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愿、态度、知识、习惯、技能到认知,再到能力,最后到高谈阔论,或韬光养晦,终究跨不过阅历的打磨,也越不过时间的暗栈。
何为“自尊”、“自信”、“自以为是”?
自尊。
是一个幼稚体初步独立于人世的标志,知荣辱,自我认同自己的开始。过低的自尊水平和过强的自尊水平显然都不好。古人道“中庸”。过低或过高,都会让一个小小的无能或失败,上升到自暴自弃或自我攻击。
与世界和谐相处的第一步,恰恰是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无能。我年龄尚幼时,也会面子上,嘴巴上接受自己的不足和失败,内心却充满了羞愧、愤怒。会在意别人或准确或失允的评价和出于恶意的诽谤和攻击。在意很多人,暗自神伤。
到后来,随着修行,不断承认自己的渺小、卑微和无能,越来越清晰自己的价值观和底线,学会精神独立后,却真的在大部分时候摆脱了这份来自外部世界的束缚。
在日常工作里,我遇到很多承受挫折能力很差的朋友,他们年龄跨越度很大,从十几岁到老年。很多情绪脆弱不堪,既尖锐,又喜欢关上耳朵,却擅长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自舔伤口,默读伤悲。我很是心疼,却又无动于衷。为何?因为谁不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呢?
20多岁的我,也曾为一件小事,难过、流泪,怀疑人生。望着万家灯火、车水马龙,也曾迷茫归宿。
然而,路,走着走着也就明朗了。
多少难过,不过是怕累、怕难、怕倦、渴望依靠、渴望捷径,渴望唾手可得,看着别人的光鲜亮丽,精致富有,艳羡不已。却看不到别人在暗夜里的煎熬和勤恳。
想多,做少,都是迷茫。做多,复盘,再做,再复盘,竟然就有了方法和路。
在悉尼学习的时候,一个TOT,说他向那些业绩高手下跪,求他们教他,让他如何做好,他说他甚至为了知道高手在用什么APP,而下跪乞求。
我当时惊讶不已。惊讶于这种求生的本能欲望,更惊讶于这份不耻下跪的热忱。
自叹,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这个疫情期间,很多人被裁员,或者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惊然,证明自己的价值,在逆境中保持清醒和警觉,真的是战略。
自信。
大概是对太多事情的预测准确率、把控率,带来的安全感和确定感。
很多朋友想加入保险行业,却踟蹰迈不开步伐。依我浅见,不过是不够自信,又暂时没有能力承受一个人的伤悲和失败。有时,我反倒羡慕,这类人,多半是不独立的,再或者说,生活没有把他们逼到龃龉独行。
我们这份职业,很多人从踏入前的不自信,到踏入后的不自信。一直存在。
“自我驱动”和“持续经营”是两种不可缺乏的能力。
一直觉得“自我驱动”重要而罕见。因为一个人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平台,与怎样的人为伍,都会受到各种限制和制约。如何在无限的被限制中,寻求发展,如何不断的协调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向外求和、向内求净、向下求生、向上求光本就比批评、抱怨和指责来的太难。
然而,没有足够强大能力和阅历,谈自信,真怕是空中楼阁。
多少量变的积累,会带来质变?怕是连长夜都熬不过,就在庞大的思想意识里难产而亡。
自以为是。
我身边有很多自以为是的人,一般越是充满竞争力的优秀平台,自以为是的人就越多。他们因为有了对世界和自我独立的理解,有了自信,和熟练的处事方法,自然生出很多滔滔不绝,和自以为是的价值观。据说,越是狡猾的老人,越会放弃,好为人师。
没有人喜欢听道理,人人都喜欢听故事,在没有提炼的故事里,各自收割自己的启发和感惑。夏虫语冰的太多,对牛弹琴就更是常见。
无数人,默默在思想意识形态的讲台里,耕耘,试图用自己有限的智慧去点亮无限的人心。真心佩服,暗自不如。我目前,这一点点浅浅的成绩,吃的都是认真态度的红利,离集腋成裘还太远。
当年,在体制内,对很多意识形态存在的意义不甚理解。随着年龄渐长,才懂,步步为营、未雨绸缪、纵横捭阖的思想教育最是精妙智慧。
然而,你为何来?你去往何处?是逃不过的宿命。
所谓命,除了出身、基因、性格,怕真是价值观了。
保险这个平台,最大的优点就是包容。在慢慢的日月长河里,遇到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随着缘聚缘散冲洗干净了。
这一生的成长,从乖、听话、懂事,到反思、叛逆,到自己探索;从交浅言深到听而非听,顾左右而言他,最后不过都是自说自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