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被教育,就是做个好人,无论何时何事都报以微笑,要与人为善友好相处,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与人为善友好相处不是问题,但若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好人,在心理学上称为“圣母型人格”或“讨好型人格”,这样的好人总是活在他人的评判中,很在乎他人的感受及评价,做任何事都考虑别人会不会生气,事事都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忽略压抑、否认自己的感受,好人不会拒绝别人,即便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的硬着头皮满足对方的需求,生活在好人周边的人会觉得这个人心肠软、善良、热情,他自己也会通过帮助他人在某种程度上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
但这么做隐藏一些弊病,委曲求全,长此以往,好人会活的很累,有时做好没得好,事与愿违,心理很郁闷,但为了维持好人的形象,不会与别人述说内心的不满,只是不断压抑自己的情绪情感,这种忽视自身需求,容易丧失内在力量,最终心理不堪重负,导致心理崩溃,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中,人的心理功能防御方式有很多种,大部分人都是用防御来让自己感觉良好,但是“好人”他们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懂得如何发泄自己糟糕的情绪,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攻击性,即他们的潜意识模式在这种发泄、处理上是有欠缺的,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攻击别人,没有发泄负面情绪的渠道,因而“好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将攻击转向自己,最终导致自我攻击和自毁。
心理学里面有一种说法,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虽这不是一个绝对的说法,但也从另一个维度解释抑郁症的人格多趋于“圣母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