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像栏目是知行新媒体探索的一个部分,旨在发掘南昌(或不限)地区有思想有趣味的青年人,记录他们当下的所思所感,以访谈的形式呈现出来。欢迎大家提供线索。
访谈时间:6月21日
访谈地点:南昌大学后街 集咖啡
嘉宾介绍:郭金一,男,21岁,声乐专业在读。爱好:粤语歌、王家卫、凤梨罐头,黄金叶牌香烟,前湖边独自喝啤酒;微博&微信:他不再吃炸鱼薯条
采访者:粤语蹩脚的南昌知行空间成员 蔡真。
Z:知行空间 G:郭金一
G 万事开头抽根烟。(点上一枝)
Z 也不知道怎么开始,从自己喜欢的粤语歌品味开始吧。
旧时光
G 我听粤语歌最早要追溯到小时候,那时候家里做些小生意,买了好多磁带,一般情况下都是黄家驹的,当时不认字还问我爸是不是念“黄家狗”(笑),还有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可能从小对音乐比较敏感吧,家里有个功放我就天天搁那儿唱心太软之类。不过后来学了音乐倒不是说从小就立志,就是文化分不高。(笑)
Z 你看,九十年代的时候香港音乐和内地音乐都曾非常让人怀念,但是各表一枝:一方走入通俗歌曲的殿堂,一方却偏爱摇滚和民谣探索。
G 第一代是许冠杰《浪子心声》这些,张学友那些都是后来了。
Z 诶,作为词神林夕和歌神张学友似乎合作不是很多?
G 可能没有缘分吧。
Z 张学友没有林夕要的那种“故事感”?
G 还是有故事的吧,不是听说他喝多之后闹事儿什么的(1988年梅艳芳生日会上醉酒乱扔蛋糕)。他这个人整体上谦逊低调,技艺高超,不像王菲那样传奇颇多。说到张学友的歌技,他的胸腔共鸣着实为人称道。他五十岁开了个二分之一世纪演唱会,开两三个小时,能跳能演。其实我一开始听粤语歌不像很多人是听陈奕迅的,我是听张学友,他的《音乐之旅Live巡回》在我的心目中是巅峰之作,包括感觉和唱功。
Z 他自己弄的那个音乐剧《雪狼湖》,我家还珍藏着DVD呢。
G《月半弯》啊,《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啊,《每天爱你多一点》啊这都是我一早听的。可能打内心里喜欢粤语演唱的感觉。据说粤语的音节构成更符合声乐里的“归韵”。
Z 什么叫“归韵”?
G 就是歌唱时吐字的一些规范。一个是可以帮助你找得更准确一点,再者听众听得更舒服。“艺术歌曲”里面英语歌曲居少,最为人所知的是意大利语。你的审美如果达到一定欣赏水平,你会觉得这样阳春白雪的歌儿特别美好,你会觉得它的词它的曲都特别考究。民歌呢更多的是随意性,艺术歌曲更加严肃。
Z 和布衣乐队聊天的时候,他们觉i现在没有好歌词,说宁夏旧民歌里面儿好歌词真的多,王洛宾本来打算留学法国的,听了一首旅馆老板娘自己写的民歌感动的扎根西部了。这些东西还是需要一个感悟力和欣赏力才知道这个东西好,不是音乐专业课能训练出来的。
陈奕迅
G 我遗传我爸,他喜欢唱歌。我六年级攒钱买了个mp3,里面都是周杰伦;到了初二,就开始听《当爱已成往事》,之后听陈奕迅。
Z 陈奕迅突然被封为歌神似乎也是有推手在运作吧?2007年前后。
G 《浮夸》算得上是他被封神的一个转折点,时代需要这么一个人物站出来——科比之于乔丹。
Z 最后一个天王。
G 那时候的港乐影响力大到都不符合这个弹丸之地的气质了,地方连北京通州大都没有。太膨胀之后是一种机械性的做专辑了,过于迎合市场。很多东西都粗糙,抄袭日本或者哪儿的曲调。创造力已经供不应求。
Z 现在的港乐肯定是比当时更精良了,但不会再占有那么多的渠道了,渠道给了民谣给了日韩给了TFBOYS给了欧美音乐,港乐无法刺激到现在听众的阈值了。现在的港乐更关心社会了,之前陈奕迅有一首歌叫《非礼》,受到了抵制,里面以蝗虫比喻大陆人遭到抵制,后来陈奕迅刻意回避此类矛盾——他本性是爱玩乐的,应该不关心政治。
G 他就是开个唱,没命的开,嗓音技能都不好了。“2010DUO演唱会”都成了嗓音退化条件下如何开好演唱会的典范了。
Z 他的唱功是不是已经成了玄学——沙哑就是成熟,破音就是动情,怎么说都有理……
G 不过以我这个资深粉丝来看,他的唱功依旧是非常厉害的,对声音、气息的控制,啧啧。例如《陀飞轮》,“命中减少几秒,多买一只表”这个字是个闭口音,同样的音高更难唱,正常人到了fa、 so就算是很高了,容易破音。你唱阿可以找到共鸣更好找到共鸣。他还有一处厉害的,他应该算是男中音了,然而他音域很广。
Z 记得他找苏打绿约歌,执意要一首音非常高的《这样一个麻烦》……吴青峰都唱不好。
G 《无间道》里的——低音准,中音甜,高音劲。他的嗓音中浑厚还带有烟嗓,太适合录音室了,天生有故事感。他接受采访是一副玩乐无所谓的模样。但是你去看“Eason's Life”演唱会的花絮,他说的那些独白,就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非常走心。
黄伟文&林夕&杨千嬅
G 黄伟文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成名作——李蕙敏唱过的《你没有好结果》。“一刀插入你心”,他的词都太狠了,敢爱敢恨,爱的时候像小孩一样,天真的感觉,都是从自己的感触出发,真性情。双子座。你听过他的《水瓶座》么,陈晓东唱的,从一个女孩儿的角度写的 “谁要他知得太多 谁要他担心太多 明明是个可怜人 竟可怜人 尚要分担他痛楚”。双子水瓶确实很能互相理解……仔细看就会发现,这首歌写的不光折堕,而且相当阴郁————等欣赏你被某君,一刀插入你信,加点眼泪陪衬,来让你清楚当初我尝到的折磨。加上李慧敏的略带幽怨的声音,听来不禁寒毛直竖。由这首歌大概就可以看到黄伟文写折堕歌的功力了。
Z 我们常用的一些文艺句子其实很多都来粤语词,比如《咬唇》里的“余生请你指教”,这首歌并不特别出色,知名度也不高,但这一句词却击中了很多人,成为签名档常客。
G 还有“有生之年遇见你,竟花光所有运气。”其实杨千嬅很多歌和《咬唇》的气质都类似,包括《少女的祈祷》、《勇》、《炼金术》。
Z “港女”、“烈女”套路。她和容祖儿常拿来比较,关系微妙。容祖儿被设计了太多KTV苦情口水歌,唱女儿心事。而杨千嬅则以“偏要勉强”的那股子倔强打动人。我之前莫名不喜欢容祖儿,大概是她代表了一种“没有内涵”的娱乐天后气质,她后来参加《我是歌手》着实让我和很多人改观,被她的唱功所惊喜。
G 杨千嬅的唱功应该是不如容祖儿,容祖儿有爆发力,杨千嬅是娓娓道来,讲故事,但是气短。
Z 杨千嬅的那些公案说来说去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夜话港乐》里写的那年杨千嬅专辑主打用了林夕的词,没用黄伟文的词(《姊妹》?),然后黄伟文双子座爆发,与杨千嬅绝交。后来杨千嬅开车在半路听到电台里播放黄伟文映射此事所作的《最佳损友》痛哭不止。2012年ConcertYY上挺着孕肚来献唱三首,黄伟文推着婴儿车升上来,两人冰释前嫌。我翻遍豆瓣月亮组的帖,似乎也只能留下所谓“知情人”的不负责揣测,讲多了好无味。
G 黄伟文这个人,用“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来做注解再合适不过了,他的作品展演上,我记得他说过一段话:“小时候呢,我是那些怪人来着,先生无端端罚,同学无端端藐。一路都不够胆讲给家里听哈,所以一度呢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怪到其实这个世界是不需要我的。”这种性格我觉得就是那种敏感易碎但却偏爱冲撞的那种,极真性情。不过黄伟文之前都是表达内心,病态的欢喜,我不好受你也别想好过,现在他开始劝人了,类似《陀飞轮》、《葡萄成熟时》这种。林夕就是心系苍生,给你讲大道理。有人说黄伟文是李煜,林夕像苏轼。一个是“害怕悲剧重演 我的命中命中 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一个是“戴琉璃冠冕 衬毛毛披肩 到浮华市面 兜一个圈 巡视半天”。我觉得林夕写词永远有种望而不得的凉意,Wyman笔下再多辛酸惨绿,也总让人相信能捱到新天地。
Z 林夕实在是样样拿手,就算是政治任务,四平八稳的《北京欢迎你》也是非常出色的作品。
G 林夕的徒弟林若宁就是很崇拜林夕,每写一个字就想着如果是林夕他会怎么办。
Z 我建议你去看一个访谈节目《志云饭局》,有助于了解香港艺人。那一期陈志云和陈奕迅吃饭,问及和杨千嬅的绯闻,陈奕迅矢口否认。后来采访杨千嬅,杨千嬅则潦草的承认有过感情,得知陈奕迅否认,“大笑姑婆”嘲弄:果然男生更没有勇气。
G 杨千嬅出演的«志明与春娇»可算是本色吧......里面那句“我们又不赶时间,什么事都不必一下子做完。”特别打动我,也是我谈恋爱的时候比较喜欢的状态——我们可以捎带聊一下周耀辉,最近有说法把他并称为香港三大词人。
Z 林夕是佛教的话,周耀辉就是道教。词里仙气逼人。
G 譬如《爱上水仙花》“喜怒哀乐都看你 风花雪月都听你”,还有《汕尾以南》“把翅膀还给人鱼往海浪跳下去 把呼吸送给暴雨 往海岸飘过去回不去/传说有彼岸在汕尾以南 那里有神的故居 有残破的应许 我陪着你走下去也许也许。“都是代表作。可惜了解有限,不能聊很多。
完
后记
跟郭金一聊天是一件蛮舒服的事情,不过一个湖北人一个河南人聊粤语文化甚至粤语歌,确实说服力不够,很多妙到毫巅的玩意非粤语使用者不可言说,有广东朋友看过稿件后说如果是发出来给南昌本地的朋友看,倒是足够的,这话让我稍安慰。欢迎粤语环境的朋友们多多指摘,让我们学习一番,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