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引用,可移步微信公众号“读了么”(duleme123),回复数字9查看
内容统筹:读了么@duleme.cn
作者:马克週
月初的时候,女友跟我讲她在国外遇到的“神奇”学弟。学弟主修哲学,专研周易;她们坐船一路,学弟也给她算了一路,顺带着我。其中不乏准确的细节,比如工作领域倾向,个人工作生活状态;也不乏人们愿意听到的好话,比如未来可能会创业的打算。其中最有趣的是对方会给出一个时间段,比如在某年到某年间陷入低谷,但扛过之后就会蒸蒸日上。学弟后来留下一句话,日后需要投资,可以找我。
你可以想象这样的对话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对于尊重但不认同占卜预测未来的我而言,三种情绪随着他的话依次袭上心头——
首先防备:这个人要算卦了,各部门注意,提高警惕~
然后惊讶:诶呦,不错哦,有讲对哦~
最后虚荣: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的未来就是这么光明啊(一万个赞点上)~
以我浅显的科学知识,唯一能够相信的是前些年出现的人类基因草图概念。有些事情在基因中早已注定,甚至可以具体到什么年龄段得什么病。实话讲,这种程度已经很有占卜预测未来的感觉了。除此以外,对于其他预测未来领域的各种“学说”,比如周易,星座,血型,属相,塔罗,我的反应大概都会遵循上述三点的次序。
这其中的第三点(虚荣)着实有趣,因为尽管我并不相信其所言为真,但却“愿意”相信他口中的未来就是我的未来——
占卜者对未来的推测,与被占卜者对未来的预期重合了。
❀星座和占卜,有什么可聊的?
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充满了关于性格分类,占卜预测的话题。
“你一点也不像处女座!”
“昨天我让人帮我算了一下八字~”
“原来请人给我算过,我命里缺水,所以起名字时补上了...”
生活话题,工作闲谈,饭后谈资,睡前运势。形形色色的人在聊星座,五行,属相,血型,塔罗牌,以及它们和自己的关系。然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初衷和心态。
有的人兴致勃勃,对这类内容研究丰富,侃侃而谈;
有的人听到了贴心的说辞,兴趣渐浓,洗耳恭听;
有的人谨慎中立,附和地闲聊,虽然也会感慨近日“水逆”身心不畅,但从未真心相信,一笑而过;
有的人尽管表面附和,实则不屑一顾,默默在心里pass掉眼前之人,颇有智人看猴子的自视甚高。
不论是何种心态,在什么圈子里被谈及,关于性格和占卜未来的话题,人们永远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因为未知对我们而言太有魅力了,那就像一扇半开半合的门,挂着“快进来”的牌子,诱人潜入。然而,推开这扇门之后,不同的人便会施展开不同的技艺,暴露不同的心态,走向不同的角落。
侃侃而谈的人,未必是信服者,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仅仅出于社交需求,希望借此打开话匣子,与人愉快和谐的交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星座主题趴本质上都是交友趴。我们聊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聊的人。有侃侃而谈的人,就有安静地聆听者。在日常生活中,听别人讲述此类话题,虽不会特别认同,但也不反感。实际上,这样的人更多一些。
尽管很多人都在谈这些,但真正相信的仍是少数。
❀为什么不信星座理论?
有个朋友多次在闲聊时给我们介绍她的“智商-情商匹配理论”。不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问题不在于单一指标的高低,而在于二者之间差距是否过大。翻译成人话就是,智商值和情商值相近,这个人就比较容易被人接受,比较靠谱。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的例子屡见不鲜,他们的特点往往是容易钻牛角尖,对人情世故的处理不够圆滑;而智商一般,情商较高,也让人觉得别扭。这样的人往往在人情世故的问题上相对擅长,哄领导,陪客户水平一流;奈何肚子里“墨水”不够,脑子不够用,讲话空洞没有真知灼见。与他们相处久了,就会觉得无趣,乏味,Low。
之所以提到这个故事,是因为当我们聊到人们不相信星座理论的原因时,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态度,就是二商不够匹配的典型。
1. “聪明人”的优越感:看看你们这帮星座教的“猴子”
一句话总结:高智商人群,情商没跟上。
面对那些话题中充斥着占卜星象的人,这些“聪明人”往往会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不屑与鄙视。其实,大部分人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明白,所谓的星座学只是伪科学。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大众文化中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扮演的不是科普角色,而是心理暗示的角色,情绪调节的角色。
但是对于饱含智商优越感的“聪明人”而言,非黑即白的思想较为明显——信与不信中间只有一条线,没有缓冲地带。你信,首先证明你“蠢”,至于这个“信”的动机为何,理由是啥,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
不能否认的是,面对一部分忠实的星座学“信徒”,我们确实可以八九不离十的认为他们不够聪明,因为他们看不出“星座学是伪科学”的本质。然而,所谓的True Believer(忠实信徒)又有多少呢?面对大部分仅仅把星座当成谈资的人时,仍然持有这种“智商优越感”的态度,未免显得生硬而难以理喻。
归根结底,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我知道你是错的,或者我坚信我是对的,但这不代表我有权利鄙视你。”
对于待人处事的心态问题, 马歇尔商学院教授戴夫·洛根在《部落的力量》中的理论很有参考性。他将人分成五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我很牛,你弱爆了)很符合这些“聪明人”的状态。
第三阶段的人倾向于与他人建立一系列双边(即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当他与其他人聚集到一起时,会试图把别人比下去(从个人角度),贬低别人。对于第三阶段的人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关系网络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更重视知识而不是关系。事实上,长袖善舞者才能获得更大的能量,达成更大的目标。——卡片:今天你处于哪个阶段?
2. 不认同(觉得没道理),也不鄙视
第二种态度,就显得舒服多了。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对于星座话题往往看得更为开放。这样的心态,让他们反而可以从中获得一些额外的好处——在他人心里留下好印象,在日后,也许就会有不曾预料的回报。社交场合上运筹帷幄的交际精英们,从来不会因为一种不涉及国格人格的价值观问题与别人过度争执。
3. 求同存异(自己不信,但觉得可能有道理)
相比上面两种,这一类人的认知更容易被改变,因为他们本就没有排除“星座为真”的可能性。实际上,他们属于“摇摆的大众”中偏向不认同的一方,尽管自己不信,但觉得对方自有其道理;如果时机合适,比如受到来自群体的特定压力(举个栗子,办公室里所有人每天都在谈论星座运势),可能就会转投对方阵营,产生从众心理,变成星座“信徒”。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不止一个,比如来自群体的压力,比如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能力水平,比如个体是否希望继续与群体维持良好关系等等。但不论原因为何, 这一类人都更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因为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否认星座等占卜文化的真实性。
当你期望将来还与该群体交往,或者觉得这个群体很有吸引力时,你会更容易从众。如果你在一个群体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也会更容易从众。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就不大可能去从众。
一般情况下,群体一致性水平越高,群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也越大,人们的从众行为就越有可能发生。相反,群体的分歧有损于群体的力量,同样有损于迫使成员从众的力量。——观点:是什么让你变得从众?
❀ 星座文化?还是心理学?
有人这样形容星座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星座学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但星座文化有价值。”任何一种足以在大众范围中流行的事物,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在文章开头,我所提到的那种虚荣感,正是这一大众文化的众多衍生产物之一。相比物质,文化属于精神层面产物,与人的心理关系密切。所谓的星座文化,更多就是指一种作用于人的心理的文化现象。
1. 自我实现预言(Self-fufilling Prophecy)
请你不要想象一头大象。这时候你脑子里除了大象还有什么?
这大概是对于众多心理暗示的理论最经典的栗子了。一些理论认为,人们会按照心理暗示的方向去实现自己。其中比较著名的要数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的自我实现预言(Self-fufilling Prophecy)。如今,这一理论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几乎得到了全面的论证。这一理论最著名的实验出自1968年的罗森塔尔博士。我们所听闻的“罗森塔尔效应”,便是自我实现预言的具体验证。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 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观点:日常生活中的33个心理效应
2. 刻板印象(Stereotype)
度娘教导我们,刻板印象(Stereotype)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四川人一定爱吃辣”,“山东人都爱吃馒头”,“处女座都很洁癖”...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刻板印象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认识事物或人,通过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得出结论。这样明显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很多时候,所推出的结论确实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其实就是大脑运作的方式。而星座,血型等脸谱式的划分,方便地设定了对自我的认知,更让人可以快速给陌生人分类,缩短了“了解→推断→得出结论”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脸谱式的星座文化符合人类大脑的运行模式,因此也就不难理解这类文化为何如此盛行了。
3.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最常被用来吐槽星座的,莫过于巴纳姆效应了。人们对于概括性观点天生的认同倾向,被伯特伦·福勒总结得恰到好处。
巴纳姆效应:著名杂技师肖曼·巴纳姆这样评价自己的表演——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符合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很准”。当人的情绪低落时,对生活失去控制感,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人缺乏安全感,心理依赖性增强,受暗示性比平时更强。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观点:日常生活中的33个心理效应
4. 大众参与的文化:认知盈余理论(Cognitive Surplus)
当心理作用影响了某个群体之后,群体的反馈之所以能够达到“文化”的程度,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认同,还包括参与、创造。
在线BBS,微博等社交媒介为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提供了一个理由。在这个平台上,发生在校园或者咖啡店里的原本稍纵即逝的对话获得了两种此前只有专业的媒体制作人才能够拥有的特质:可及性和永久性。可及性的意思是一个人写的东西可以被一群人读懂,而永久性是指给出的作品一直存在。当人们接触了网络之后,可及性和永久性都会增加。——观点:认知盈余——吃饱,喝足,上网造!
从认知盈余角度来看,星座文化区别于其他占卜预测,性格划分的文化,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大众参与。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同道大叔的#大叔吐槽星座#系列了。这个系列的起源,网传系有一次大叔与朋友聊星座,顺手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征集粉丝吐槽天秤座的微博。他把粉丝们的答案整理成精悍爆笑的文字,配上简约的漫画配图发布微博。众网友看到后纷纷对号入座,大呼“一针见血”,“膝盖疼”,“躺枪”......尽管最后形成病毒传播的是一个具体信息源(同道大叔的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的单一内容(大叔创作的图文),但素材来源于大量“用户生产的内容”(UGC),也是对于大众“认知盈余”充分调用的结果。
❀ 一切都是对未来的预期
曾经听到最鸡血的一句话,“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人最终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不论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我们都有对更好的自己的预期,都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不论是星座,还是血型;不论是塔罗牌占卜,还是周易八卦;我们都游走在预期和现实之间。运势所言与预期符合,我们心情兴奋起来,算命先生随便调侃两句好话,尽管没什么意义,但听者内心一定会有所满足。
《广告狂人》中,Don Draper最终确定给捷豹(Jaquar)轿车的广告语是“Jaquar, at last, something beautiful you can truly own.” 如果对未来的预期可以“truly own”,一切就不再显得那么徒劳了。而现代心理学也认为,我们会按照自己设想的未来努力,就为了最终可以拥有。
其实,星座,占卜,从来就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