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跟我说,要不要考虑写一篇2016年的总结,毕竟这一年可以算人生很重要的拐点,我们离开了青涩的校园全身进入社会,意味着我们要学会独自处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
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了起点,从而诞生了前进的脚步,而当它踏上曲折而又布满荆棘的生命之路后,就注定要走出高地深浅,走出一连串的普通与不凡。
我想法有点偏西方化,显得与中国传统思想格格不入,渴望成长和独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愿意别人过多干预自己。饿了自己找吃的,渴了自己倒水,冷了自己添衣,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比其他人更了解。经典的一句话:你妈觉得你冷。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没有危害社会和他人都值得尊敬。
我几个月苦恼于父母不能理解自己人生的选择,最痛苦的是,父母总是把这些和不孝顺牵扯到一起,激发愧疚。我觉得认真听他们说话,是孝。但完全按父母说的话去生活,那不是孝顺,那一定是傻。
他们早就已经看不懂世界了。
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极大的影响孩子的未来。
不是父母不爱子女,而是他们早就看不懂世界了。他们对世界的判断,对生活的选择,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有句话说,大人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
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因为只能看到周围人的生活环境,所以父母生活的经验、阅历基本都可以拿来当做下一辈的指路灯。可是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会发现他们所经历的不过是世界极小极小的一部分,远远不能支撑未来生活所需。如果一定要找个原因,那就是中国发展异常迅猛,很多人都跟不上思想改变。
今年七月走出学校,当时可以没目标,觉得世界也就这个样子,考个公务员安稳过一辈子就可以。但是上了三流的大学,为什么一定要过三流的人生。连国家都提倡创新,中国梦。二十多岁就过上四十多岁的生活,我不甘心。
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不拓宽心路,很难打开视野。视野不宽,脚下的路也会愈走愈窄。
一个人能走多远,他将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眼光有多远。过去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知识经济的互联网时代,眼界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雄鹰翱翔空中,山野湖泊尽收眼底;青蛙囿于深井,只能见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雄鹰可以飞越万里,而青蛙,就只能一辈子待在一口井里,还沾沾自喜。 《哈姆雷特》中有一句台词:“我被关在核桃壳里,却还把自己当作无限空间之王。 ”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不管最后能不能实现,梦想总是要有的。在家长的羽翼下,是不会成长的,有事情不能解决总会找父母,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处理。运用的手段和策略往往可以加强某些能力,毕竟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
曾经以为自己不会恋爱更别说结婚了。虽说对此还有点小期待,或许觉得自己不够好有一点自卑。所以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遇事不乱,温柔待人,思想有深度,工作努力。
努力总是有回报。得到别人的肯定越来越多,评价越来越好。我不是一个靠别人评价来生存的人,听到夸赞还是有点窃喜。
以前总说自己的择偶要求不高,但是现在想想一点都不低。对自己和别人过于严格,所以也拒绝了几个人,原因还有一些个人情况因素。
直到遇到这么一个人,她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懂我每次说的话。每次对话总是可以学新知识、领悟新思想,明天的自己一定与今日不同。之前有人问我有几分喜欢,我说七分,后来又改口十分。但是也不会一定在一起,毕竟一厢情愿,就要愿赌服输。
其他,看缘分。
随着不断的认识自己、结识很厉害的朋友,对自己固有的冲击是震撼的。
有的人认为,大学时代,就应该好好学习,努力拿奖学金。奖学金可以抵得上兼职赚到的钱,用奖学金,照样可以去旅行,可以去找寻诗和远方。
说实在的,对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因为这条路,其实是沿袭了中学时代的生活:一味的学习。这就意味着,大学四年里,你的生活,并无丝毫改变。你的能力,也没有拓展,你锻炼的,仅仅是书本学习的能力。
因为,你在社团里学习到的东西,将终身受益;你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你的解决方法、你的汗水和泪水,都将变成你经历的一部分,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有一天,当你死啃书本学到的东西,蜕化到了初中水平,你的经历,已经藏在了你的气质里。
樱樱在高考结束后问我大学该怎么办,我说,在保证不挂科的前提下,去参加各种活动,认识不同的人,去兼职。我把我大学想做却没有做完的事情全部印在了她的心里。现在她大二,成绩还算不错,兼职经验多到我惊讶,这还不算学生会和志愿者,她依然做到了。她说虽然很累,但是过的很充实。后来我又给她去减压,现在独立、乐观,已经可以自己处理很多事情。
人生还是需要自己去感悟,去体验。
经历越丰富的人,眼界越开阔。我对此深信不疑。
动图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大学大概会比现在还精彩。对此我现在也遗憾荒废了四年最好投资自己的时光,甚至感到痛心。还好现在看似也来得及。
刚参加完研究生考试,当天晚上发了一个动态:又度过了一年的圣诞,大概从来不会学习所以该考过的成绩每次都没过,但是又热衷于学习考试之外的事情,甚至痴迷。从不认为一定要用分数来决定是否掌握一门学问,可是又无法通过别的方法让别人认可自己。只是希望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好,不期待新的一年会有特别的惊喜。
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考试的,如果要按分数来决定人的一生,大概大多数的人会是失败的。可能有人把我说的当做我考试成绩不好的借口,确实我几乎没有任何证书,除了驾照。但是我不否认考试的重要性,我享受学习的过程,因为学习给我很多想法和知识。我也经常把学到的运用在生活中,最后的分数是给别人看的。
现在的我非常喜欢看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我不会死板的按照书中的方法和想法去解决现实的问题,毕竟时代不一样了。我自诩这是我比别人强的地方。
我适应能力很强,换到不同环境总是可以很快很好的融入进去。别人大学毕业后还会迷茫很久,身份转换还极不适应。我不到一周就完成了想法的转变,并且在新环境开辟出了自己的小圈子。有时候我都不知道事情会处理的这么简单。
之前看到一句话,看过的书不一定想的起来讲的是什么,但是还是变成了你的血与肉,以气质这种形式所展现出来。
以上所说的,其实都是我自7月来的感悟,也算不上一年的总结,在我看来前半年的时间基本是在浪费生命,但是也不能归于毫无意义。我现在做的是想在未来的五年后、十年后,甚至更久想改变人生的时候,要比20岁难上百倍。
我不知道未来生活是怎样的。
但我希望以后的孩子跟我说,我决定要做什么事的时候,我能听懂他说的,理解到他,支持到他。比起直接在妈妈肚子中定好的人设,我更希望给刀他的是,他有能力、信心、勇气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也是很多人并没有从他们父母身上得到的东西。
看到朋友写的一句话,成功,到底是什么?是部分家长眼中的稳定,比如教师、公务员,还是部分家长眼中的奋斗,比如从基层做起,不断进步。好像都不是! 我认为的成功,是你在做着自己非常喜欢的事,顺带盈利养活自己,照亮他人。
那天看了一期节目,大概意思是讲现在的领域已经没有界限,必须什么都要会。大量的工作都在交织中形成、完善、合作最后成功的完成某一项任务。很多东西都是表面的,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外表的光鲜。看似一夜成名,你不知道人家潜伏的研究了多久一个领域,付出了多少你最讨厌的努力。
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思想够活跃,喜欢的领域太多,看起来都很不错,都很好玩儿。直到自己去尝试作了,才发现是自己的眼高手低。
昨天学妹问我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需要看什么。我说我也不清楚,毕竟我也不想考这些。她说一样,但是又不知道出去干什么。所以趁着还没毕业,看看书去考个证。而我建议她实习。
刚进社会,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就去应聘,完全不知道工作内容会是什么,要负责什么,绝对不仅仅的跑腿的小劳工,而是你在这个职位必备的技能是什么,你都不知道。看着每一个行业都好光鲜亮丽,金融人士穿着套装,走在金融街,嘴里谈着上亿的资产,好像很潇洒,但是你没有见他们经常看到凌晨四点的窗外,灯火通明,自己却在对着电脑做着报表。互联网创业者在创业大街喝杯咖啡,一个思想就能拿到投资,用着别人的钱,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但是你没有见到产品做出来没有办法打开市场必须死掉的囧态,也没见他每天2小时睡眠还像打了鸡血一样的病态。金融人士30几岁开始出现各种毛病,创业者一开始担心没有钱,后面担心钱怎么花,怎么维持运转,怎么赢利做大,不死掉。
感受最深最大的就是要不断学习,投资自己是最不会贬值的理财。看到别人把一部分工资都拿去学习并且变化很大。古典先生在《拆掉思维里的墙》讲述了两个案例,A把工资在北京买了房每个月还房贷,B只租房把工资用于学习培训,五年后B跳槽成了经理,A还是普通职员苦苦还房贷。
非常感恩2016年的经历,我相信2017年会有更大的改观,也相信自己不再去着急与成功,而是塌下心来做一些事情,不急于求成,也不慢慢来,不断的改进吧,松弛有度的改变。结识几个聊得来的朋友,就是收获。
2016年,考研失败,参加了公务员,北漂暂时结束。认识了很多朋友,发生了很多事情。会有人成为我的小幸运。感谢大家还在,我们一起前行。
2017年,我希望大家还在一起,改变自己。
The scenery is always on the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