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之死!

嵇康之死,是文化事件,也是政治事件,代表着士在与掌握权力的司马氏的对抗中全面落败。

士以家族为单位“抱团取暖”的进程加快。门阀士族最终定型,并主动与当权者(不一定是名义上的皇帝)合作,甚至自己做当权者。

01 临刑东市,广陵绝矣

公元263年(一作公元262年),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一作景元三年),三千太学生云集东市,只为膜拜一个将死之人。

其人嵇康,字叔夜,长乐亭主的丈夫,曹操的孙女婿,魏国一流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这一天,刚刚迈过不惑门槛的他即将把此身交托于天地。

阳光倾泻,将嵇康颀长的身姿映得愈发峭拔,而阴影也更加蔓长。

刑台之上,竹影翩然,隐隐有松风穿壑之声。

刑台之下,乌泱泱一片太学生俯首而拜,陈词恳切,愿以康为师

死囚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还没等嵇康说话,在旁的监斩官就冰冷地拒绝了太学生的请求。

嵇康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被拖得很长的影子,他要来了一张琴。

别人临刑需一碗断头酒,而他嵇叔夜非一曲《广陵散》不能壮行。

他不是罪人,无需在别人施舍的酒中忏悔。他是个壮士,要的是易水送别的慷慨豪情。

席地而坐,弹奏此生最后一曲。琴虽不是自己熟悉的那张,但善弹者如他,依然能唤醒指下七弦的灵魂,奏出直达人心的曲调。

这一次,曲中浩然意只增未减,只是弹奏之人有些感伤。感伤如此妙音,将绝迹人间。

“想当年,袁孝尼求教《广陵散》,而我因保守秘密没有传授给他。从今天起,《广陵散》要成为绝响了!”

袁孝尼,即袁准,其父是魏国给事中袁涣,兄长皆在朝中任事,独他不求上进,著书自娱,高谈阔论,结交闲散名士。

曾经,高贵乡公曹髦要封司马昭为晋公,并加赐九锡,司马昭坚辞不受。

群臣为了劝司马昭接受,费劲心力,时任司空的郑冲还专门去找阮籍写劝进的文章。

而当时的阮籍,正喝得酩酊大醉,瘫在袁准家的床上。

郑冲一看,忙命人扶起,把舔好的笔塞进阮籍手中。

阮籍迷迷糊糊地在木扎上打好了草稿,无一字改动就交了稿。时人称他为神笔,也不知阮籍听后心中是何滋味。

一曲弹罢,嵇康从容赴死。从此绝矣的,不仅是《广陵散》,还有这个旷迈不群的男人。

天下士人闻之,莫不悲痛。据说,司马昭不久后也后悔了。

有人说,司马昭之悔是做样子,不是出于真心。

其实,就当时的局势而言,司马昭悔应该是真的悔,但不是因为杀了一个嵇康,而是因为嵇康把自己和士人之间的对立关系变得明朗了。

司马昭杀嵇康,还与两个人脱不了关系——吕巽钟会

02 请安入局,意在中散

世说新语·简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吕安,素与嵇康交好,许久不见,便十分想念。不远千里驾车而来,造访嵇家。

不巧的是,嵇康不在家中。于是,嵇康的兄长嵇喜便代为迎客。

可惜,吕安看不上嵇喜,在门上提了一个“凤”字,便转身离开。“凤”意为凡鸟,指的是嵇喜

这就是“吕安题凤”的典故。

要说嵇喜作为嵇康的兄长,是真的很憋屈了,不仅吕安看不起他,嵇康的好友、“竹林七贤”的另一位领军人物阮籍也看不起他,对他白眼相待。

嵇康之死的直接原因,就是为这个叫吕安的朋友出头。

吕安,字仲悌,小字阿都,魏臣冀州牧吕昭次子。他的妻子容姿秀丽,长得十分美貌。于是,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吕巽所垂涎。

吕巽,字长悌,为吕昭长子,曾任司马昭长史。以司马昭的权势,做他的长史,职权也不小。

吕巽其人,史书上的记载寥寥,却因一件事就“名垂青史”。那就是,将弟媳徐氏灌醉迷奸。

如此罔顾人伦,吕安不能忍。他去官府将兄长告了,又回家将妻子遣回娘家。徐氏因此羞愤难当,自缢而亡。

吕安找嵇康倾诉。嵇康认为家丑不开外扬,便劝其撤回对兄长的诉讼。

吕安照做了,去不曾想吕巽倒打一耙,把“挝母”不孝的罪名安到了他的头上。他的主子司马昭反映也快,当即把吕安下狱。

嵇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番劝解,反倒害了挚友,于是一边为吕安作证,一边手书一封《与吕长悌绝交书》,打算搞舆论战。

然而,此时与绝对权力只有一步之遥的司马家族已经是舆论牵制不了的了。司马昭将嵇康一起下狱,并下令处死二人。

从“绝交书”中可知,嵇康是先与吕巽成为朋友,才得以结识吕安的。他与吕巽也曾有过一段友谊。

嵇康是一个把“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挂在嘴边,却在待人接物上较其他“竹林名士”都平和的人。

起码,他看不起一个人,也不会做一些当面给别人难堪的小动作,像吕安、阮籍那样的行为,都不曾出现在嵇康身上。

在这一点上,他的行事风度,更像一个温文尔雅的儒者

嵇喜就曾评价自己弟弟说:“家世儒学,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誉,宽简有大量。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

可见,嵇康自幼宗儒,年长后才好老庄之学。

至于为何有这样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

司马氏明明做着窃国大盗的行径,却偏拉儒家的执政理念做大旗。这让尊奉孔子的名士情何以堪。

在此,我不得不再次引用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的论述——

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代所谓崇尚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

实在看得太透,简直是“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的写照

嵇康与阮籍不同,阮籍平素行事乖张,但“站出来”这种事他反倒不会做。嵇康行事温厚,但“刚肠嫉恶”,遇到不平便挺身而出,绝不龟缩偏安。

这场案件,从头到尾都像是为了把嵇康套进来而设的

涉事双方都与嵇康有关,一个是当下的挚友,一个是曾经的朋友(或许案件发生前还是)。嵇康最初,也是作为一个调停的中间人出现的。

而双方达成和解后,吕巽的态度大转变,反诬亲弟不孝。

不孝,在当时是一个好大的罪名,也是士人与当权者博弈的由头。曾经的魏王、汉相曹操就以“不孝”之罪,斩杀了孔融。

了解了案件前因后果的司马昭大怒,他怒的是吕安不孝,而嵇康还回护吕安吗?

不是。问题主要还在《与吕长悌绝交书》上,这已经不是嵇康第一次与人绝交,之前,他还给老朋友、“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写过《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在其中借着对挚友放狠话,表明了自己拒绝出仕的“原因”。明着是说给山涛听,其实就是对司马氏说的。

嵇康对司马氏始终秉持着“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而他偏偏在士人当中有很高的威望。

这让想争取士人集团的司马昭很头疼,却又无可奈何。此时,吕安罪犯“不孝”就好像瞌睡遇到了枕头,司马昭终于有了发难的理由。

但司马昭就是这一事件的幕后推动者吗?个人觉得,也不是。

因为,这是个两伤的局面。杀嵇康,司马昭也把自己置于与士人公开撕破脸的境地。

谁知道,杀了士人的精神领袖嵇康会招致什么样的后果呢?也许是万马齐喑,也许是触底反弹。

从历史的结果看,是前者,但司马昭作为局中人是不是也十分笃定,很难说。

个人认为,嵇康之死的幕后推手是钟会,或者说以钟会为代表的保魏激进派

03 所图甚大,钟会心机

就在司马昭犹豫着是杀是留的时候,钟会出现了。

他把嵇康比喻为“卧龙”。“卧龙”,《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的名词。

诸葛亮的才能,无人不知,是司马懿的噩梦,司马昭又如何能不忌惮?

“卧龙”是在等机会,在等待他们心中真正的君主。嵇康此时不出,不代表永远不出

毕竟,嵇康才40岁,而司马昭已经53岁了,他不能为司马家族留下一个潜在的有力对手。

钟会还拿出毌丘俭起兵反对司马氏的旧事,说嵇康也参与过此事。并且以“齐国姜太公杀华士”“鲁国孔丘杀少正卯”的故事,为司马昭破除心理上的障碍——圣人面对这类以言乱国的人,也是不留情面的。

最终,司马昭下定决心处死嵇康。

果不其然,三千太学生要在刑场上拜师。虽然未成,但司马昭看见了嵇康的“能量”。

钟会陷害嵇康,很多人都拿出他和嵇康的一段“孽缘”,意在说明钟会是因私怨而致嵇康于死地的。

还是《世说新语·简傲》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其时,嵇康在树下打铁,向秀在旁拉风箱。钟会集结了一批有名望的士人一同前来寻访嵇康,而嵇康没有理他。

钟会觉得没意思,便转身欲走。他正要迈步,嵇康头也不抬地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答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这一段对话,云里雾里,很难确定到底所指者何。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才思敏捷的钟会并没吃亏。

嵇康也不是为了刁难而刁难他。如果,就为了嵇康的冷待,钟会就要反过来陷害他,那么钟会的心眼也太小了。

事实上,钟会的心中有着更大的图谋

就在嵇康死后第二年(公元264年),钟会伙同降魏的姜维,以魏文帝曹丕皇后郭氏遗命之名,矫诏讨伐司马昭。最终死于乱军之中,终年40岁,与嵇康的生命长度一样。

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史话》中这样评价钟会——

钟会是个文人,很有学问的,不是什么不知义理的武人,他要尽忠于魏朝,是极合情理的。所以钟会可说和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一样,都是魏朝的忠臣,并不是自己有什么野心。而他的谋略,还在这三人之上,亦且兵权在手,设使没有北兵的叛变,竟从长安而下,直指洛阳,这时候司马氏的大势如何,倒是很可担忧的了。钟会的效忠于魏,姜维的效忠于汉,又可称封建道德之下的两个烈士了。

那么,钟会挑拨司马昭杀嵇康,也就很好理解了。

杀嵇康,可以逼的司马昭不得不站在士人清流的对立面,失尽人心

同在公元264年,钟会还亲手运作了邓艾冤案

邓艾是司马昭手中的王牌,除掉司马氏的股肱之臣,钟会立刻接手了邓艾的军队,并与姜维密谋。

公元265年,司马昭逝世,司马炎承袭爵位,同时拜相。

公元266年司马炎迫使魏元帝曹奂禅位,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追封自己的父亲司马昭为晋文帝。

公元280年,东吴末帝降晋,三国时代结束,西晋完成了统一大业。

晋武帝对自汉武帝时期就设立的太学做了调整,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专设了国子学,形成了贵族与下层士人分途教育,国子学、太学并立的双轨制

太学在汉末战火中受到冲击,魏文帝曹丕继位,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士人集团的支持。恢复了太学。

太学生在情感上,是亲魏的。而司马炎此举分化了士人阶层,促进了门阀士族的形成。

嵇康是谯国铚县人,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代表了下层士人

钟会正好与嵇康相反,出身颍川钟氏,父亲钟繇任太傅一职,兄长钟毓任青州刺史。

他们都忠于大魏,但是士人群体内部又有龃龉。所以,钟会挑起司马氏与士人的对立,拿嵇康开刀,可谓一石二鸟。

晋武帝的教育改革,就是收买能收买的贵族,至于下层士人,在这样的制度下很难靠近权力中心。但他想不到的是,门阀士族最后成了晋王室最大的掣肘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以及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主导东晋政局的政治生态。

嵇康之死,可以说是曹魏以才用人的余韵,是门阀士族登台的前奏。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681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10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623评论 0 33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0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32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68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95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6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47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76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2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26评论 3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85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5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47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1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嵇康,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 嵇康这一生可以说是活的很惨,但同时也活的很快活。其实我个人,很看不起嵇...
    小苹果_c593阅读 9,145评论 0 2
  • 第一幕 公元二四九年春 黄门侍郎钟会在嵇府门前已经踱了数个来回,只见他时而走到门前意欲叩门...
    我就是上官良i阅读 2,510评论 18 44
  • 01 公元262年夏天,洛阳东市,嵇康身戴木枷,被一群兵丁从大狱押到刑场。 嵇康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了看太阳,便对...
    路福阅读 1,606评论 10 43
  • 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即使对于看惯杀人行刑场面的洛阳百姓也是如此,公元263年的一个夏日,在京师洛阳东面的马市...
    贰源阅读 1,068评论 0 12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520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