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道路总有相似之处,失败的各有各的不同。总结是为了自己不去亲历挫折,就能借鉴他人之智。
几年前,正是地产大军浩浩汤汤的朝前奔跑。A老板也决定创业,本着过去傲人的成绩和资源,也加入到地产大军的队伍当中。因为房产开发商需要充足的资金力量,所以保守起见,他决定从房地产营销策划事业起步。奈何中部大省房产营销策划机构万万千,想要在这个行业当中异军突起,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有差异化经营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方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生存下来。
A老板非常幸运的是,因为多年对市场的深耕,加上自己过去平台上积累的人脉资源,对创业都如虎添翼。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异军突起,他决定先和几个集团化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当然全国知名的地产集团公司不会考虑一个新的创业公司,只有本土的集团化公司是他的重点考虑。经过几方交涉,终于签约了这家集团公司的几个项目做整体策略顾问服务。也正是这笔钱让公司早期的艰难很快破解。
A老板遂放下后顾之忧,开始线上线下布局,联合中国风投以及一家营销代理公司,集中办公,开始自己的集团化布局。初期也非常顺利,基本核心人员到位,其他相关人员也在陆续的招聘过程中。但在集团公司筹建的前期过程中,因为装修、资金以及未来规划布局方面沟通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三方心理都有了间隙。究其原因,就是A老板认为这些事情都是小事,由彼此双方的办公室负责人去沟通和协调就好,没有必要浪费决策者宝贵的时间。但办公室主任也是执行层面,对于很多交错的内部关系以及各自的需求也不能很精准的把握住,因此在面临三家装修时,很多意见以及想法、需求时,也不能很到位的解决,反而最终制造了更多的矛盾,这些都是大忌。尤其是对于未来有重要合作的伙伴来说,未能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达成共识后,就直接交给下面执行层面来说,是本末倒置的,而且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出来。当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时,就会成为日后的桎梏。
因为前期筹建过程中,有些小不愉快,导致三方对未来的彼此都持保留态度。原本的集团化一体管理、统一采购、纵横连线、各自负责上游、中游、下游的分工,也在后续的日子里,成为一纸空话。所以,对外宣称是一个集团公司,视觉VI系统也统一调性和风格,但是最终的业务层面合作以及集团化管理并未实现。三家仍是各自为战,未形成统一联盟。当时地产开发市场成熟有度,当地区域市场土地开始陆续在市场上竞标,营销策划公司层出不穷。整个市场上非常需要从资金、策略、营销方面的全方位的地产服务机构,如果当初的构想能变成现实,不仅强强联手,强化各自彼此的业务站线,而且可以催化出更多的服务项目和内容,也能够在当地区域实现领军的可能性。
但恰恰是有好的想法和规划,未能充分的沟通和达成一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造成隔阂,影响了彼此的信任和合作基础。
既然没有办法实现统一集团化管理,那先管好自己的公司。A老板想。于是开始抓内部管理,因为原来是在非常规划化的大集团公司担任董事长,所以,从目标、计划、考核到运营,都要求相关人员拿出专业水准、态度以及能力。但创业公司在爬坡期时人少、事多,且面临着关系生死线的回款问题,都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桎梏。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的问题,即便给的高薪,也未必能招到非常满意的员工。现在人才更看重一个企业的平台以及可持续性,而创业公司面临的是太多的未知和风险。好在A老板非常幸运的凭借自己在圈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找到了几个愿意追随他的人。初期的时候也是大家在一起经常探讨问题,但是A老板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凌厉作风让员工都深感不适。作为一个从大集团公司到初创企业的一名掌舵者,A也有很大的心理落差。曾经的平台带给他的荣誉和方便早已不在,从0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开始,都需要自己事事紧盯。大的公司靠制度去栓心留人,小的公司靠执行力去跟进落实。A是个多疑的人,为了更好的了解员工动态,分别跟好几个员工谈话,希望能有人私下跟他反应员工真实想法。而恰恰是这个方法导致了员工的普遍反感和质疑。也让初期的员工对他以及公司信任度打折。因此员工开始逐渐的依赖公司内部一个资历比较老、待人接物比较公允的王副总,这个副总在公司内部的影响力与A老板势均力敌。A老板开始恐慌,对王副总各种挤兑,慢慢也失去了王副总对他的敬重和爱戴。初创公司前期最需要的不是各项管理的规范,而是人心的凝聚和所有员工的干劲。越多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更多的红灯标志,更多的束缚和警戒线,对让一个组织或团队失去活力。
为避免公司出现权力倾斜,A老板又从外边挖了一名赵副总,从赵副总来到公司开始就各种重视,对公司现行的各项管理规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进关键绩效考评机制,但是在人心涣散的时刻,管理上进行任何改革和推进,都收效甚微。因此,做事一定要把握住节奏,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非常重要,如果不懂得抓大放小,往往得不偿失,吃力不讨好。
为增加公司业务收入,公司有项目就接,也并未对项目进行评估,甚至有几个是在二百公里之外的地市,这直接导致公司管理成本增加以及项目对接成本的时间投入。接的这几个项目从项目本身来说都不是太优质的,地段偏远,开发商思维方式和认知较为传统,项目本身吸引人的特质不够多。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带给公司的营业收入,但是因为不是优质项目,后续的营销和运营,都很难推进,销售也毫无进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解决了短期问题,但是制造了更多的问题,后来草草结束。结束后,也未进行复盘和总结经验教训,而是非常简单的把问题推给合作方。这对于初创公司简直是致命之举,虽然无法使得每一个抉择和每一项行动都成功,但是快速反应、快速迭代是非常必要的,复盘可以帮助公司及时调整航向和经营策略,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每一个项目。因为没有及时的复盘和总结,后来这样的错误又一再发生。公司管理经营的副总长期在几个不同城市间奔波开会。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都极高,而且项目负责人在当地很难招到满意的,但是当地招的负责人,也不愿意接受外派工作。因此后期找的负责人都不是最佳人选。
因为人才的匮乏,导致公司各种运营工作的整体反馈以及修正非常缓慢,正常情况下,营销策划公司1年大概普遍可以做8-10个项目,但是A老板的公司2年做了6个项目,虽然有2个项目是和其他集团公司合作的,但因为是熟人关系拿的项目,回款也时有拖欠。好在后续跟上的几个项目解决公司的生存问题。A老板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开始考虑公司转型,凭借自己的资源在上海自贸区免税政策,和朋友又开了一个金融公司。而且重心也偏移到金融公司上面。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归是有限的,由于公司内部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执行总裁,都是各个总监负责各自管理权限,公司的管理以及经营难免简单粗暴,在服务项目时,未能真正的解决合作方的问题。这也导致后续的回款跟不上,于是A老板就把其中一个副总调整为专门负责催收回款的专职人员。其实,这就是一连串的恶性循环,不评估项目——项目合作基础不好——未能深刻理解项目本质——方案不落地——策略跟不上——营销业绩差——回款无法定期完成——专人负责催款。究其源头,仍是对于公司经营的方向以及选择项目的标准未设定清晰,而这些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点,非常容易在运营的过程中,一路跟随,直到形成更大的问题和矛盾。
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一环套一环,源头上没解决的问题,后期会幻化成各种问题,在前行的道路上出现。若仍未得到及时解决,甚至会滚成一个越来越大的雪球,直到失控。
由于项目少,现有的几个项目回款也并不是很及时,A老板陷入了周期性的狂躁,经常无故发脾气,也越来越失去耐心。早期跟随他的几个人,都在陆续的滋生不满和埋怨情绪,对待工作也不像之前全情投入。A老板对员工的猜疑心也越来越重,失去了先前的平和和宽容,甚至出现双方对抗。公司内部的人员流动开始加大,招人非常困难,为了正常运营,只能先招人,然后再换人,在人才引入和淘汰方面又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失去信任和理解——员工离职——快速补岗——人岗不匹配——换人——内部人员波动——整体团队稳定性失衡。
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让负责人担当,公司在律师的建议下,拟定了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施项目负责制,让项目负责人入股,年底进行股权激励。但现行的几个负责人都存在着能力缺失,态度尚可,工作方法缺失的局面,A老板左右为难,非常清晰的知道能力不行,再激励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即便双方都达成共识,也不是他中意的项目合作人。况且经历过公司管理失序、团队稳定性失衡的现有局面,几个负责人,也心有疑虑,不愿意入股。特别赞成股权激励,但这个最好是在公司业绩发展不错的时候,因为当业务下滑,人心涣散,员工想入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不能起到真正激励的效果。
在股权激励失败的情况下,A老板又开始找人并购公司,并出了相当高的价位,可想而知,未能达到预期。最后以低价并购结束而告终。
纵观以上,失败的经验无非是节奏、初衷、做事的单纯性、专注、方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A老板毕业于名校,出身大集团公司,无论从资源、人脉、社会关系、管理技能上都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创业公司对人的考验更是残酷,甚至是人性的部分。A在绝大部分的时候,精力并没有放在公司以及做事上,因为左右逢源,人际交往以及会见各种来客成为他在公司的主要任务。而在公司业余层面,也太过于依赖负责人的技术水平,缺乏把控、跟进、监督、考核以及复盘,导致项目管理失控。在公司内部,没有营造为一个学习氛围重、员工赶超比学帮的积极氛围,上下级对抗以及猜测耗费了太多的元气;在管控项目整个周期中,缺乏规划、计划、跟进以及奖惩、兑现,导致项目服务出现重大问题,回款未能及时兑现,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生命线出现问题,企业生死面临重大考验。
以上,谨以为记,从某种程度来说,失败的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参考。因为在创业的路上,有太多坑需要避开,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