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能最大化地将“垃圾”利用好,不仅可以创造不错的经济收益,更能起到净化环境的特殊功效,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各地都在尝试垃圾分类。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许多地方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过于简单粗暴,印发一个实施方案,张贴一系列宣传标语,配备一套垃圾分类桶,然后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人都能意识觉醒并自觉遵守,不得不说,想法和措施过于理想化就很可能犯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
我们对垃圾分类的宣传,侧重点在重要性和必要性上,而忽略了“方法论”,有本末倒置的嫌疑。有很多群众反映,垃圾分类有心无力,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无害的,实在是让人头皮发麻,不知道如何分辨,也无力分辨。的确,比起将垃圾随手一扔,把各种垃圾分类投放本来就更耗费精力,如果再连分类的标准都不清楚,那就更让人伤神费脑了,谁还能坚持下去呢?可见,对于推行垃圾分类来说,与其花大力气和老百姓讲垃圾分类有多重要,不如花点成本培训一下实操来的更实在、更有效果。垃圾分类的效果,群众有切身体会,大可不必过分强调,而如何分辨、如何实操,可能包括政策和措施的制定者都不一定了解的非常清楚,更遑论普通百姓呢?垃圾分类,关键在源头。只有把老百姓这个“源头关”过好了,才能显现成效。所以,要想把垃圾分类持续推行下去,一定要做好相关培训工作,让老百姓可以轻松自如地把各种垃圾进行精准分类,而不再手足无措。
将垃圾精准分类再装袋投放,是不是垃圾分类就完成了呢?远远不是。一辆箱式垃圾清运车,将各种垃圾桶中的垃圾一股脑全倒进车箱,然后一溜烟就跑了,这样的景象数见不鲜。如果垃圾分类以这样的形式收场,未免有点让人心寒。老百姓辛辛苦苦将垃圾分类,结果还是这样混合在一起清运,那垃圾分类不是做了无用功了吗?试问这样的垃圾分类意义何在呢?垃圾分类是一个链条,从源头投放到中途运输再到后续处理,丝丝相扣,环环相连,只有每一个环节都以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措施实行,才能形成闭环效应,起到垃圾分类的作用,否则就是白费力气,吃力不讨好。所以,我们推行垃圾分类,不仅要在源头抓好分类,也要在垃圾清运中抓好分类,必须统一为一体,不能割裂开来。可以采取分类分批次清运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分类装箱统一清运的方式,总之就是要确保垃圾在运送过程中也要处于分类状态。
垃圾分类目的之一是为了方便垃圾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直到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分类的流程才算真正走完,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作用才算是最大化。然而,很多地方的垃圾回收还是仅仅依靠几个人单干,即使是一个小城镇,每天的垃圾产量也是巨大的,没有市场主体的统一运作,光靠几个人蹬着三轮上门去收,处理能力有限,垃圾回收利用率必然不高。所以,垃圾回收的当务之急,是要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的垃圾回收,这就离不开组织和市场主体的参与了。一方面,可以成立一个非公益性机构,将本地从事垃圾回收的个体有效组织起来,通过制度规范形成垃圾回收的合力,实现“1+1>2”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有实力的相关市场主体,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对外的市场、成熟的制度、丰富的人力,实现垃圾回收、资源利用的无缝对接,让垃圾真正运转起来,为变废为宝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