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吾班的开学比其他班级来得早一些,在学校领导大力关怀和家长的热情守望中,我们8月5号开班上课了。炎炎夏日,不是开学季;偌大校园,只有我们一个班级。我们还是郑重其事的开启了我们的读写生活之旅。没有制度约束,也无需别人指手画脚。一切就这样静静的起航了。
刘恩樵导师说,日日是岁月,读写是种子。日读日写,相信岁月,相信种子。让我欣喜的是,在第一天同学们上交的个人情况介绍中,在“爱好”一栏里,大多数同学写着书法绘画、拼图、看书、打篮球、乐器、运动、手工剪纸等,我的心里是那么欢喜。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爱好的人到底有多可怕?日子得过得多无趣啊!而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爱好,甚至还有几个“胆大狂妄”者,居然写道“我跑得快、记忆力强、说学逗唱、写作”,那时,我第一感觉,就是缘分让我们遇见,我们必须留下点什么。看着这帮学生,我暗自欢喜,偷着乐了几回。
这样的一帮家伙,我得怎么带好他们?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满意呢?我深感自身的压力太大。临阵逃脱不是我的风格,既来之则安之。只要付出,就会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朱熹说,我们做事情要“宁浅勿深,宁小勿大,宁下勿上,宁近勿远”。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我们做事就会更从容,更有耐心。憧憬着未来,擦亮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把读写活动过成一种生活方式,成了我们努力要做好的事情。
九月已远,回望深深浅浅的脚印,我们相识五十天的点点滴滴,唯有书写与记忆永存。捡拾九月的岁月如歌,既为回望,更为成长。
一、名著和自读开读同步
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圣陶先生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的思想。语文几经改革,直到200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读整本书的意义才被重视。
对于我们农村初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读书的兴趣是浓厚的,关键是我们要引领学生读什么?怎么读?怎样知道学生是否读进去了?
开学初,我们根据课标和进度安排,向学生推荐了两本必读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四本自主阅读书目,分别是:沈从文《湘行散记》、孙犁《白洋淀纪事》、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李汝珍《镜花缘》。我们是这样安排活动的:
1.阅读时间:九月
2.阅读书目:一本必读《朝花夕拾》+一本自读《白洋淀纪事》
3.读书活动:
(1)月末两场读书交流分享会
(2)文字交流稿展评,班级打分,选出演讲和稿件最突出的九月读书冠军10人。
(3)读书小报两份:《朝花夕拾》+《白洋淀纪事》
(4)名著知识知多少:名著练习小检测
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引领学生阅读,是基于我们的学情和现实。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足够的丰富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碰到自己想要的语言形式,学生会不自觉得模仿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在读书交流分享的时候,很多学生谈到了《朝花夕拾》中的精彩章节和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他们说的头头是道,品得津津有味。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获得大量信息,并且与自身对照,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思想不断成熟,借助表达,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清晰,同时也养成思考的习惯。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说“不指向写作的阅读是低效的”,为了让我们的阅读落到实效,有效,我们又同时开展了写作活动,借助写作、言语创作让学生的精神更富有,灵魂更高贵,达成内心的充实和生命的丰盈。
二、读写实践
1.跟着课文学写作。
每一篇教材都是写作最好的范例,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挖掘写作的教学价值。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济南的冬天》《春》《雨的四季》等经典名篇,在学习时,我们引导学生进行片断仿写,内容不在多,关键是思路清晰,方法得当,训练点集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集中指导学习描写百草园的那一段,从写作视角的转换,从写植物到写动物的乐趣等角度进行创造,描写一处景致;也可以模仿雪地捕鸟那一段,对学生进行连续动词的使用,借助动词表达人物的心情。《济南的冬天》最有趣的是雪后小山的那一段,学习课文时,我们可以训练学生从空间順叙写一处景致,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一个“妙”字,写好总分段式。每一篇文本都值得挖掘,关键需要教师深度解读文本,这是一项技术活。
2.微写作,序列训练。
微写作内容短小,训练点集中,操作方便,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尝试。初一的孩子,我们主要进行入格训练。结合我们的微写作实践,学生反馈效果很好,写作的兴趣很浓厚。我们借用丁卫军老师开发的微写作初一序列话题,从“第一季:我是——”到“第二季:那句话”到“第三季:上学或放学路上”到“第四季:夕阳”。学生完成微写作之后,我都要把纸质稿件通读一边,简明扼要的快速给出修改意见,然后学生针对老师修改意见,进行自我修改,打印成电子稿,形成作品合集,教师借助简书和班级公众号及时发布推送,让学生的作品有地方展示和交流,这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激情。更让学生有了回望自己作品的机会,更好的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3.随笔写作,即兴而起。
我们一直坚持带领学生进行随笔共写,每周两次。随笔的内容没有固定要求,可以是每天的班级故事,可以是有趣的社会见闻,更多的都是即兴随写。语文课上,一只虫子闯进了我们的教室,误打误撞的被电风扇撞击,重重的摔在地上。我们就停下观察这只虫子;秋日的清晨,我带着学生在校园漫步,赏花;秋天学校的银杏树落叶,满地金黄,我们去捡拾叶子;我们在教室里开火车读书比赛,分享读书会,被史岚回忆哥哥史铁生的文字感动到热泪盈眶,我们参加社团活动,背诵王通吾烈士的生平,了解他的经典战例……我们不刻意记录每一次活动,只要学生觉得该写写,有感而发,我们就随笔记录,梳理成文。
4.《通吾日志》,每人一天作传。
我们按照学号,每人负责一天,记录班级日志。课堂生活,有趣课间,班级问题,不良现象……凡事皆可记录,大事多记,小事少写。文字要求真实,事件不可捏造。人人是史官,天天是道场,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用心灵感悟,每天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天的故事都是值得铭记和书写的。
三、语文“小零食”进课堂
这一学期,我们给学生准备了很多语文“小零食”,比如课前三分钟背诵;我们半个月会抽出两节语文课,让学生看一场励志电影,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忠犬八公》《放牛班的春天》等;我们也会利用中午的时间,让学生观看一些纪录片,比如《河西走廊》,柳导推荐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我们也会看《朗读者》《开讲啦》等节目…语文“小零食”进入课堂,我们的语文课更有趣,更有语文味道,我们的视野也开阔起来。
九月,我们的班级活动有很多,我们的读写也积累到十几万字。丁卫军老师说:“阅读就是一种遇见。遇见不一样的人 ,遇见不一样的人生,遇见不一样的生命 ,遇见另一个自我,这是一个奇妙、美好的过程。”我以为,写作也是一种遇见。遇见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和成长中的自己。借用周国平先生说的一句话,让写作 “留住逝水年华”,“超越苦难”和“丰富另一个自我”。
愿我们在读写中成长,在读写中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愿十月美好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