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在茶叶之乡的人,一生都离不开茶叶,童年时代自然也少不了采茶叶的经历。
记得小时候,家乡上山采茶叶的队伍都是娘子军和娃娃军。因此,只要农历春分过后1周、清明节之前(公历3月末4月初),这新的一年采茶季节一到,漫山遍野撒满了釆茶的妇女和儿童。
这清明节前采的茶叶最为金贵,家乡人统称之为明前茶,就是清明节前采的茶叶意思。现在,这清明前采的茶叶经过精心加工,制成黄金桂、金骏眉等名贵茶叶,价格卖得相对要高。这明前茶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整,整整吸收了100多天的日月天地精华,各种营养物质都沉淀在里面,产出的量又很少,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就很高了。
不同时期采茶叶有不同的要求,但都非常的辛苦。我是在7岁的时候(8岁上学后,改为周末去采茶),开始跟着母亲上大队(现在叫村)的茶山去帮助采茶的。因为茶山是大队的,所以采下来的茶要交给大队,大队按斤付工资给采茶人。我清楚地记得,40年前,每一斤的采茶工资是0.03元。
采明前茶的头一天晚上睡觉之前,母亲把第二天上山采茶的工具准备好。采茶最重要的工具当然是手,其他工具就是装茶叶的竹篓、麻布袋,雨具斗笠和雨布。当年的雨布是母亲从废弃的农用塑料薄膜中扯出一块来,根据我的身形略加剪裁,下雨的时候往我脖子上一围,打个结,披在身上挡雨(类似理发店的围布),但这也只能挡住身子的一部分。这个季节正是南方的雨季,每次采茶回来,全身十有八九湿漉漉的。
大人的竹篓用一根绳子栓绑在腰间,解放出双手来采茶叶。现在,我在网络上看到很多采茶叶的图片和视频,有的把竹篓背在背上,有的甚至腾出左手,一手搂住竹篓。以我的经验,把竹篓背在背上,对于采茶的效率来说是不科学的。而腾出一只左手,搂着一个竹篓的采茶姿势,纯粹为了拍照好看,一只手采茶的效率最多只有两只手同时采的60%。在我老家采茶的标准姿势,肯定是两手左右开弓。
因为我个子还很小,母亲给我准备的不是普通的装茶叶的竹篓,她为我准备的是我们当地一种叫“篓子”的竹篓。篓子是一种带手柄、密封、有盖子的一种竹篓,主要用于农民上远处干活时,中午不回家,装带午饭用的竹制专门工具,功能相当于现在外卖箱。
聪明的母亲知道我的个子小,不像其他家的大人,给小孩子也用大人绑腰那种竹篓,他们在采茶的时候竹篓根本挂不住腰,竹篓拖在地上磨着走,搞得茶叶、雨水和泥水混在一起。而我的篓子就放在脚侧边,挪动位置的时候,只要把篓子的手柄提一下就可以了跟着我移动。采茶叶的时候,我身子总是努力地往茶树上趴,尽量地伸出小手,采下的茶叶一小抓一小抓地往篓子里放。太高的茶树我够不着,母亲就朝我指一指:“阿妹(方言,宝贝的意思,男女小孩的统称),到前面矮的去采,高的让阿养(方言,妈妈的意思)来采”。
跟着母亲出去,在路上行走也好,在劳动的时候也好,母亲始终都是让我处在她的前方视线内,这样她能时刻知道我的状态,确保我的安全。
上山采茶的日子里,天才刚蒙蒙亮,母亲就得起来煮饭。6点钟不到,母亲把饭煮好了。我还在迷迷糊糊中,母亲把我叫起来,我快速吃饱饭,冒着雨出工。6点半,我和母亲到了家后门大队茶山上。这时,茶山上已经有很多妇女在采茶了,早到的人都已经采了1个小时。母亲是因为要让我多睡一会儿,所以才这么迟上山的。
刚刚冒出来的明前茶,一根根亭亭玉立在平整的茶树面上,特别的高,特别的显眼,很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韵味。新茶叶颜色特别的新,特别的翠,特别的绿,跟老叶子的暗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新叶子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水珠的侵润下,新茶叶的翠绿色,显得非常非常的浓和绿,浓绿的颜色好像随时要跟着水一起往树底下滴似的。
我按照母亲教我的方法,把长到3叶的新茶叶,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地夹住它的第3片叶子根部,用力地把它折下来,折不下来就用拇指指甲使劲掐,我小小的身子随着双手的用力而扭动着,母亲不时抬起头瞄我一眼,每当与我眼神相触的时候,母亲总是对我露出慈祥的笑容。
随着我的小手把新茶叶越折越多,我的手指被茶叶汁染的也越来越绿,新茶叶汁的清香味也越来越浓。我张着小嘴,贪婪地和鼻子一起把茶汁的清香芬芳狠狠地吸入肺里。
茶叶一旦脱离了母体,就叫茶青了。随着我和母亲不断地在雨中折、掐,竹篓里的茶青越来越多,满起来后就倒进麻布袋里,然后再接着采,直到上午10点钟的时候结束。母亲肩上扛着一大麻布袋在后面跟着,我在前面提着篓子走,母亲在我身后叮嘱我:“阿妹慢慢,路滑,阿妹不敢跌倒哦”。母子两伴着雨水,深一脚,浅一脚,披在身上的塑料雨布不时擦着茶树,发出“唰、唰”的声音。
大队茶厂有质量管理员,要对来上交的每一袋茶青进行严格检查。去除杂物,沾满泥水的茶青要把泥水给洗去,太湿的茶青要拿出来晾,达到要求了才能过称。
然后,大队茶厂把茶青迅速进行简单的加工,然后卖给县里茶厂,他们再进行深加工。茶青每天的价格都是在朝下跌,直到新的茶青大量上市后,价格才能回归正常、稳定。这也是明前茶一大早就要上山去采的原因。
第一次和母亲去采茶的那一次,我和母亲一共采了25斤茶叶。母亲把领到的0.75元钱一张一张地叠好折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里。回家的路上,母亲一直夸我:“阿妹真乖,小小就会帮阿养采茶,攒你们的学费了,阿养好快乐哦”。
每逢清明前,总忆起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上山采茶的情景。难忘采茶,更难忘再也听不到母亲的那一声:“阿妹”。
(注:我在泪水中写完以上文字,母亲在19年前的一次意外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但她慈祥、善良、贤惠与勤俭的样子永远装在她孩子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