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确立新世代的僧团、僧制与僧伦
历史是不断地累积经验与成长,故所谓「历史」,实乃成长之代名词!佛教在佛陀的时代是不存在的,佛陀只是个改革者,他改革了当时婆罗门教的弊端,除了终极的教义之外,教团的组织及生活制度皆在其改革之列。
佛世时代,事实上只有行法「关键处」的指导,当时的行者多半已具有婆罗门等禅定的实修功夫,因此佛陀才可能四两拨千斤,降伏大迦叶、舍利弗等大阿罗汉。然此关键处,即在「四禅八定」与出三界的「三法印」。也因而当时的重要教导、教示,都以此等记录为优先,故有大迦叶的《阿含藏》结集。然而,佛陀有关教团组织与信众的启信教育等方面,却不得列入结集之中。揣其原因有三:
一者,以当时的僧团荣宠,大阿罗汉自无有屈就启信之教育工作。
二者,以当时的信众未有教派之分,自不易另组教团。
三者,以当时佛教尚未有具体的形式,自未有自婆罗门教中分离之诱因与动机。
然自从部派佛教分裂以后,佛教僧团的组织与发展乃是必然的趋势,此一趋势促进了大乘教义的温床,也促进了大乘佛教的发展与成熟!
僧籍的管理是僧材培训的基础,汉语系地广人稠,文化背景源远流长,分派、分宗繁复无端,僧教育无法单一为之,务从僧制建立僧伦,从僧伦建立僧籍,从僧籍加以管理、考核、培训等,僧教育始有落实及重构道风之可能。僧教育之内容容后详述即(「普贤二十一行」之第十九项。)
总僧团成立一位「国师」或「僧正」、「僧王」;另可设二至三个「副僧正」及「总僧团秘书处」,综理一切僧制、僧伦及僧籍的管理。此外,并成立「法务处」及「会务处」,前者处理僧才的培训、教育及高教制度之监督任务,后者则是运作信众的经营管理、督导、教育与训练之考核。
全国僧众分属三大语系,各系统按其宗派分立祖庭,祖庭为僧制中的一级单位,僧伦为一至三级,各祖庭在全国各地分设一个以上不等的上院,上院则按辖区内僧众及信众之多寡分设一个以上的下院,下院更按僧众及信众之多寡设别分院。别分院拥有信众为基础,下院拥有僧众为基础,因此僧众的僧籍归户于下院,而教育训练在下院进行,唯僧伦、行法等之训练、评鉴、考核及高等训练则在上院,上院拥有对下院人事调派之权。又,一切僧籍总户及任免权的最终任可权在祖庭,祖庭的人事权则在总僧团。
祖庭的作用是就宏观立场,领导并经营广大的信众,祖庭之下必须要有一个以上的上院,而在全国广大的面积,面对数亿的群众,岂只是区区一个道场所能成事,故祖庭之教育即在培训广大的视野、辽阔的胸襟。
祖庭教育的气魄即在兼容三大语系,并扩及欧、美、澳、非四大洲的弘法心胸,所以祖庭训练全球宏观的僧才,并有时代性的历史远见之僧才,因此祖庭是高级僧众管理人才、高级僧众行法人才、高级僧众教育人才的基地。
祖庭肩负全国乃至全球的教育、行法、管理之根本责任,不但肩负僧教育、行法、管理,更兼负有广大信众的教育及管理责任,可不慎乎!
其次,上院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培养高级僧才,重点在专精行法、分科专修,
以期达克期取证之目标,并培训海外弘法人才。上院的佛学院教育主要分五科(似应为六科):
一、经教:按各祖庭及三大语系所选以与区别。
、戒律:规划组织制度管理及经营,并拟定各教学体系与制度管理等。
三、禅法:由各祖庭拟定之。
四、净土:由各祖庭拟定之。
五、密法:由各祖庭拟定之。
六、三世间经营之教育由各祖庭拟定之。
上院除了教育训练之外,并负有监督考稽下院、别分院之财务、人事、经营与管理之责任;因之,上院负有教化区内成败之责任。
再者,下院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初阶僧才与高级信众。换句话说,下院是教育僧才之摇篮。因此,僧教育的基础就在下院,它包括了:第一、基础行法的认识与摸索;第二、道场经营;第三、基础的领众学。但不参与别、分院的组织活动。
在基础行法方面,须有经教、戒律的薰习,此中以戒律的严格训练为主,包括食衣住行、行住坐卧等各项僧众威仪及谋生的能力。此外,尚有禅、净、密法的基本认识与训练。有关道场经营方面,包括了道场经营及布教学;有关领众方面,包括了基本共修仪轨、各项组织活动的参与和带领。又,经过下院的基础教育与考核之后,即可进入上院接受再教育。
末者,别、分院的教育目的在于教育信众,使信众正确无误地认识佛法与佛教,并由此培养信众,使之成为僧才的广大基础。此信众教育重点是在别、分院推动的,此别、分院的佛学教育亦可另取别名,如菩萨班教育等。
别、分院教育的重点,是在信众教育及护法训练。信众教育乃为一般共修及讲经活动,着重在身、语、意三模式的通识训练。护法训练则包括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等戒会活动,而传戒则在于培育护法众忠诚度及向心力的思惟模式与行为模式。
换言之,别、分院的一切活动皆是教育及训练,不仅在于训练专业知识与技术,更要训练信众在日常生活拥有幸福与快乐,这是别、分院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佛法甚深微妙,一般人难以受持、承担,因此佛陀创立僧团,以法摄僧。一方面,透过和合共住,行者之间彼此不断切磋策励,成就道业,转凡成圣;另一方面,则是藉由弘宗演教、真修实证之善知识,承先启后,发扬光大,令佛法久住世间,永无止尽地利益一切众生。
华严僧团秉持这个理念,遵循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并持续不断在组织制度、教育训练及各项活动中,找寻缺点而谋求改进,期许能够自利利他,导引众生共同迈向止于至善的生命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