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晋时期,王导死后朝廷一直处于低落的状态。但这时,一个非同寻常的少年诞生了,因为从小温峤就赞扬过他,所以他被取名为桓温。
他从小就出名了:十九岁时,桓温假扮吊客,混入仇人丧礼,手刃其三子,以此扬名天下,结交名士,被时评比做孙权、司马懿。并被皇室招为驸马,做为政坛新星步入仕途,一路官运亨通,由将军、太守而刺史、方镇。但是,他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毛病,好胜心太强,脾气暴躁,这在后来给他造成了很多麻烦。
三十三岁时,帝国执政司马昱为削弱已在荆州传承两代的庾氏,不准其父死子继,任命桓温镇荆州,都督西部六州之地。这虽然消灭了庾家的势力,但却使桓温得到了大量的实力,这对朝廷来说是除狼得虎啊!于是朝廷也开始不信任他了。三十五岁时,桓温挥师西进,攻灭成汉,收复丢失四十余年的益州,威名大盛,进而三分帝国疆土有其二,治下八州形同割据。司马昱为制衡桓温,将著名隐士殷浩请出,参与朝政。朝廷以为这样他们就可以控制住桓温了,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桓温居然把殷浩弄废了。三十九岁,眼见后赵政权崩溃,中原大乱,桓温多次请求趁势北伐,为一心抑制他权力的司马昱拒绝。桓温愤然挥军东下,兵抵武昌,朝野惧惊。司马昱写信劝阻,桓温才回军。四十一岁,司马昱令殷浩领军北伐,希望他建立功业,制衡桓温。岂知接连大败,朝野共愤。司马昱为桓温逼迫,罢免殷浩。桓温从此尽揽朝中内外大权,朝廷里暂时是没人敢与其抗衡了。
四十二岁时,桓温北伐关中,四万雄兵临灞上,打得氐秦政权坚壁清野、苦苦支撑、几近亡国。太子苻苌阵亡、二号人物苻雄卒于军中、君主苻健悲痛呕血,次年就死了。随后桓温又大败叛羌酋首、“小孙策”姚襄,收复故都洛阳。这次北伐的成功使他的势力直线上升,在东晋的名声也变好了。
五十七岁时,桓温北伐鲜卑燕国,先胜后负,枋头兵败,遭遇生平最大挫辱;五十八岁时,桓温平定淮南袁氏。与此同时,僻处关中一隅的氐秦攻灭燕国,鲸吞关东各州,和东晋南北对峙。五十九岁时,桓温废掉皇帝司马奕,拥立司马昱为帝。六十岁时, 司马昱忧郁成疾,病卒,留诏桓温辅政。六十一岁时,桓温进京,拜谒司马昱陵墓,不久一病不起。六十二岁时,桓温病死了,将桓氏基业托付给了弟弟桓冲。
桓温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成语典故,许多知名度更超过了他本人:他出身士族,却鄙视清流,每读《高士传》便至弃书;痛斥世家高门导致“神州陆沉”的无能,讥刺他们是一帮“刘景升之牛”的废物,慨然“我不为老兵,尔辈岂能高坐?”他的谋主是“入幕之宾”的郗超;他的妻子对情敌“我见犹怜,何况老奴”;连他的主薄也善辨别美酒,管好酒叫“青州从事”,劣酒叫“平原督邮”。
这就是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