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谭亮老师的第二堂课《打造个人领导力之善于发问》。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学习,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最有效方式是提问,一问一答间不但获取有效信息,还可化解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回想自己在工作中,似乎提问没有达到有效效果,反而让沟通出现了障碍,这说明我们提问技巧和方式都是有问题的。谭老师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帮助我们梳理在沟通上的问题,也给了我们很多提问的技巧。
在讲座之前,谭亮老师向大家推荐与此课内容相关的书籍,比如《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学会倾听》,《高效演讲》等书籍,谭老师还教会我们如何阅读更有效,阅读时要寻找关键点,划出关键词,对自己有启发和能够打动自己的观点要认真思考,并对书籍进行重组和建构,形成你的阅读地图,达到理解和消化的目的。
我们中医上用望闻问切来诊病,显然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而问之前必须先望和闻,观察所问对象,倾听所问对象对的需求,才可以有效地在对话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谭亮老师从三个纬度讲述善于发问。
上课初,谭亮老师问了我们三个问题,让我们带着三个问题走进课堂,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带着思考进入课堂,才会更深入理解知识。(1)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发问者吗?(2)如何定义一个好问题?(3)如何定义一个坏问题?带着三个问题我们进入沟通的第二课的学习中。
第一个纬度:改变思维。我们把思维放到第一个纬度,是因为观念决定行为。思维的不同,价值观不同,那么聚焦的问题就不同,所以我们要提 升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常常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成长,当我们的世界观变得有深度,有广度,有宽度,我们的问题也会更加具有科学性。谭亮老师在这一板块讲述了一个理念:像孩子一样思考,保持好奇心。一个原则:聚焦你发现的事物。一个规则:一个问题只包含一个主题。
“像孩子一样思考”,让我想到开头时谭老师问我们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发问者吗?的确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发问者,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充满好奇的眼神不停的问“为什么”。当年龄慢慢变大,“为什么”也变得少之又少,为什么我们好问退化了?因为我们缺少对世界的热情和好奇,我们没有了谦卑之心,觉得自己知道了很多,自以为念了十多年的书足够滋养我们一生,事实并非如此,学习力应该是终身的能力,我们应该重新唤醒内在的好奇之心,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带着像孩子的思考好问之心,改变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
“聚焦”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也变得越来越奢侈,在复杂的教育生活中,我们越来越难专注的投入到我们的教育思考中,聚焦我们发现的事物,当一个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的焦点不在事实本身,而容易凭借我们的经验判断当事人,变成了对人不对事,问的问题也变成了一种发泄,严重的伤害到当事人,让师生之间变得越来越难以沟通。还记得一次班级一位男孩跳窗户,被学校政教处扣分,我特别的恼火,先去批评他总是违法班级纪律,然后问他:“你为什么犯错误?”他一听我这么问,也非常生气,跟我对峙。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还出现了新的矛盾,后来请来家长,集体批评攻击他,他最后妥协承认错误告终。后来我才知道,午休吃饭,同学们把门锁上,他的自行车钥匙忘记班级,中午无法骑车回家,看到班级窗户开着,就直接跳窗取走自行车的钥匙。当我们的聚焦的点不是事物本事,而是枉自评价,最后沟通成了障碍,而形成更深的误解。
一个问题只包含一个主题。教学中,我常常抱怨我的学生课堂气氛不活跃,回答问题不积极。有一次学校作录像课,我在听自己的录像课时,发现自己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而且好几个主题,这一问,学生不知怎么回答,回答哪一个,我还冤枉学生的不配合。实质是教师的问题发散,主题不明。不但问的多,而且速度也快,学生都没有听清,就继续追问。这就是在沟通时欠缺的能力。改变自己的思维,提问才能变得有效。
第二个纬度:组织问题。谭老师把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正向、有效的问题。比如直接性问题,回答是或否,开门见山。探寻性问题,分层追问,让事件一步步在问题中水落石出。我觉得课堂教学中采取这种方式,带着学生的思维在一步步思考中走向知识的巅峰。还有棱镜型问题,属于百花齐放,开放性,多角度的问题方式。促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和高度的培养。
还有一组是消极、无效的问题,比如消极型问题、模糊型问题、引导型问题。在谭老师的讲解中,我也不断的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在沟通和发问时常常都是消极无效的提问。
比如“你的成绩为什么如此的低?”
“成绩这么低,你怎么学习的?”
“你为什么违法纪律?”
……
如何把问题稍加修正一下,对方可能就愿意和你交流,“这次的题对你来说,有难度吗?”“是老师没有讲清楚吗?”“我们来剖析一下都是哪些知识点失分了?”……
消极的提问形成了沟通的屏障,积极地沟通会让学生愿意和你一起解决问题。谭老师提到了引导型问题也不是积极问题,可是在课堂中,我们教师常常引导孩子答出自己希望的答案,却忽略了孩子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真实的想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多研究,如何设置问题,才能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思考和自我成长。
第三个纬度:有效发问。也从三方面进行理解和深化。一个语气、声调、表情的自我修炼,一个是确定主题的问题,比如人、地点、事物等具有逻辑性,是一个完整的情节。最后一个是跟进追问,要边倾听、边分析,再追问。让主题鲜明,深入思考,好的问题一定是交流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而且是一次愉快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体悟。有效发问,是智慧的启发,也是灵魂的深化,更是心灵的触碰。
作为教师,每天都在问学生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是否真的引起学生思考,对生活和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和体验呢?大多数我们的问题都是无效,甚至是负能量的,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真的要闭上嘴巴,认真思考,谨慎提问,通过我的发问,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创造性的思考和进行自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