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避免不了给人提建议。但是你想过没有,很多时候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否真的满足了询问者的需求?是否真的让询问者觉得很有收获进而采纳了你的建议?
举个切身的例子,刚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会询问许多小伙伴关于文章的建议。仅对排版这一问题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有些小伙伴会很委婉的说觉得字体可以更大点、排版可以更漂亮点。有些小伙伴则会直接了当的说排版太烂了。有些小伙伴会找出一篇排版很好的文章推给我学习,有些小伙伴会非常认真的列出1234告诉我哪些点可以优化。甚至有位小伙伴直接将公司精美的后台发给我看,然后和我说:内部资料,禁止外传哦
是的,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有所体会。以上的表述其实都是在表达同一层意思,但是哪种表述你会更觉得有道理并乐于实施呢?
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和目的结合起来看。作为寻求建议的一方,通常有三类目的。
一类是真正希望建议方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解决问题。
一类是很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做,但是当前因为遇到突发情况感觉很郁闷,想找人倾诉。
另一类就是纯粹没事找事,找人聊天或者其他不重要的目的。
对于第一类,我们可以谨慎思考,提供全面、多元化的选择,越缜密越全面越好,因为这类人是真的需要你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对于第二类,我们可以多以安抚为目的,陪他们聊天,帮助他们分担痛苦,因为这类人知道自己如何去做,只是需要找人来倾听、分担自己的苦痛。
对于第三类,如果真的是你很要好的朋友,那你可以陪她好好聊天、增进感情;如果是不太熟的人,那你就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由决定了。
建议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我们首先要明确提问的人目的是什么,然后再给出对应的好建议
一个好建议可以增进与他人的感情,同时还可以煅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个不对应目的的建议则会被发张好人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过,对于第一类建议,以上的内容只是在你对问题有着很深的了解下才能做到的。如果你对提问者问的问题不了解,推荐相关的朋友或者给出一些宏观上的指导意见还是可以采取的方式。
通过上面的分类,我们已经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给出不同类型的回答。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对于第一类建议,到底该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别人才乐于接受?
目标群体很重要
你有没有想起小时候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不缺营养总是给孩子喂一些他们不愿意吃的东西,然后美其名曰:“为了你好”!结果这些孩子长大后依然我行我素,小的时候不喜欢吃的东西长大后甚至更不喜欢了。
建议的内容很重要,但是如何让别人更好的接受你的建议,最终达到你想要的目的也同样重要。对于第一类建议,我们不仅仅要会用严密的逻辑去说服,还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变换表达方式。
对于一个孩子,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去引导。对于上级leader,我们可以站在他的利益角度出发去阐述。对于不太愿意改变既有习惯的老人,我们可以通过身边最重要的人和事去表达这层建议。对于朋友,那我们可以站在“帮助”的视角出发,然后直接用逻辑表达你的建议!
建议是一门学问。提出建议的出发点很重要,表达建议的方式也很重要,需要我们根据目的及目标人群不断变换自己的回答,给出最切实可行的建议。
文章最后,回到开头讲述自己运营自媒体的例子,从目的上来说是属于第一类想得到大家切实可行建议的那种。从人群来讲阅读文章的都是我的“朋友”,不同的人都站在各自视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唯一不同的则是建议的内容逻辑性。
当然,我这里阐述的只是由这个问题引发的思考。事实上,正是你们的建议才可能让我的自媒体做的更好!接下来,如果你觉得文章内容或者排版有问题需要调整,请随时告诉我你的建议,感谢那些曾经为我提出过建议以及未来可能向我提建议的小伙伴,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