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途中,打开手机,听到樊登老师最新一期的讲书《杜甫传》。
提起杜甫,脑海中马上涌现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本书作者冯至是著名的诗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以“携妻抱女流离日,始信少陵字字真”的切身感受,在杜甫诗中找到了共鸣。此书也是一部心与心交谈的诗人传记。
杜甫一生四处流浪,长期生活在老百姓中间,所以他的诗,大量采用、提炼人民的语言,使他的诗能有新奇的变化,充足的力量来表达他所经历的一切。
杜甫写他生活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满血泪,沉郁悲哀,特别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但是很多人读了他的诗,并不因此而情绪低沉,反而精神焕发,意气高昂。
最喜欢杜甫的这首打枣诗,诗名是《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公元767年,杜甫漂泊至四川夔州,居住在一所草堂里,后来杜甫移居别地,将草堂留给了一个吴姓亲戚。
原本在草堂前有几棵枣树,邻居中有个孤苦无依的老妇人经常前来打枣,杜甫在时从不阻拦,任其打枣。可吴姓亲戚却禁止老妇人打枣,她只好找到杜甫说明缘由,杜甫这才写下了这一首劝吴郎允许老妇人打枣的诗。
由于杜甫以前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的诗,因此第二次便是“又”。
这首诗虽然是叙述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也没什么惊人的名句出现,但诗句里蕴含着对老妇人深深的怜悯。可见诗人心怀悲悯,关心老百姓的疾苦!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后来家道中落,仕途坎坷,历经磨难,五十多岁去世时仍然贫困潦倒。但他的诗句和人品却被人千古传颂,历久弥新!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