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唐伯虎,你的嘴角是不是就翘起来了?想到了什么?风流才子?秋香?还是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然而事实却是:唐伯虎一不风流、二不潇洒,秋香的故事是后人杜撰出来的,至于疯疯癫癫,这个嘛,的确。可以这么说,他一生坎坷,绝不是命运的 lucky dog。
有个成语叫做“志大才疏”,讽刺那些志向很大、可惜才能不够的人。唐伯虎则刚好反过来,他是“才大志疏”,聪明有才,却没有什么胸怀和志向。
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画画、喝酒、赏花。
他爱花,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尤其是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阳春三月的桃花、有香浓醇厚的美酒、有画板和画笔,你还要一个怎样更好的世界?对于唐伯虎而言,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这里。
如果说“志大才疏”者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哀,那么“才大志疏”者要么快快乐乐浑浑噩噩,要么跌跌撞撞一路坎坷。
不幸的是,唐伯虎属于后者。
01
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二月初四,唐伯虎出生在美丽的苏州,因为那一年是庚寅年,他的父亲便给他取名叫“唐寅”。
按照中国人传统的排行:伯、仲、叔、季,加上唐寅生肖属虎,父亲就为他的第一个儿子取字“伯虎”。谁知这个名字却给长大后的唐伯虎带来了许多困惑,甚至要改掉它,这是后话。
唐伯虎的父亲开了一个小酒馆,生活小康、衣食无忧,然而他并不满足。因为商人地位很低,虽说明朝中期的经济水平在全世界都遥遥领先,可是商人仍然会被人看不起,就算再有钱,也不允许他们穿丝织品的衣服,代表高贵身份的红色和紫色服装更是想都不要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唐伯虎的父亲对儿子的全部期望,他坚信儿子可以改变家庭地位——因为唐伯虎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智力。他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买成了书,他家的藏书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比很多官宦人家还要丰富。
唐伯虎小的时候很调皮,他很崇拜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觉得自己就是个侠客,每天不是踢天弄井、上蹿下跳就是舞刀弄枪。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路边玩耍,发现有户人家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果实,非常诱人。唐伯虎踩着小伙伴的肩膀顺着院墙爬了进去,谁知他刚进去就掉到了墙下面的粪坑里。
他爬出来,强忍住臭味不出声,于是不明真相的小伙伴纷纷从外面跳进来,纷纷掉进了粪坑,实现了他“有粪坑同掉有臭味同闻”的伟大理想。
有句俗话叫做“屎壳螂闻自己的孩儿是香的,刺猬看自己的孩儿是光的”,唐伯虎的父亲就是这样。对于儿子的调皮,他视若不见,却把儿子平时在家里涂鸦的作品都挂在自己经营的小酒馆里,听到客人的表扬心里面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儿子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还别说,就是父亲的这种做法,唐伯虎遇到了人生中对他性格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允明。他比唐伯虎大十岁,长相丑陋,性格豪爽,因为长有六指,就像是旁生的枝杈一般,于是自号“枝山”。
在唐伯虎七岁那年,祝枝山在唐家小酒馆看到了他的画,惊叹不已,就为他引荐了当时很有名的画家沈周。那时祝枝山在书法上已经小有名气,沈周虽说比他大三十多岁,却是忘年之交。
父亲非常高兴,自然是倾尽全力支持,他还为儿子请来了私塾先生教他诗文。喜欢交游的沈周并没有正式收唐伯虎为徒,但是对这个画画很有天赋的孩子,他乐意把自己的绝技倾囊相授。
唐伯虎最快乐的事就是老师出远门的时候,就可以跟着祝大哥去“体验生活”了。祝大哥说,画画和写诗、书法一样,是要讲“性情”的,要开阔眼界、深入社会各个阶层,才能画出有灵性的画来。
苏州是一座文人气息非常浓厚的城市,这里山水秀丽、园林典雅,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够唐伯虎拿着画笔去描绘,祝枝山就在唐伯虎的画上用草书写诗,“唐画祝字”可谓绝配。
画累了,他们就去吃阳澄湖的大闸蟹,还有美味的松鼠鳜(guì)鱼,吃饱了再含上一颗酸中带甜的话梅、包上二两九制陈皮,去太湖边的茶楼里泡上一壶碧螺春,惬意地听上一段委婉细腻的昆曲。
十六岁那年,唐伯虎在父亲的逼迫下去参加院试,考了个秀才第一名。他洋洋得意,却从来没有想过要继续参加科举,去实现他父亲要他光宗耀祖的愿望。
干嘛要把自己天天关在书房里呢,那多无聊!和祝大哥扮演成乞丐沿街乞讨,或者到青楼歌肆里听文人歌女用吴侬软语浅吟低唱,“醉里吴音相媚好”,这才叫生活呢!
他有次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去找祝枝山,没有敲门就进了书房,可是没想到祝大哥居然一丝不挂、大汗淋漓地手拿一支自制的大笔在地面上练习书法。唐伯虎张口嘲笑道:“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祝枝山伸手扯住他的衣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两个人哈哈大笑。
唐伯虎个性中的放荡不羁,以及他对待画画痴迷的态度,多多少少受到了祝枝山的影响,而这件生活中的小插曲,之后在无意中还救了他一命。
父亲在唐伯虎十九岁那年为他娶妻,希望能收收他跑野了的心,可是还有什么能比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呢?
如果不是25岁那年遭遇家庭重大变故,他都不知道还要游手好闲到什么时候。
02
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唐伯虎永远都不会忘记,就是在这一年,他的世界崩塌了。一切发生的都是那样突然,令他猝不及防。
他在一年之内相继失去了五个亲人!
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的世界不是这样的呀!在他的世界里,有父亲看着他的殷切的目光,有母亲笑盈盈地为他端上可口的饭菜,有妻子在他醉酒后喂给他的醒酒汤,有妹妹看着他的崇拜的眼神,还有,他那个呀呀学语的儿子口齿不清地叫他“爹”。
他以前总是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来,他总以为“家”就是回来睡觉的地方,可是当失去了一切以后他才发现:
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都不如家门前一盏为自己温暖守候的灯。
他一夜之间白了头。
他拼命地喝酒麻痹自己,干嘛要清醒呢?清醒的世界,没有家。
他想到了父亲给自己取的字——伯虎,这个字的发音和那个煞星“白虎”是如此的相近,莫非自己就是那个倒霉的“白虎星”吗?他发疯似的在纸上写下无数的“白虎”,然后再发疯似的把那纸撕的粉碎。
从此后,他的画上面都会出现刻有“白虎”二字的印章,他悲愤地想:我就是白虎星,我就是命硬,看老天爷你能把我如何!
他把自己躲进青楼里,喝酒买醉、夜夜欢歌,即使他知道这只是逃避,他也要沉醉一时算一时。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辜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谁共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大家都说这首《一剪梅》写得好,你看词中的女子是多么的痴情啊!可是没有人知道,唐伯虎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埋葬属于自己的青春。
就在此时,唐伯虎生命中的贵人,同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出现了。
在这四才子中,文徵明画画不如唐伯虎,书法不如祝枝山,写诗比不上“吴中诗冠”徐祯卿,然而他却是这四才子中最受人尊重的一个。
有祝枝山这样一个和他意气相投、遭际与共的朋友是唐伯虎的幸运,可是有稳重睿智的文徵明在身边,那是唐伯虎一生的福气。
文徵明要去参加考试,他劝唐伯虎和他一起去试试。其实院试之后,就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在秋天举行的乡试了,但是那时唐伯虎玩心太大,十六岁到二十九岁,他错过的不只是考中举人的四次机会,他还辜负了父母对他的期望。
总以为父母一直就是自己身后的一座山,当终于明白什么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可是唐伯虎还没有走进考场就被除名了,因为他放浪形骸的名声在外,主考官很看不上这种人。
文徵明立刻去求自己的父亲,他们费了很大的劲,托了很多关系,才为唐伯虎争取来一个补考的机会。
结局出人意料,唐伯虎考中第一名解(jiè)元,而文徵明落榜了。
唐伯虎的世界立刻洒满了阳光,他仿佛看到了希望,他要接着去参加明年春天的“会试”,他要考中第一名“会元”,要是运气好,就去参加由皇帝亲自监考的“殿试”,再考个第一名,那就是“状元”!
回到家里,他当场画下那只天天打鸣的趾高气扬的公鸡,还在旁边配了一首诗: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他大笔一挥,在诗的最后写上了三个字:唐解元。
爹!娘!我一定要考中!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呀,让你们在九泉之下瞑目!
他还没有来得及去安慰文徵明,文徵明已经来到了他的家里。在这个好朋友的脸上,唐伯虎看不到一丝丝落榜的沮丧,反而满满的都是对他的担心。
文徵明说他的性格太过轻浮,不够稳重,加上又太聪明,很容易吃亏的,为人处世绝不可以出风头,可是唐伯虎扭头就忘的干干净净。
一心要“连中三元”的唐伯虎,还没有等到张榜的那一天,就被抓进了大牢,还差点丢了性命。
03
唐伯虎这次摔的这个大跟头,毁了他一辈子。
文徵明的确是把唐伯虎看得太透了!从他看到他写的那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就可以看出来,唐伯虎的骨子里太轻狂太自大,你怎么就那么有把握一定能考上呢?
果然,唐伯虎一到京城之后就到处拜访和他同乡的那些大官,他觉得反正绝对能考上,以后这些人是要经常打交道的,不如先走动走动。
他不明白: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事情,太绝对的结果就是走向绝路。
他被指控考场作弊,涉嫌考前给主考官送礼提前得知试题,被如狼似虎的小吏抓进了监狱。
这原本是一场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政治斗争,因为有人要给主考官使绊子,结果他被牵连了进来。然而如果不是他性格太过张扬,频频出入达官贵人的家里,怎么会惹火上身呢?
很多看似无意的偶然,都有着更深原因的必然。
唐伯虎在狱中遭到了严刑拷打,以至于晚年的时候还经常做噩梦梦到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他在《与文徵明书》中说:身贵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涕泗横集。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士也可杀,不能再辱。
这件事最终也没有查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从监狱里出来后被安排到很远的地方做个小官,他没有接受。
士可杀而不可辱,怎能背负一个考场作弊的名声去赴任呢?他不想回去面对一切,但是当他游历了很多地方把钱花光之后,无处安身的他只能回到家乡。
众人不屑的目光、走到哪里都有人在背后指指戳戳的窃窃私语,使他连家门都不敢出去。可是那个在他考中解元之后、急巴巴赶着嫁给他的妻子,见他一辈子也无出头的希望,在他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果断而理性地离开了他。
此时的他,只有选择忍耐,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百忍歌》:
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将奈何?
我今与汝歌百忍,汝当拍手笑呵呵!
朝也忍,暮也忍;耻也忍,辱也忍;
苦也忍,痛也忍;饥也忍,寒也忍;
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
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头自思忖!
肉体的折磨总会过去,而精神的伤痕却永远无法弥补。
祝枝山可以陪他喝酒陪他哭,文徵明可以给他安慰给他温暖,可是他心中的伤痛又有谁可以安抚?
就在这时,有人向他伸出了召唤的手。唐伯虎立刻决定追随他而去,因为他觉得这是他一辈子唯一一次翻身的机会。
这个人,就是当时身在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宁王对皇位窥视已久,谋反之心促使他以广招贤士的名义招来了许多对朝廷不满的人,唐伯虎有才华又蒙受不白之冤,自然在他的招募范围。
唐伯虎却觉得,他实现父母的愿望既然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实现,那么在宁王手下能干出一番事业,也算是尽到自己的一份心了吧!
他刚到宁王府不久,就收到了文徵明非常及时的一封信。文徵明劝他赶紧离开,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唐伯虎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收到信以后留心观察,果然发现了宁王的图谋不轨。然而该如何脱身呢?他脑子里忽然想到了祝枝山裸体画画的一幕。
装疯!只有装疯,才能不引起宁王的疑心。于是南昌城里的老百姓经常能看到喝的酩酊大醉的唐伯虎,他鞋子穿一只丢一只,披头散发疯疯癫癫地在集市上裸奔,他一边跑一边唱:
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
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
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
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
(《自赞》)
宁王立刻把这个搞行为艺术的画家赶了出去。就在唐伯虎离开没多久,宁王发动政变,失败被杀。
唐伯虎听说这个消息,禁不住叹息: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计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唐伯虎写下这首《警世》诗,彻底断了功名之心,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没有那命!年近四十岁了呀,还一无所成,吾生已休矣!
他刻了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从此后——
人生待我如戏,我亦游戏人生!
04
回到苏州后的唐伯虎,决定靠卖画鬻(yù)文为生。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唐伯虎画花鸟虫鱼,画人物,有时应买家的需求,他甚至也画春宫图。
对于这件事,他并不觉得难为情,靠自己的双手来赚钱养活自己,有何不可?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言志》)
如果唐伯虎就这样度过余生,尘世里不过是多一个靠卖画为生的画匠而已,可是幸亏有一个叫做沈九娘的女子,她的出现使这个浪荡子改变了游戏人生的态度,为我们后世留下了一个真实、率性、诗文深入人心、作品值得珍藏的画家唐伯虎。
沈九娘与唐伯虎早就相识,她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对于唐伯虎,她始终觉得有一份爱慕之心,却从未说出口,因为她是个身份低微的官妓。
她经常鼓励唐伯虎,要学习画圣吴道子,还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出来作为唐伯虎的画室让他画画。
唐伯虎不是不明白九娘的心意,可是他的心已死:我不过是一个商人之子,身上背负有考场作弊案,又有在宁王手下任职的经历,就像是一把光洁的扇面上滴上了墨汁,这把扇子还有谁来买!
可是沈九娘不放弃,她心疼这个神情落寞的男人,她总想有一天,亲手去抚慰他那颗受伤的心。
一次苏州城里发大水,很久没有人来买画,唐伯虎别说喝酒,他连喝粥的钱都没有了,他忍不住仰天长叹: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他饿的头晕眼花地爬起来给经常买他画的老主顾画了一幅画,并题诗一首:
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因题绝句奉寄孙思和:
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还要骄傲的唐伯虎怎样把自己的尊严降入到卑微的尘埃里去?为了果腹而低声下气地求人,还要做出一副很慷慨激昂的姿态?什么“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唐伯虎啊唐伯虎,你这是“无米下锅难为计,走投无路腹中空”啊!
老主顾后来是否买了他这幅画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就在唐伯虎饿的奄奄一息的时候,沈九娘给他送来了粮食和钱物,助他度过难关。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唐伯虎看着沈九娘望着他的期盼的目光,忽然觉得一股热流涌入了眼眶。他猛地拥住了沈九娘单薄的身躯,在她耳边说:“你等着,我赎你!我要在被墨汁污染的扇面上画出最美的图画!”
从此后唐伯虎像是变了一个人,他找到当时的专业画家,学习南宋南院画派的技法,又潜心研究李唐画派的画风,他原本天赋极高,很快来找他买画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他为沈九娘赎了身,从今以后他的心里就有了牵挂,在这个世界上,他再也不是孤苦伶仃一个人。
那一年唐伯虎36岁,沈九娘31岁。
他和九娘婚后第一件事就是在苏州郊外买了一片废弃的庄园,他们在这里亲手种下了一棵棵桃树,桃花盛开的时候他为这里取名叫做桃花坞,而他住的那几间茅屋,就叫——桃花庵。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什么烟花柳巷醉生梦死!什么“吴门四家”风流才子!都不如在这世外桃源和自己的爱人一起饮酒、赏花,过最普通最平凡的生活。唐伯虎的一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快活,神仙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在这人世间最美的爱情里,他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唐伯虎进入了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他画了《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秋风执扇图》、《山静日长图》等很有价值的作品,还写了一系列和“花月”有关的诗词。
这也是沈九娘一生中最快乐的生活,虽然贫苦,但内心满足。她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唐伯虎为她取名叫“桃笙”。
可惜,唐伯虎的桃花仙,只做了短短七年。
05
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给唐伯虎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沈九娘在贫病交加中离他而去了。
他坐在她的病床前,望着她苍白的脸,想到新婚时她折一支花问谁更美、他故意逗她噘嘴生气时的情景。可是如今她已香消玉殒,就像那满地的桃花,曾经那样美好,还是摆不脱花落成泥的命运。
唐伯虎把他的妻子和那些花瓣埋葬在一起,也埋葬了他的余生。
从此后,人们经常在桃花坞里看见一个男人,他喝醉了酒,拿着一把锄头在地上挖坑,流着泪把落花埋葬进去。
他的行为是如此怪异,然而并不是无人能懂。二百多年过去了,一个叫曹雪芹的人读到了这些葬花诗,禁不住泪流满面: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花下酌酒歌》)
嘉靖二年(1524年)十二月初二,54岁的唐伯虎去世了。临死前,他写下了《绝笔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无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
五百年过去了,桃花坞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桃花庵的房子破了又补、补了又破。没有人会想到,一个月光如华的夜晚,这里曾经有过一对夫妻,他们躺在开满桃花的树下,仰望头顶的夜空。
沈九娘故意逗唐伯虎:“你不是觉得你像李白吗?你怎么不仗剑走天涯呢?”
唐伯虎大笑道:“我干嘛要像李白?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笑声久久在姑苏城的夜空回荡——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万树桃花——月、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