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岩读围城 | 不讨厌但全无用处的方鸿渐
1、
“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这是结伴而行舟车劳顿之后,赵辛楣对方鸿渐的评价。
我想,这应该也是《围城》中钱钟书借赵辛楣之口对方鸿渐的评价。
这个评价对于方鸿渐来说未免太过犀利,以致于他听后闷闷不乐心有戚戚:“不懂为什么说话坦白算是美德”。
不管怎样,话外之意,方鸿渐也算是不情愿地认同了这句话。那么,他到底是怎样“不讨厌又全无用处”呢?
2、
有人说方鸿渐是钱钟书自我平庸化后的一个形象。
相比于钱钟书的博学通达幽默,在某种程度上,方鸿渐还是多少继承了一点衣钵。
关于博学,没啥正经学问,却有一肚子没大用的杂学。
关于通达,懦弱但还算善良,平庸又不至庸俗。
关于幽默,倒是牙尖嘴利妙语连珠,讽刺挖苦功夫相当给力,聊天还挺有趣。
总体上,方鸿渐何止“不讨厌”,甚至还算得上是一位有趣的人物。
因为有趣,就算忘记带讲稿,他也能站在讲台前临场发挥旁征博引,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因为有趣,尽管不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却依然能收获书中包括女博士、女学生、女流氓、女同事等不同女性的青睐。
书中另一个相对完美的人物——赵辛楣,之所以愿意与其结交亲近,我想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的清新有趣。这两人也堪称《围城》中少有的一股清流。
方鸿渐的那种任性、不屑、捉弄、玩味,恰好构成了一个小写的“有趣”,只可惜生不逢时身在乱世,以致于全无用处。
3、
要是放在今天,怎么也得是韩寒小四之类的文艺圈大咖而拥趸众多吧,何至于因大谈鸦片梅毒而被嫌弃。
据我所见所闻,在当今小清新的圈子里,对“有趣”的推崇可谓是空前的,“有趣”可以算是文艺青年的核心价值观了。
被王二门下走狗奉为有趣的祖师爷的王小波说过,人活着,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就算成功。
都市剧《欢乐颂》里闷骚的赵医生,想要王小波似的“有趣爱情”,因此也颇是嫌弃了“没文化”的白富美曲筱绡一阵子。
生活中,“有趣”也算得上对一个人相当高的评价。
经常看到有人说“要成为有趣的人”、“要结交有趣的朋友”,择偶标准也是“有趣”……
可由此引出并且践行的种种关于“有趣”的具体标准和演绎却有点跑偏,比如:
“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算作有趣,“旅游”则万万不可;
做一头特立独行的猪是有趣,一板一眼循规蹈矩则不可取;
会抖机灵说俏皮话能熟练运用网络语言尤佳,顿口拙腮不懂潮流接不住包袱则甚为无趣;
爱好诗词歌赋看星星看月亮有趣,不读书不享受的劳动人民则无聊得紧;
朋友圈里晒茶道晒焚香晒抚琴晒逼格相当有趣,转发养生保健心灵鸡汤中老年表情包的大叔大妈那可真是low爆了!
4、
如果说电视剧里的赵医生还算是年轻有为,事业趣味全面发展,那么我见到的更多的普通人,不管怎样致力于有趣,更多的是意念中的自嗨,在现实中却毫无生命力。
现实的骨感在于,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对于寻常人来讲,总是那么“无趣”。
不管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自我欣赏,还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文艺腔调,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平庸生活反抗的需求,可却不会对现实有多大实质上的改变。
人家梁朝伟可以说走就走任性打飞的喂鸽子,王功权可以为奋不顾身的爱情私奔,黄鹤老板欠下3.5个亿后可以带小姨子跑路——文艺小青年呢,走马观花看世界当然容易,放下责任肯定轻松,可是绕一圈回来还是得继续这庸常的生活。
5、
话说回来,即使是大腕,也不敢任性追求有趣,未必能事事玩得转。
文青的鼻祖宋徽宗赵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肯定算作有趣吧?可他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资治通鉴》里魏文侯指出编钟乐声不协调时,田子方则忧心地直言身为国君精通音乐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
6、
不光治国理政这种大事要交给无趣的人来干,日常的职场(除需要创意的职业外)其实也并不太需要有趣的人,因为老板往往只需要你把工作做好别节外生枝就阿弥陀佛了。
7、
再退一步讲,即使仅评价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也未必能轻易打上有趣还是无趣的标签。
自认为有趣的人,往往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难免有种优越感,觉得自己逼格特别高。在观看别人时却容易流于简单粗暴,带着一种傲慢低估和偏见。
爱好并不能把人分为高雅低俗。所谓阳春白雪有高山流水的知音,下里巴人也有根植于大地的深厚底蕴。你可以因所谓高雅的情趣愉悦自己,但不能成为歧视别人的理由。
生活中,即使一个人不懂音乐不懂茶道,不健身不看书,他仍然有比你强的地方,仍然能做好很多事。你的有趣胜在读书和电影,而他赢在了情商和饭局。你的朋友圈逼格特别高,然并卵;他的朋友圈特别low,却能分分钟搞定客户老板。
8、
当自己家的猫和隔壁林徽因家的猫打架,钱钟书有拿着竹竿去给自己猫加油呐喊的情趣;而倘若人情练达的文艺大师真要告诉你点人生经验,也是能分分钟教你做人的。
恣意挥洒的有趣固然很好,但收敛自己的趣味而不滥放才更高级,如果再加上责任和担当,那便可称为美德了。
还是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