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唐代书法家。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年),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年),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
张旭作为书法家被世人所熟知,他的草书超绝,也被誉为“草圣”。
张旭的诗歌却鲜有人知,他的诗现存六首,都是描写自然风景的绝句。
张旭的一首《桃花溪》,虽然只用了二十八个字,但张旭诗中的桃花溪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比似乎并不逊色。清人蘅塘退士甚至认为张旭的《桃花溪》“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那么,这首诗到底妙在何处呢?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一溪一桥,一矶一船,简单的景物便构成了诗人心中的桃花溪
这首《桃花溪》构思新颖,意境幽深,自成一格。诗中的桃花溪位于湖南桃源县西南桃花洞北,溪水的两岸多桃林,暮春时节,桃花随风飘落,漫天飞舞,天地间、溪水上落英缤纷,宛若仙境。相传东晋时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此处为背景创作的。张旭的《桃花溪》是借用《桃花源记》的意境创作的一首写景诗歌。
一溪一桥,一矶一船,这简单的景物便构成了诗人心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开篇诗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场景中。旷野中野烟缭绕如云似雾,远远望去一座高桥仿佛凌驾在空中。“隐隐”极状野烟袅袅漂浮、若有似无之态;“飞”字写出了在烟雾缭绕中,高桥给人带来的视觉误差。在飘渺的烟雾中,远处的高桥好像临空而飞,而当看到桥的时候又感觉周围的烟雾好像“隔”在眼前的一层轻纱一样。动静相结合,暗示了诗人与桥的距离,巧妙地点出了人物和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也将读者带入了亦真亦幻的境界中。
面对桃花溪,诗人心驰神往
第二句“石矶西畔问渔船”,站在高桥下、溪水边,诗人看着水中高低出落的岩石,树上的桃花从空中轻轻飘落在清澈的溪水中,感觉自己恍若走进了一个梦幻中的世界,一个“问”字写出诗人心驰神往的情态。诗人恍惚间以为溪水中的渔夫就是曾经寻访桃花源的渔人,那么他一定知道桃花源的入口吧!
于是,诗人以期待的口气问道:桃花随着溪水,日日夜夜不停地漂流;桃花源洞口,到底在清溪的哪段哪边?诗人把溪水中的渔夫当成了《桃花源记》中的人物,他明知道《桃花源记》是虚构的,但他不问到底有没有桃花源,而是直接问那通向桃花源的洞口在哪里,这要怎样理解呢?
诗人欲寻世外桃源
这从侧面说明了这里的景致实在秀美,以及诗人欲寻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如果说在未见过桃花溪的景色前诗人只是向往桃花源的话,那么在亲临之后,他已经完全相信了桃花源的存在,所以也不必去问渔人是否有桃花源了。诗人实在太向往花源了,看着眼前幽幽小溪中随水飘零的桃花,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桃花林尽头那个通向世外桃源的洞口。
而这个问句也仿佛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在是情不自已。可见这个问话透露出了诗人对桃花源的心驰神往,也流露出对世外桃源难觅的惆怅。因为他知道,这《桃花源记》本就是陶渊明理想境界的反映,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深幽山谷中,朦胧野烟,飘逸小桥,桃花流水,渔舟轻泛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构思婉曲,情景相融。读罢此诗,其悠悠诗意,淡淡惆怅,如天外之音绕梁不绝。即使现在的人们看到桃花溪,将自己置身于其中,我们也会抛去所有烦恼,赶走劳累,一路唱着幸福的歌。当我们身心疲惫时,不如出去走走,即使没有桃花源,寻一处自己的桃花溪,那也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