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他人优秀,都期待孩子未来前程无限。
要怎么样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孩子呢?
日本教育家五味太郎说:家长最应该赋予孩子的是让他独立思考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生存的能力。懂得适时放手,才是最明智的父母,也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就是那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总是怀着“为孩子好”的想法,想让孩子在人生路上少些挫折,少些困难,于是身先士卒、披荆斩棘,却不知这在无形中,也剥夺了孩子经受风雨洗礼而茁壮成长的机会。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培养孩子坚韧的品质
正所谓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
纵观中华历史,多少英雄豪杰都曾身处极大的逆境。宋武帝刘裕少时曾在集市卖鞋补贴家用;曾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压迫他们的三座大山的毛泽东,小时候家里穷的连书都买不起,只能走很远的路去借……这些艰苦条件都锻炼出了他们的坚韧的品质,最终使他们成就了伟大事业。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如意,不顺利的处境。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只有具备坚韧的意志,才敢于面对逆境,并且努力去超越它。
2.放手让孩子去做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天自己会发现,喂饭时,孩子把头躲开,并伸手抢你手中的筷子或勺子。
孩子的动作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他要自己吃饭。如果父母不理会孩子的动作,还是一贯地给孩子喂饭,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没有兴趣自己学着吃饭了。
而智慧型的父母从孩子的动作中觉察到孩子的需要,并为孩子做好了自己吃的准备。
如准备好了不怕摔坏的碗、适合孩子使用的筷子和勺子、适合孩子坐的椅子。当孩子再吃饭时,父母就不喂了,而是让孩子自己拿着勺子或筷子吃饭。
尽管孩子的动作显得十分笨拙,但每一个动作都是很认真的。当他把第一勺饭放到嘴里时,他会体味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快乐体验。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
其实,父母们只要肯放开手,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能做许多在父母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3.认可孩子的每一次成长
父母从小对孩子的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一些家庭教育中少了这一项,让孩子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感觉到很费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去关心孩子,不管孩子每天进步了还是没有进步家长都要不断得去鼓励孩子,这样才不会让孩子丧失掉勇气。
鼓励和赞美孩子,一定要咱美孩子的行为,比如努力,认真,善良等,而不要只是含糊的说你真棒你这样的词。
孩子的成长无人可以替代。只有在不断体验、不断试错中,孩子才能收获迈向成功的经验。
父母适时放手,才会让孩子真正学会成长。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李玫瑾教授就曾说,如果孩子从小不吃苦,长大就吃社会的苦。
从小锻炼吃苦精神,磨练意志;积累知识锻炼能力长本领,孩子才能在社会立足。
所以,放手让孩子去拼搏去努力,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