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
昨天忙忙碌碌竟然忘记了自己的主责主业,深觉不应该,读书学习并打卡那就继续。
故而古代那些圣贤的君主们都是很尊崇德性高的贤人并举荐任用任用能人的,而且非常注意任人唯亲不以自己的父母兄弟作为自己的党羽,也不偏爱袒护那些富贵家族,还注重不过度宠幸女色。只要是德才兼备的贤才就举荐选拔出来,并且赏赐给他们富贵,任命他们做官理政;反之对那些对于不出息能力弱的不仅仅不提拔他而且还得要免去他的职务,那就索性让他日益贫穷下去让他地位渐渐低下起来,甚至是让他们做大家的奴仆。
所以人们就都会因为统治者的奖赏所收到鼓励激发主动性,同时也会比较害怕他的惩罚措施(有奖有惩奖罚分明),这样大家都主动积极力争让自己成为贤良的人才,于是贤才就越来越多了不出息的庸才也就越来越少了,这个过程就叫做“进贤”。(贤良的人才被选拔出来以后)圣贤的君王领导者就应该多多听听他们怎么样说话,细心观察他们怎么样行事,考核他们真正治国理政的能力水平,谨慎地任命赋能授予他们与之相匹配的职务职位,这个过程就叫做“事能”。
因此说对待那些能够把握治理国家大局的人才,就让他掌管整个国家大事要务;对待那些能够管理治理好一个部门的,就让他做管理一个部门的官员;对于那些能够管理好一个县的才能的人才,就让他做一个县的领导人。这样说来凡是这些被委任派去管理治理国家、县区官吏、部门乡邑的,就都是我们国家的贤良的人才们。
瞧瞧,这不就是一个发现人才、任用人才、评价人才、监督人才的过程吗?人世间千里马常有,适当位置上的人们也得争做伯乐,因为知人善任很是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