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星期断断续续地读完成甲的《好好学习》。一开始我对这本书抱有很大的偏见,首先它的名字取得并不吸引人——要“好好学习”谁不知道呢?值得写一本书来说明这个吗?
查理·芒格,作为巴菲特合伙人,拥有巨大资产的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依然坚持阅读和学习,足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就更没有借口不去精进自己,不是吗?
本书主要讲了在海量信息时代,我们该如何避免碎片化学习带来的知识焦虑。如何通过框架式的高效学习方法,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并且利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作者挑选了这些年来比较热门的核心临界知识进行逐一解释分析。从书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成甲对的整个思考过程,而通过系统的思考流程,最终将书本知识活用起来。
一、该怎么学习?
韩寒的一句:“听过许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火遍了大江南北,受过些许挫折的青年们纷纷表示赞同,你看我小时候听话要好好学习,长大做正直的好人,结果只拿着死工资,还不如会走门道的奸商赚得多。
是真的吗?你的大道理听得足够多了吗?而这些大道理真的听进去了吗?还是仅仅是听到,却没听进心里去。
常听爱读书的人说,我一年读了300本书,结果哪怕是一本书中的一个知识点,都无法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你可以认为这些知识已经融入到生活技能中去了,也可以看作是根本是水过鸭背,仅仅享受了读书的快感,却没有得到读书的实质意义。
那么该如何学习?
作者引用了《学习之道》中的两种思维方式: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整体理论是指你认为学习能力是天生的,后天无法补救;而渐近理论认为,任何事情,只要通过刻意练习,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学习前我们需要打通的任督二脉之一就是:你有学习的能力,并且你有成功的潜质。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
此处可以联系到《原则》中达里欧提到的“极度开放的大脑”:你必须放开固有思维,暂时抛开自己的经验教训,去接纳他人的意见。承认他人的观点并不代表着没有主见,相反,当大脑吸纳更多意见,统合综效,你才能更客观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记住,我们需要找的是最优方法,而不是你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打通任督二脉之二,是了解到任何知识都可以相互联通。比如在《情绪勒索》中提到,当我们感到愤怒时,大脑中的杏仁核会发出信号,于是我们的身体会出现脸红心跳、呼吸加快等生理现象,而此时大脑又会提取出过往受挫受辱的记忆,将负面情绪一并发泄出去。这就涉及到神经学和心理学范畴。
又比如将精确的数字和艺术油画融合在一起,就成了曾经红极一时的“数字油画”。
假如仅仅以一个学科的眼光去看待一个问题,你只能看到其中一面,而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你不仅能记住多个学科间的关联,更对一个问题有了多个思考方式——这就是查理·芒格提倡的多元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