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陪共学团的伙伴练习对话技术,采用《哇卡》试着访谈了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萌萌。她的妈妈是共学团的成员,在旁边当观察员。萌萌的语言并不多,但每一句话串起来就像珍珠般的珍贵。随着对话的进行,看得出她从一开始的紧张搓手到慢慢地放松,脸上浮现出越来越多的笑容。
访谈萌萌
萌萌来谈的主题是她“快乐的一天”。当我问她快乐是指什么的时候,她有一些犹豫,但她还是说她最让她快乐的事情就是和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看电视的时刻。当说这句话的时候,萌萌的眼睛偷偷地瞄了瞄她的妈妈,仿佛在观察妈妈的反应。我捕捉到这个感觉,便向她求证,她表示认可。于是,我澄清了一些访谈的设置,也邀请妈妈来说一说,做一些鼓励、肯定和认同。妈妈表示会尊重的聆听,也不会因为萌萌说了什么就会责怪她,让她可以放心的表达。有了妈妈的肯定和承诺,萌萌便放心地继续把她的快乐讲述下去。
整个过程大概不到半小时,我们也只用了《哇卡》里的五六张卡片。这些卡片的问题也不一定都适合萌萌当下想要表达快乐的心情。但我发现,提问什么好像并不重要,而在于她说了什么。萌萌说,她投入这种快乐的时候就会有笑容,就像吃了冰激凌,身体也会放松;看电视笑时是她最开始笑,然后才是婆婆和外公外婆跟着笑。透过这些短短的字句,大概可以脑补出那个温馨的画面。萌萌还说,这种快乐是活泼和灿烂的。这两个词也特别有意思。
当我问“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你自己最想跟自己说的是什么?”她很爽快地回答:“只要我快乐,都可以。”我好喜欢她的这句,感觉很有力量,就回应她:“我觉得萌萌是一个特别看重快乐的孩子。特别好!”于是,我跳出卡片,追问了一个问题:“还有哪些会让你很快乐?”她马上说了画画,喜欢画熊猫,还有主持以及运动(打羽毛球)。我想,加上看电视,这些就像四个支柱一样(或许还有更多)去撑起了她童年的快乐。
另外,有两处特别印象深刻的地方。一是当我问到“如果你搭上哆啦A梦的时光机,他会载你的几岁的时候,说说那时发生的故事”,她说会回到零岁,还没有出生,在妈妈肚子里的睡觉,觉得会很放松、快乐。虽然不会做什么,但是很舒服。二是最后一个问题“最懂你的朋友在听了这一段故事后,你猜他会说他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你”,她说好朋友是她的哥哥,哥哥最了解她。哥哥也会觉得她是快乐的。
访谈结束时,我问她访谈后的感觉,她简单的说:觉得挺开心的。
妈妈的见证回应
接下来,我访问妈妈的感想,请妈妈来见证她。妈妈说听到两个特别意外的地方。一是没想到萌萌会说哥哥最了解他,平时观察到的都是两人相爱相杀,觉得很惊喜,很意外。二是对萌萌有了新的理解。看到孩子重视快乐,而且很有想法。萌萌接受邀请愿意来接受访谈,并不是想象的好像很内向的样子。萌萌能勇于表达,妈妈也说,从女儿的表达里有学习,女儿也有鼓励她。我回应说:“女儿做了妈妈的示范。”
另外,妈妈也有一个反思,觉得女儿提到了婆婆、外公外婆和哥哥,却没有提到父母,觉得心里有一些意外,也有一些对陪伴孩子的反思。
访谈的时间不长,但从萌萌简洁的言语中可以看到她很丰富的世界。在她最后蹦蹦跳跳地离开时,我对她表达了一份感谢,能够结束我的访谈,让我也有学习。我也鼓励她把回到妈妈肚子里和跟哥哥相处的这些场景,用她擅长的绘画画出来。
我的反思:
其一,做儿童的访谈的确会有很多状况会出现,可能会遇到很会表达的孩子,也可能会遇到话不怎么多的孩子。这个孩子大概就是后面的这种。但她简要的语言也精准地表达了她的内心。这也让我想到,对于儿童的访谈或许还可以用更多的方式贴近儿童,比如用绘画、舞蹈、音乐,或者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或许能起到更丰富的效果。
其二,在儿童的访谈里,可能我们大人要帮忙的部分会许多一点,比如帮忙进行解释、诠释。可以根据学习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比较丰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去帮助她用更丰富、更具体的图像或场景来说故事,来协助表达。
其三,我也较多地观察到他们母女的互动,孩子在肢体上跟妈妈的亲昵,这些都特别的宝贵。于是,也在访谈中加入了一点点促进母女互动的对话。
还有,也看到萌萌的妈妈作为我们的老师和共学团成员,她对于女儿成长的觉察和用心,以及她在对话和陪伴方面有诸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