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四
来自《第三章 习惯一 积极主动》
P115
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很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
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定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也影响儿子。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我们就能改变现状。
人与人的地位、财富、角色与人际关系不尽相同,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个人的关注圈可能会小于影响圈。(见图3-7)这说明此人由于自身的缘故,在情感方面缺乏远见和判断力,消极而又自私,全部精力都放在关注圈内。
积极主动的人虽然更看重自己的影响力,但他们的关注圈往往不小于影响圈,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影响力。
「I,重述知识」(可选)
什么是影响圈,什么是关注圈?
影响圈是个人能力可以操控的覆盖范围;关注圈是个人兴趣广为辐射的范围。
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能够随着个人消极被动还是积极主动相互转化。
基于个人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与自信程度不同,要么关注圈过小、要么影响圈受限,不利于眼界拓展、才能施展。
只有按照略高于自己目前社会地位、人际关系、财力实力的角度去适量设定关注圈,并养成“积极主动”的高效能习惯,调整抱怨外界、不发挥能动性的错误思维定式,才能累积正能量,从而只聚焦力所能及之事,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专注于此,逐步缓慢地向外扩张影响圈(当然,与此同时,拟地关注圈又会水涨船高继续拓展)。
要注意小觑自我,过分压缩了关注圈,忽视自己原本能够掌控的范围,导致影响圈与实际才能不匹配。
「A1,激活经验」(必选,二选一)
1、请描述一件事,这件事最初你认为在关注圈里,但后来调整自己思路后,转到了影响圈,当时发生了什么,促使你产生了变化。
口语提升
英语口语一直是我不想放弃的,因为时代需要、而我此前大学是涉外秘书专业也有一定基础,只不过毕业工作后行业所限,没像其他同学一样做外贸,十几年过去荒废掉了,要想在职场奋斗中捡起来时间、氛围上都有一定难度。(认为口语重要,是工作所处行业、缺少时间和学习氛围而衰退,典型的关注圈。)
如今我一方面仍不甘心,总认为自己发音还可以,重学语法没问题,如果单词跟上,就初级聊天应该还能突破。何况孩子要上小学了,就此放弃也难以辅导娃作业。是不是一直以来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没有下定决心重拾英语才造成目前进退两难的局面。(思维定式先有所改变: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势,口音还在、语法可学、单词比较难突破、关键是决心不够大,应该更有自信;看到放弃口语不仅对自己、对娃也有影响,就学英语的视角关注圈略微放大了一些。)
于是今年我依旧关注优质英语课程,后接触了“跟谁学”上的三套课程(为防有兜售之嫌,恕我暂不列明),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国孩子究竟靠什么学会正确说话),其句子乃至词组的结构到底遵循何规律;母语不同切换说话时的思维逻辑差异在哪里,像计算机在线互译一样依据公式机械掌握句子的快速组织;不请人上门不混英语角的情况下也可独自训练口音和现场反应速度;背单词终于有了又好又快的方法技巧,甄别出足够日常口语交流的词汇可缩减难度;看视频学习应暂停熟记知识点后再继续播放,以及记忆要过脑子以剔除无效与时间赛跑才能遗忘最少等等……我从课程中找到了答案,燃起一丝希望,遂决心投入训练。(积极主动去寻找方法突破,在对标自身能力可以适应这套技巧的情况下,不再浪费时间精力到“只是想学”,而“已经在学”,成功转化到影响圈。)
2、最近一周你面临的挑战或问题,他们属于哪个圈,当时你的瞬间回应是什么?
做前东家的法律顾问
最近,我的前东家多次相邀回去就职,而我既难却盛情和可预期利益,又不想在私企没有公司律师的情况下好不容易到手的证被注销,最后提出以法律顾问的新角色现身公司管理层。
但本周签署一份个案代理合同时,却因50%的全风险收费的问题与公司老总产生分歧,他认为这么高的代理费应当已经包含所有费用,我坚持诉讼和差旅费用仅仅是垫付,不论官司胜败均仍由公司承担,据实结算,这也是律所行规。——签约一时搁置。
当时我的瞬间反应是非常气恼,真的都有点超乎自己的想象,我跟先生和好几位律所同事大发牢骚,认为前老板怎么能如此不信任我?之前跟他谈好了条件,这个执行案子拿到钱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因为欠债人下落不明,外债高达几百万,两夫妻都被拘留过,早已和他们的红木家具厂被列入失信名单,之所以揽过来做是冲着“死马当做活马医”,两种收费模式公司可任选其一:也可以预付一个定额费用,差旅费包干,不再补差,降低风险代理收费10%,他自己没同意,去办手续之前我还把合同条款截图发微信征求过意见,也没反应撒?现在回公司居然找以前我的几个手下当面通读合同文本,小打小闹提这个意见那个修改……我感觉很没面子,且自己的专业性受到明显的冒犯,更对我与公司今后的年度顾问合作是否顺利开展产生严重质疑……
(此事结局是,两天后前老总主动让我去拿合同,态度也很和缓,依旧信任有加。如今回想,尽管自己曾劝告他要调整对我扮演角色的态度,别再把我当雇员使唤,我只是拿顾问费的律师,要么计时、计件,自由职业,没有上下班打卡坐班的约束,也不是召之即来,凡事都要先看公检法外头的安排,再预约排日程……实际却是自己代入感太强,还很在乎那十几年青春的奉献,把归来的荣耀当作第一关注点,没有着眼于充分解释说明合同条款,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客户进行安抚。无用功花在了关注圈,而忽略了妥善应对此类情况乃是作为律师的基本功,此事在自己的影响圈罩着呢。)
「A2,规划运用」(必选,二选一)
1、将影响圈和关注圈教给他人,你如何讲解?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俗话说得好,每个人十有八九都不如意,那么我们是要对这八九长吁短叹,还是转头去对付那剩下的一两件事呢?
大家看哈,十代表圆满,就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在这里画个大圈,就称之为“关注圈”(这个词儿我待会儿会再解释),黄色代表想象,就用黄色吧。之所以“不如意”,缘于我们在乎这八九件事,什么房子、妻子、孩子、票子、车子,求之而不得,闹心着呢。之所以“不如意”的另一个原因是“不敢想”(顺手蓝色长虚线往里画个稍小点的大圈),或者“想太多”(同理顺手外围来一个蓝色长虚线大大圈),十减去八九等于一二,剩下那少得可怜的咱再用个红色小圈表示,姑且称之为“影响圈”。
这一二件如意事对大家而言一般都是什么事?怎么?你只有一件事还算如意?那岂不是这个小圈要再往里来收一收?我用预警的红短虚线表示好了。
像我的话,一是我的先生烟酒不沾,一心炒股,家里柴米油盐都由他操办,我鲜有管家理财之累。二是我两头父母都由留在老家的几个姐妹照应得很好,没有后顾之忧。三是我知道自己一生所求并为之孜孜不倦,多年来不管是重点关注并投资个人成长还是职业规划都比较果敢顺利,比如我在职通过了法考、奔四之年毅然转行做律师、时不时保持点拆书作业写简书的小爱好等等……
这位同学你有问题吗?哦,你是说我多写了一件事,超出小圈了对吗?哎哟不错,很敏锐发现了这个点。咱们用另一条红短虚线表示。
我想不管是我还是你们,应该都不难再找出第三件、第四件“如意之事”。相应体现到黑板上向外扩大的小圈,可以收放自如。
好,我们停下来分析分析这个蓝圈与红圈……(后面再结合以下示意图讲解拆页,相信有了这句浅显易懂的俗语以及6个虚实结合的大小圈关系对比的过渡讲解,理解原文会更容易切入。)
2、你的工作中一件事,属于关注圈里,你接下来可以做点什么,让这件事从关注圈转到影响圈,写出你的计划。
律师就该学写书
前面作业提到自己要运用故事思维写刑事律师入门导引手册和中小学生“学刑法”的普法课件。
要把这件事从关注圈转化到影响圈,可尝试去做:
1、关注一点“如何写成一本书”,拆书帮北京年会的报道、持续力的大课、市面上多如牛毛的精时力书籍浏览、其他搜索结果等,转变“写书很难”的思维模式。
2、之前幕布提纲虽然简单但已经写过了,在此基础上转成第一版逐字稿。不管怎样,先把普法PPT给做出来,个别数字涉及的刑法内容牵强也好、逻辑没理顺也好,文字多图片少也好、图片不美观也好,只求现出雏形。(着眼于当下没有障碍的能做之事)
3、像上两周“为老普法”一样,去到处免费试讲。一两场可能没感觉,三五场,十几二十场呢,我想凭自己的悟性不需要这么长的实践检验,就会触发课件完善改版,有关继承法的案例,第一、第二顺位、以及代位继承和转继承不是用了自己改做的图标就清晰易懂了吗?死亡作为继承开始的时间点,针对被继承人或者继b承't人去世节点不同触发的遗嘱无效和法定继承特殊法条适用情形不是越发透彻了吗?你看那么多耄耋老人欢迎你走进农村郊区,感激你给我们送去晚年幸福保驾护航的“法律拐杖”,普通人对于刑法的畏惧与无知多么需要善于教会别人的公益律师?这不正是自己的职业初心吗?(用之前的尝试和由此得到的收获激发自信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