家人用也是用,两家人用也是用(当然主要是他用),何不将资源利用程度最大化,以解除自己的燃眉之需呢?
于是乎,他在两家之间的墙壁上来了一个小口子,“借”了一束光助自己夜读。当然,匡衡出发点是夜晚求学读书,并无其他不纯动机,虽然做法标新立异不敢苟同,其渴学发愤之精神却无疑是值得提倡的。
不仅如此,匡衡还积极向周围的博学之人求教,文学水平自然是日益精进。而匡衡最擅长精通的,是对《诗》的理解和讲评。
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学传道布化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著作。孔子整理前人所作的六本著作《诗》《书》《礼》《乐》《易》《春秋》,形成六经,因为后来《乐》在流传过程中遗失,故而改称五经。
春秋之前,官学是主体,贵家子弟垄断了学习礼仪文化的权力,出身普通之人少有接受教化的机会。孔子整理编纂五经并开设私学,对于促进私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
从这一点看,匡衡受先哲孔子裨益不可谓不大。至西汉时期,已经明确规定,凡是博士子弟掌握六经者,可以通过考试获取官职。匡衡精通《诗经》,自然也获得了考试为官的资格,但遗憾的是,匡衡直到第九次参加考试,才获得了名次补缺为太原郡的一个文字小官。
金子总有一天是会发光的,匡衡因为精通《诗经》,得到了诸多经学家乃至汉元帝的欣赏。
汉宫昭君出塞
至元帝朝,匡衡被提拔为郎中、博士,这成为了他仕途上的一大转折点。“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少有猛志、戮力为学的匡衡总算等到了匡世济民的时机。他身为经学博士,又担任着言官给事中的职位,平日里对谏劝汉元帝节欲节奢,实行仁政德治做出了不少努力。
一次,长安发生大地震,举朝震动,人心惶惶。匡衡借《诗经》上书,表明上行下效的道理,规劝汉元帝修行德政,推广教化,必然能够止息天威,国泰民安而社稷永固。这份契合时局痛点,言辞恳切的上书得到了汉元帝的重视,匡衡也此被提升为光禄大夫。
汉元帝渭陵
在此之后,汉元帝经常召匡衡为自己讲经,接受德治思想的熏陶。对于革除朝政弊端,弹劾为祸权宦,匡衡总能言行合一,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公元前36年,匡衡成为代理丞相,受封为乐安侯,真正实现了自己少年时许下的封侯拜相的期望,这与他个人的勤奋好学密不可分。“凿壁偷光”促进了一位丞相的诞生,堪称传奇。
然而故事尚未结束,这位立志成才的青年才俊匡衡演绎了“勤奋”,却败在了另外两个字之上,是为“坚守”。君子讲求“出淤泥而不然,濯清涟而不妖”,匡衡饱读圣贤书,成为一朝重臣,最后却在吏治腐败私欲横行的西汉后期社会中迷失了自我,不免令人唏嘘。
匡衡极尽人臣之幸,封侯拜相,享食封三十多万亩。他本该夙夜忧虑思考何以不负皇恩,下泽万民,却在面临诱惑之时步入深渊。他抓住郡图上的失误漏洞,非法扩大自己的食封土地,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四万亩之多。东窗事发,匡衡受弹劾被免为平民,数年后病死于家乡。
田亩风光
凿壁偷光,勤奋苦读而功成名就;位极人臣后却不念亢龙有悔,失去操守,堕入深渊。匡衡这位以“勤奋”闻名的历史人物,其实更应该告诉世人“坚守”之理,坚守底线,坚守坚守自我,坚守自己的初衷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