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常听老人夸赞别人家的孩子“聪明”,而所谓“聪明”,先是指“耳聪目明”--人家善于模仿、思考,然后更多地在言谈举止中适当地表现出自己的态度,“聪明”的人设,不用自己大张旗鼓地去宣传,自然就立起来了。而没有人不想多与聪明人谈话沟通。尤其是在初次见面,或者萍水相逢,只要三观上没有太大差异,聊得起来,人家更多时候还是要从交谈中判断,和你这个人“沟通起来费不费劲”,而聪明人自然不会刻意让谈话进行不下去。直到这里,“聪明”也只代表一个人在沟通方面比起别人“技高一筹”,但是,却能为自己以后是否能有机会继续与对方交谈打下基础。
于是很多人又会转向另一个误区,觉得“会说话,就代表情商高”,不需要什么“聪明不聪明”作为评判标准:然而阅读本书后发现,本书的作者脱不花不这样认为,作者先是在书中的第一部分暗示了,如果一个人的整体思维跟不上,不能在对方所处的整体环境和高度上,从对方的“情绪(表现)、事实(呈现)、期待(拉满)”等方面,一边倾听一边猜到对方先期沟通时话语里的弦外之音,只是每天苦练所谓的谈话技巧,把自己其实已经跑偏了很远的思路,用看似再优雅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没有用的。比如相声段子里,人家说到乐器中的“锣钹”,你以为人家想的是能吃的“萝卜”,就很不合时宜了,对方会就此判定你不是个适合与之沟通的人选。因此作者首先将沟通时表现风格不同的人,分为四个基本类型,用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四种动物代表,建议与之沟通时采用不同的方法,甚至在不同的情境中,要综合考量应对有些人是否会突然一反常态,表现出与平时截然不同的反应(比如考拉突然变成老虎,不一定是突然转型了,只是因为它觉得自己某一方面的安全感受到了冒犯),该怎样采用复合型的态度去与之沟通。
其实,直到把要进行沟通的事情、沟通的对象研究到这里,才算得上是有了充足的“沟通的诚意”。而且绝对不要觉得提前了解这些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得到的沟通的机会是有限的(商鞅想试探秦孝公,也要先有景监这么个给力的引荐人),提前了解先是要避免“精准踩雷”,成功地与对方交换意见、谈成交换条件,了解自己以前不知道、没考虑到、更加需要的内容,才是沟通的目的。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第二部分说到的,尽量消除对方和自己的“边界感”,在想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树立起共同的目标,并努力把目标变成共同进行、只是分工协作的行动。而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前期的了解到位使得沟通障碍大大减少,必定事半功倍。
然后,才是第三部分到第六部分里着重分析的、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试着应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或给人力量、或加以鞭策、或艰难破冰、或展现自我,相应的章节都附有很多直观的案例,无疑是职场小白或“万年边缘体质不自知”的人,不必“经历大型社死尴尬”就能学到不少沟通技巧的好参照(建议这些群体,也可以别出心裁地从第六部分到第三部分倒回来看,算是真正经历一次在沟通方面的信心重建吧)。
本书语言平实,事例贴近最真实的沟通工作常态,虽然也有一些传媒人和公司惯用词语的穿插,包括“得到”这个APP对其成员思维及表达模式的影响在行文中略显突出,但对于本就喜爱这类风格、或者更想用严谨思维整体剖析提升自己沟通技巧的读者,则会是一次很愉快的阅读体验,真正实现从“别人眼中的聪明人”,跨越到“别人眼中那个又聪明又擅长沟通、谈话时让大家都觉得自己很会说话所以气氛特别愉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