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雪、读郁达夫先生 的散文“江南的冬景”说凡在北国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忽然就想起小时候家里围炉煮“吊浆粑”的情景。
“吊浆粑”是汤圆粉的一种,应该是四川人的一种吃法吧!每当年关将近,就把选过的糯米用清水渗泡,要泡好几天,泡好以后用磨子推,连米带水,在磨子口用一条布袋把磨出的浆接起来,全部磨完后扎紧布袋口吊在空中至到水滳尽,然后把滴尽水的湿面拿出来分成小块凉晒在簸箕里,吃的时候就拿几块出来用水发一下就行了,这样的汤圆粉丝滑柔糯、筋道。全家都很喜欢,因此每年家里都会自己做。 虽说是准备过年吃的、但是一旦磨了“吊浆粑”冬日的夜里就时不时的会煮来宵夜,一家人围着铁炉子,边说话、边等母亲做“小汤圆”,暖暖的满怀喜悦(哪吋候可没有这么多吃的)看着母亲沾满白色粉末的手在盆里搓过来揉过去、手干净了汤圆面和好了,一人一小碗、香在嘴里、甜在心里。 因为有了“吊浆粑”过年前一个月我们姊妹几个似乎有了一种昐头,对过年的期盼,能吃好的啦!有新衣服穿啦!还有压岁钱啦!总之一到磨“吊浆粑”的时候全家都喜气洋洋的,大人高兴的忙碌着,孩子开心的跑来跑去帮着准备过年的食物,都在昐着“三十”快快到来,幸福充满着整个家庭,幸福也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