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四友”的说法来自《晋书·司马懿传》,指的是四个为曹丕夺嗣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司马懿、陈群、吴质和朱铄。
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争应该是从曹冲死后的建安十三年开始的,这场腥风血雨、暗流涌动的斗争持续了十年,崔琰和毛玠受牵连而死,徐奕被逐出中枢。直到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立为魏太子才基本宣告结束,但是这场斗争的余绪还是延续到了建安末曹操去世之后。
一
我们来看看这四个人在这个时间段做了些什么。
司马懿是在赤壁之战后入仕的,先后任丞相文学掾、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主簿。这个时间段司马懿基本上都是在曹操身边工作,虽然一开始曹操不太喜欢司马懿,觉得这小子有“狼顾之像”,就是可以脖子向后转但是身子不动:
这个描述听上去就不是个什么正常人,更何况这个词还有个专属tag:心怀不轨。摊上这么个词,政治生涯基本也就这样了。曹操对司马懿的提防颇重,好几次都是曹丕回护,才逃过一劫。曹操还专门叮嘱曹丕要留神司马懿的野心,小心他以后干预你的家事。
要说司马懿是个聪明人,你说我有狼顾之像,那我就把狼尾巴夹起来吧:
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
就这么着,曹操见司马懿也老实了,警惕心也就下去了。
《晋书》上记载司马懿对曹丕的帮助是:
每与大谋,辄有奇策。
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司马懿在夺嗣这一段时间对曹丕的帮助应该不是主要体现在出谋划策上,至少明面上没有。
知道曹操不信任你,还大张旗鼓地参与一个国家最敏感的争国本事务,上一个这么玩的人是杨修,后来他坟头的草都一米多高了。
司马懿是没有这么蠢的。
那么司马懿的功劳又体现在哪里呢?
司马懿在曹操在世的阶段一直担任曹操的幕府属吏,是可以与闻军国大事的,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懿建议曹操伐蜀、阻止曹操迁都的记载。身份就是能力,利用曹操近臣的身份,司马懿可以为曹丕传递信息,让曹丕及时了解曹操的思想和动态,这就是司马懿的作用。
不要小看小报告的作用,这在曹操去世前两年确实非常关键。
从曹操去世前的记载看:曹操在洛阳去世,在此之前,曹操西征与刘备争汉中,驻长安指挥抵挡关羽的进攻。这一段时间,曹丕作为太子在邺城监国,父亲身体不佳,储君却鞭长莫及,这就容易出状况了,秦始皇虽然都死了四百多年,但秦二世怎么继位的大家都清楚,谁知道会不会有好事之徒制造混乱呢?
更何况曹操身边还有两个儿子。曹植这个时候应该是随侍在侧的,他一度被任命为征虏将军,与徐晃一同去解樊城之围,不过后来喝醉了酒而作罢。
可以想像,在曹操即将去世的时候,解了曾经逼得曹操打算迁都的关羽之围的曹植,地位将得到什么样的提升,而解围之后,曹植又会不会凭借掌握在手的兵权有所企图,谁都不得而知。
如果说曹植性格使然,夺位之心是莫须有的话,那么另一个儿子曹彰的举动则可以说是实锤了。曹彰在平定乌丸之乱后,荣宠日盛。曹操在汉中与刘备争锋时,召曹彰前来,等曹彰到时,曹操已经撤军返回长安,于是曹彰就留在长安了。
到了曹操去世,曹彰前来奔丧,到了洛阳开口就问的是先王玺绶,这可要命了,要知道历史上敢问这些玩意的人,都不是老老实实的人,比如问鼎的楚庄王。曹彰问这个明明白白的就是要乘着曹丕不在搏一把。好在最后有贾逵这个强硬的人,硬是把曹彰顶回去了。
所以,曹丕面对的就是这么个形势:素有名望的曹植和带兵的曹彰,如果没有一个报信的,指不定就冒出个遗诏什么的,那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了。
二
而陈群的功能也类似,在曹丕继位前,陈群的职位是侍中,领丞相东西曹掾,这同样是一个近臣,在曹操出征在外时,陈群同样是随侍在侧,能够起到和司马懿同样的作用。
除此之外,陈群还有一个司马懿比之不及的作用,就是身份。
虽说都是世家大族,但河内司马家和颍川陈氏可能还真比不了。我们来看陈群的家世:其祖父陈寔是当时的道德楷模,几乎是全民偶像,朝廷每次只要有三公的空缺,都要请他出来做,最后烦得陈寔没办法只好闭门不出。陈寔去世时,当时的司徒荀爽、太仆令韩融都执子孙礼,当时另一位大名士郭泰更是亲自上门吊丧。前往陈家赴丧的车就有数千辆,人数达到了三万人,这在交通和信息都不发到的汉代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名气放在现在那就是妥妥的网红+知乎大V。
其子陈纪、陈谌同样也是名气大,陈家父子三人号为“三君”,每次朝廷有征辟,陈家就热闹了,全是来请陈氏父子做官的,车马相连,络绎不绝。
就是这么一个大V专业户,其势力和影响力都可以说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陈群作为家族的领袖和代表,他的倾向都是极其有分量的,因为他代表的不只是陈氏一门,还有所有的陈氏门生故吏甚至整个士林。陈群效力曹丕,就表示着陈氏陈氏门生故吏以及整个士林对曹丕的支持,这是多么强大的一股势力,曹丕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自吾有回,门人日以亲。
这是孔子称赞颜回的,曹丕拿来比喻陈群,这可绝不是一句客套话,它表达的意思就是陈群起到了聚集士林的作用,陈群的表态也代表着士族对曹丕的认可。
事实上,真正对曹丕继位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就是士族的态度:是崔琰、桓阶、何夔、徐奕、司马懿、陈群这些人的作用使得曹操最终选定曹丕继承大统。
三
接着就是吴质,吴质大概是了解曹丕曹植兄弟争位的人最熟悉的一个人物了。
吴质,字季重。曾经躲在筐子里溜进曹丕府为曹丕出谋划策,出主意让曹丕在曹操出征时哭唧唧博取好感,看起来也都是见招拆招,颇有效果,可是吴质在争位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不如前二人的。
一是因为吴质在建安十年左右就出任外官了,除了定期回京述职外,连和曹丕见一面都得躲在筐子里才行,这种情况显然没法应对激烈和多变的斗争局势。
二是吴质的计策始终没办法帮助曹丕奠定胜局,最多也就是和杨修打个平手。曹植照样“几为太子数矣”。
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一下贾诩,只帮曹丕说过一句话,加起来一共十个字:“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换来的结果就是“太子遂定”。
虽说这里有曹操思想已定,贾诩顺水推舟的嫌疑,但我们应该看到,吴质的作用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有效。
但是,这四人中关系最好的应该是吴质了。我们看看曹丕写给吴质那些信就知道了:
以前一起游玩的人,出门要一同乘车,坐下来也要把坐席拼在一起,哪有片刻的分离?我们一起喝酒听音乐,一起赋诗抒怀。这个时候,总是不自觉忘了这快乐有多难得。我们说以后时间还很长,要记住今天的快乐,谁知道几年之间,当时一起游玩的人都去世了,说起来实在难过。
太阳落下,月儿升起,我们一起坐着车去后园游玩,夜里静悄悄的,大家都不说话,只听见车轮轧轧,夜风徐来中不知道是谁吹起了胡笳,这夜色又悲又凉,我不禁回头对你说,快乐总是一疏忽儿的。
曹丕的文字里充满了“你好旧时光”的味道,像极了我高一时怀念初中生活所作的文字,这种文字只会对最亲近的人述说,文字很难骗人,曹丕对吴质的态度应该不只是主公对幕僚那种公事公办,这其中还有旧友的亲近,吴质就是曹丕那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的象征,是曹丕对那再也回不去的公子生活的眷恋。
这大概是矫情自饰,想要置弟弟、叔叔和妻子于死地的曹丕那坚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吧。
曹丕对吴质的偏爱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
吴质在黄初五年进京,于是曹丕让曹真、朱铄这些人接待。吴质这人不知道怎么想的,看着曹真比较胖,朱铄比较瘦,就叫了两演员说脱口秀,说的话题就是肥瘦。曹真就不高兴了,对吴质说:“我拿你当兄弟,你把我当下人?”气氛这就有点尴尬了,于是曹洪、王忠都来劝吴质,曹真气还没消,就坐在座位上骂骂咧咧的,结果把吴质也惹火了,案着剑就骂曹真:“你不过就是块案板上的肉,老子吃你都不用咽的!”话说到这份上,局面已经是非常尴尬了,朱铄也出来和稀泥:“哎呀,陛下让我们来陪你开心开心,怎么搞到这个地步,都是同僚,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嘛。”吴质脾气也大,把朱铄也骂了一句,朱铄本来脾气就大,自己好好出来打圆场,还挨了吴质骂,气得拔剑斩地。搞到这个地步,这欢迎会也开不成了。
这件事反映了什么?曹真是什么人?当年其父秦邵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家二代中最早掌兵,接替曹纯掌管魏国最精锐骑兵虎豹骑的男人,亲自打过老虎,和司马懿、陈群同受曹丕托孤的人。
这么一个能打有威望的皇室重臣,你吴质一个外臣居然管他叫块肉?依照曹丕杀人六亲不认的性格,估计吴质的骨灰都可以肥田了。但神奇的是最后吴质居然安然无事,这只能说明吴质的圣眷有多隆。
曹丕这人有个奇怪的爱好,就是喜欢跟人家炫耀自己媳妇,不过关系不好可见不着,不管是甄后还是郭后,曹丕都领着自己一帮文友知己看过,当年把甄后领出来见人,搞的刘桢被曹操抓去做了几天苦役,吴质也因此外调。后来娶了郭氏又领出来让大家看,这次吴质同样在座,曹丕还特意叮嘱吴质:“你抬头认真看。”
好吧,曹丕这人真是心大啊。
四
最后要说的就是朱铄。这个人应该是太子四友里知名度最低的人了,历史上记载极少,只知道朱铄字彦才,是曹家的老乡,人瘦脾气不好,一度做到中领军。
关于朱铄历史上只记载了两件事,一件事就是上文所述和吴质吵架的事,还有一件就是说朱铄去世时的葬礼与礼制不合。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2点:
- 中领军是曹魏最重要的中央武官,不是曹魏宗室或死党不能担任。说明朱铄足够受曹丕信任。
- 朱铄并非大族,不然不会在礼制方面出问题。
至于朱铄对曹丕继位具体有什么帮助,我们一无所知,但肯定不小。
五
虽然这四人被凑在一起组了个组合,不过这四个人并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吴质不好相处。
吴质从来就不是个省油灯。吴质在家乡济阴是个小族,很早就进京谋求上进,没时间和故乡的士族搞好关系,所以即使吴质后来成为地方大员了,故乡也不承认他的地位。
吴质也知道自己不招家乡人待见,有一次找到同乡的司徒董昭说:
我欲溺乡里
溺,是小便的意思,可想而知不是什么好话。
前文也有所述,吴质在黄初五年左右与曹真、朱铄发生了矛盾,原因有可能是自己的晋升速度比不上这几为同样是夺嗣元功之臣。
吴质在曹丕继位时是北中郎将,使持节督幽并诸军事。曹真是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司马懿是丞相长史。陈群是吏部尚书。朱铄则是中领军。
在这个阶段,几个人的地位差不多,吴质虽出为外官,不过北中郎将地位较高,“使持节”的地位甚至比曹真的“假节”地位还高。
到了吴质入朝的黄初五年呢?曹真是上军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马懿抚军将军,假节,加给事中,录尚书事。陈群尚书令。朱铄倒是没变,还是中领军。不过朱铄不久即过世,中领军也由陈群担任。
吴质这时可能的职位是振威将军(具体晋升的时间不详),假节都督河北军事。虽然由中郎将升为杂号将军,但使持节却变成了假节,基本上属于原地踏步,而司马懿、陈群则已经录尚书事主持朝政了。差距不可谓不大。
显然,有一股势力压着吴质的进步,即使曹丕再偏爱也无济于事。这股势力在地方就不承认吴质的进步,到了中央仍然压制着吴质,这就是士族的能量。
还有一件事可以佐证:吴质去世时,官方给了个“丑”的谥号,这可太恶心人了,而且就算吴质之子上书喊冤,曹睿做主也不好使,直到二十多年后的正元年间才改为“威”。可见士族的势力有多么强大。
当然吴质也没少干得罪人的事,担任北中郎将期间把幽州刺史崔林整了一把。太和四年入朝担任侍中,这时候距离吴质去世只有几个月了,临死吴质还坑了一把陈群,称赞司马懿社稷之臣,批评陈群占着位子不干正事。
看看吴质都干了些什么事?一场宴会得罪了曹真、朱铄,崔林是清河大族,陈群更是士人领袖。太子四友得罪了两个,不整你都对不起祖宗。
所以这基本就是个恶性循环了,士族打压吴质,吴质逮着机会就怼回去,再打再怼,还打还怼,打打怼怼无穷尽也……
至于吴质为什么针对陈群却没有针对司马懿,大概是陈群这人比较好管事,他曾经告过郭嘉的状,吴质跋扈的言行陈群自然看不惯,所以有可能也告过吴质,让吴质记恨在心。而司马懿则滑头多了,谁也不得罪。
六
朱铄在黄初五年去世,曹丕本人在黄初七年去世,之后吴质仍然在外任职,司马懿和陈群成为了顾命大臣,吴质在太和四年去世,陈群在青龙四年去世,太子四友中的还活着的司马懿从襄阳打到陇西,在高平陵夺取了魏国的最高权力后不久也去世,曹丕和太子四友的故事到这儿也就结束了。
这四个人中,朱铄材料太少,对曹丕的态度我们也无从了解。而陈群和司马懿对待曹丕,可能也是借重多过真情。或许只有吴质对于曹丕是抱着真情实感的了。
曹丕去世时,吴质做了一首诗:
怆怆怀殷忧。殷忧不可居。徙倚不能坐,出入步踟蹰。
念蒙圣主恩,荣爵与众殊。自谓永终身,志气甫当舒。
何意中见弃,弃我归黄垆。茕茕靡所恃,泪下如连珠。
随没无所益,身死名不书。慷慨自僶俛,庶几烈丈夫。
曹丕偏爱吴质,吴质对曹丕又何尝不是饱含深情?曹丕对于吴质来说,既是圣主又是挚友。
即使争嗣激烈,曹丕和吴质也不忘书信往来,他们在书信里畅谈过去,想着过去流连的时光,想着南皮悲凉的胡笳和甘美的瓜果,那时候有听不完的音乐和吟不完的诗歌,那时候的曹丕和吴质都还只是初识忧愁的青衫少年啊。
吴质长期被外放,曹丕一继位,立刻写信安慰他:你看曹真,曹休那几个小子都当了大官了。季重呀,你可不要着急,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啦。
我们熬过了曹植和丁氏兄弟,终于熬到了你身登九五。
你赐我高官骏马,我们正要一展才华呀!
你,你怎么就要丢下我了呀?你说话呀子桓!
除了你,我还有谁可以依靠呢?
季重,这些年我没怎么提拔你,你不怪我吧?
我不怪你。
季重,辅政大臣我没有指定你,我对不起你。
不,我理解。
季重,我多想再和你一起看看南皮的夜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