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女师大驱杨运动中的反派杨荫榆是何许人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鲁迅先生1926年4月发表在《语丝》上的一篇名为《记念刘和珍君》的悼念文章,入选过高中教材(不知现在还有吗?)。直到今天,这句话还常常被人引用。

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追忆那位始终洋溢着微笑刘和珍君,记叙了“殒身不恤的事实”,感慨“中国女子的勇毅”。

那么这场惨案因何而起?文中提到的女师大“驱杨运动”中又是怎么一回事?驱杨运动中的反派——杨荫榆又究竟是何许人也呢?让我们从杨荫榆的出生说起。

杨荫榆,18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门第。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丈夫是个低能儿,还经常打骂她,于是杨荫榆毅然冲破封建婚姻的枷锁,偷跑回家,宣布与婆家一刀两断。

鸦片战争以后,西风东渐,各地纷纷设立教会学校,杨荫瑜就先后在苏州和上海的教会女校上学,1907年5月,考取了江苏省官费留学资格赴日本留学。

回到国内后,杨荫榆就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1913年,她被聘为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新苏师范前身)教务主任,教生物学课程。1914年,她到了北京,任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女高师”)的学监兼讲习科主任。1918年,教育部首次选派教授赴欧美留学,她应选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

1922年,回国后的杨荫榆一度在上海教书,不久便被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召至北京,于1924年2月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其实在她执教之初,由于她学贯中西,所以在校内的威望还是颇高的。也得到同学们的拥戴。据原女师大的学生,后来成为鲁迅妻子的许广平回忆:“关于她的德政,零碎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的了。”

一个从旧式婚姻中挣扎出来的女子,在学识上出类拔萃,在事业上前途辉煌,深受学生爱戴,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这应该是杨荫榆人生最得意的时光吧。

然而,杨荫榆出生于旧式家庭,虽然留学日本和美国,但所接受的仍然是西方的传统教育,就其第二次留学的时间看,恰巧错过了自1919年左右开始蓬勃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而她的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则正是在这一时期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对专制、独裁与黑暗充满了厌恶和唾弃,对自由、民主充满了渴望。也许就是这短短的几年时光,为她后来的悲剧种下了因。

杨荫榆履职之后,以典型的西方教育理念办学,强调秩序、学风,她曾在一篇文章中阐述自己的观点:

“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

所以被学生讥讽为“国民之母之母之婆”。

当时的北洋政府也正值多事之秋,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冯玉祥阵前倒戈发动了北京政变,驱逐了曹锟的贿选政府,本欲迎请孙中山北上主持政治,但最终却是北洋的段祺瑞出任了执政。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于北京,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成立了国民政府。内战一触即发。

对于这些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政治,杨荫榆是不允许学生关心的,她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加过问政治运动,把学生的爱国言行斥之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在校务方面,作为女强人的她则独断专行,这样就必然造成师生公愤。

1924年秋季开学之际,由于南方发大水以及受江浙战事的影响,部分学生回校耽误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杨荫榆便硬要按照校规,凡是逾期返校的都要开除。但在处理具体学生时,却没有做到公正、公平。这一显失公允的做法引起了女校师生的不满,女师大“驱杨风潮”由此爆发。

1925年5月学生向教育部请愿,要求撤换校长。但是作为司法总长兼任教育总长的章士钊置若罔闻,强调“整顿学风”,公开支持杨荫榆。

5月7日,杨荫榆在“国耻纪念日”演讲会上做演讲,却被学生嘘下台。5月9日,杨荫榆即借校评议会名义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自治会成员。于是鲁迅等7人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表示坚决支持学生。

几天后,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爆发,女师大学生组织赴沪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7月底杨荫榆借口暑假整修宿舍,叫来警察强迫学生搬出学校。8月1日,她又领军警入校,殴打学生,截断电话线,关闭伙房,强行解散入学预科甲、乙两部等4个班,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22日,坚守女师大的学生骨干刘和珍、许广平等13人被教育部派出的打手打伤,拖出校门。此即鲁迅在《记念》一文中说的:

“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

女师大事件中,鲁迅写了大量的文章,对杨荫榆、章士钊等人的所作所为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在一篇名为《寡妇主义》的文章中,鲁迅写道:“在寡妇或拟寡妇所办的学校里,正当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青年应当天真烂漫,非如她们的阴沉,她们却以为中邪了;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非如她们那么萎缩,她们却以为是不安本分了,都有罪。只有极和她们相宜,——说得冠冕一点罢,就是极其‘婉顺’的,以她们为师法,使眼光呆滞,面肌固定,在学校所化定的阴森的家庭里屏息而行,这才能敷衍到毕业;……”

在《忽然想到》中鲁迅写道:“我还记得中国的女子是怎样被压制,有时简直并非而不如。现在托了洋鬼子学说的福,似乎有些解放了。但她一得到可以逞威的地位如校长之类,不就雇佣了‘捋袖擦拳’的打手似的男人,来威胁毫无武力的同性的同学们么?”

在这些文章中,鲁迅多次提及杨荫榆,对她的所作所为给予冷嘲热讽。也正由于他的大书特书,“杨荫榆”这三个字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免去杨荫榆的教职,以息公愤。1925年冬,杨荫榆回到苏州。

至于后来导致刘和珍君死亡的三一八惨案,和杨荫榆没有关系,而是指第二年——1926年3月18日,为了反对《八国通牒》,群情激愤的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当他们来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荷枪实弹的府卫队向他们开了枪。47名游行群众惨死街头。这就被称之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北京知识界发出了怒吼,鲁迅连发7篇檄文,包括名篇《纪念刘和珍君》、《淡淡的血痕中》。鲁迅写《纪念》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就是这件惨案,真的猛士也是指面对执政府卫队的枪口,驱杨运动只是初识刘和珍的源头而已。我们现在则常常将这两件事搞混了。

至于是谁指使开的枪,过去常认为是临时执政段祺瑞下的命令,但是惨案发生时,段祺瑞并不在现场。据其女段式巽回忆:“三一八”时段祺瑞曾下令不准开枪,但贾德耀置之不理,终于酿成血案,后来段祺瑞为之“长斋礼佛,以示忏悔”。

这些是题外话,我们继续讲述杨荫榆的下落。

杨荫榆回到苏州后10多年,先后在苏州女师、东吴大学等校任教。30年代中期,她还创办了一所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研究社”。

这一时期的杨荫榆,孤独寂寞,没有朋友,只与猫狗做伴。因为年纪大了,所以看书识字时总会用一只放大镜,她从放大镜的一端看字,学生则从放大镜的另一端看到她的大鼻子,所以给她起了个外号叫“Big Nose”。

也许经历了女师大的变故,又经过了这么些年的沧海桑田,她变得圆润了,并不计较这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她也变得有同情心了,学校里有个学生喜欢别出心裁,引人注目,学校要开除此人,而她却为了保护“这个青年的前程”,竟为此辞职了。

这与她在女师大整顿学风开除学生时的情景,大相径庭。也许从一开始,她的目的就是在保护学生,只不过职位不同,用的手段各异吧。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不久,苏州陷落。侵华日军曾要杨荫榆出任伪职,但遭到她的严词拒绝。杨荫榆面对日军在苏州烧杀抢掠的暴行,曾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

她的侄女杨绛先生回忆道:

“三姑母住在盘门,四邻是小户人家,都深受敌军的蹂躏。据那里的传闻,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母家里去。

“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两个日本兵到三姑母家去,不知用什么话哄她出门,走到一座桥(吴门桥)顶上,一个兵就向她开一枪,另一个就把她抛入河里。他们发现三姑母还在游泳,就连发几枪,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

“邻近为她造房子的一个木工把水里捞出来的遗体入殓。棺木太薄,不管用,家属领尸的时候,已不能更换棺材,也没有现成的特大棺材可以套在外面,只好赶紧在棺外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

“……我看见母亲的棺材后面跟着三姑母的奇模怪样的棺材,那些木板是仓促间合上的,来不及刨光,也不能上漆。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如何评价杨荫榆呢?

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一名中国文人,一个弱女子,杨荫榆不畏强暴,面对凶残的日本兵,竟敢孤身入虎穴,大义凛然地斥责敌酋,谴责日军暴行,实乃不屈于外族侵略者的壮烈之举,令人钦佩。”

“慷慨孤怀,颠危不惑;遑恤身家,唯念邦国,是旧知识分子在国难期间觉醒并为国捐躯的杰出人物!”

鲁迅先生说她:

“依附北洋军阀,推行封建奴化教育,肆意压迫学生,激起进步师生的强烈反对。”

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纵观杨荫榆的一生,她抗争不幸的婚姻,走出封建的家庭,学贯中西,奋斗一生,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在女师大风潮中,杨荫榆因为理念与实践脱节、和中国实际脱节,而失败,但她晚年,于大义之不亏,则为她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壮烈的句号!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8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78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868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9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9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2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9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9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9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4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4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3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5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