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日那节课上,在另一个班继续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到人物分析时,学生的回答中有亮点,其中印象最深的有对“割”这个字的理解,剖析。一学生演示“砍”和“割”,为何不一刀砍断,要一刀一刀割掉呢。一刀砍断,不够解气,而割下去的每一刀都是怒气,都是恨。一刀解一恨,一刀解一恨!但是有学生联系上下文线索来分析“割和砍”,说“割”字照应上文,因为上文提到林冲去买了把解腕尖刀,一直带在身上,并用它手刃仇人,尖刀只能割不能砍。真为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点赞。
今日终于要结束课堂了,环境描写的品读从题目出发,最后又落脚在题目上。我问学生,这场“风雪”只是自然中的风雪吗?如果在“风雪”的前面加入一些修饰词语,可以是——?
学生说不只是自然中的风雪,师生一起读出:这还是一个生命危难时的风雪,
一场人生失意时的风雪,
一个关乎家庭幸福的风雪,
一个隐喻社会和谐的风雪,
一个暗示国家稳定的风雪。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许都曾经遭遇过一场不可躲避的风雪。林冲生命中的这场风雪,他的生命历程,你读出了点什么?罗曼.罗兰曾经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也有人说天下的文字其实写的都是同一个故事。于是,我说,同学们,来说说你们自己的读书感受吧!
学生都能联系自己试图从林冲身上读出自己。有的说,我从林冲的身上读出了忍让的重要和分寸;有的说每个人都有无奈的时候,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的说不要一味的善良,要看对象,该出手时就出手;有的说林冲有太多顾虑,但是我们每个人大多都有家庭,顾虑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林冲一路走来,又怎能用三言两语能道得清,说的完的。有时就是那些一股又一股无形的力量催逼着你,使你一步步走到了生命的边缘。
人生不是每时每刻越过困难之后就是希望的,也不是坚持到最后就能看到希望的。有很多时候是你已经很努力,很努力了,依然还是失望,还是苦逼,这是真实的人生。
我问学生,都说“男怕入错行”,是不是,林冲选择了“文”,重新选择职业,他的命运就不一样了呢。学生都说,不会不一样,职业虽然换了,但是他的性格没变,他所处的家庭和时代背景没变,或许选择了“文”更无力反抗。
一个人的命运,在乱世中,很难单一地说通过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去改变。我又问学生,那如果林冲杀了仇人之后,没有梁山之地接收他,你们觉得他还可以有地方栖身吗?
学生纷纷提议:
他可以四海为家,从此孤独终老,
他可以躲到深山老林,隐姓埋名,
他可以毁容,回来就不怕官府抓了,
他还可以到别处去,重新组建自己的团队,东山再起,
…………学生说了很多,很多,可是林冲最后是上了梁山,而且到最后读得真是令人心痛。好的小说,除了给人美感,快感,温暖,还应有深刻和心痛!而且是久久的,久久的。这大概就是经典,经久不衰!
(2)
开学初,就直接进入必修5的小说阅读,备课时,我的脑海里一直记着程翔老师那节《窗》的小说课。两个词牢牢记住:悖体阅读和适体阅读。于是,一有时间就把自己待在屋里,久久地盯着文本,尽量久到爱上它,尽量懂它,作文字的知音。读书就这样开始了……
就在有点想泄气的时候看到朋友圈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的一句话,有点怕怕:从不读书的人教人读书,从不写文章的人教人写文章,语文从此凋零了……
我想,语文不能凋零!
以前我不教人读书,只是作一个纯粹的阅读者,阅读过程中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骂就骂,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现在作为一个教语文的人,要教别人读书了,于是重新把书拿起来,认认真真地读,好像不把文本里面的一两个深刻读出来誓不罢休,又好像不读出点新鲜事物来就好像对不起这篇文章,对不起作家。于是乎,高喊一声,“谦卑,谦卑再谦卑;虔诚,虔诚,再虔诚!”于是乎,提醒自己,回归文字,贴近文本,穿文凿句,哪怕是那些零言碎语也要死命抠出来,看看到底有啥意义。
后来,职业病就上身了,不教语文的人开始不理解教语文的人了:没事,在家里碎碎念,动辄来个这个词儿,这个字到底啥意思?背后有啥深层意味咧?此处设计目的何在?欸,今天学生讲的那个什么字的理解真是不错,对文字的敏感度把握得真到位!语文老师不知不觉就让自己的生活时刻处于一种语文的状态了,正如特级教师王君老师说:你怎么活你就怎么教。活法即是教法,教法就是你的活法。
让活着的每一天,都与文为伴,在文字世界里观天,观地,观人。在文字世界里,慢慢寻找自己。
爱上文字,从此与它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