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长尾理论的理解是,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生产、库存、传播以及交易效率的大幅上升,导致商品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大幅下降,再通过集合器(如搜索引擎、综合电商平台以及信息分类网站)的力量,汇集众多原本不为人所重视,无利可图的利基市场的体量,使其变得有利可图。
生产效率的提升得益于生产工具获得成本的降低,上一次是个人电脑的普及,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写文章、修图、编辑视频、制作软件,而如今,是智能手机的普及,Twitter(微博)和智能手机的结合,更具体来说,是文字输入与照片与视频拍摄的随手可得,使得人人都能成为创作者,成为一线记者,甚至主流媒体也越来越依赖与社交媒体来挖掘新闻源,核实信息真实度。
库存成本的降低,最好的例子如京东,很多京东自营的商品,其实并不储存的京东自己的仓库里,而是通过与品牌商合作,在收到顾客订单后,再从品牌商仓库里调货,通过自身高效便捷的物流让消费者得到一样好的体验。
信息传播效率效率的提升,按照安德森的观点,更多阐述的是过滤器对于信息的筛选作用,不可否认,长尾市场中相当一部分部分是垃圾,如何从海量的信息提高信息的获取效率,一是如Google般,提供多个细分搜索引擎,如Google Maps,Google Scholar,通过机器,用算法的方式,智能匹配最合适的选项,或者通过抓取下载、销量等数据,提供排名榜单;另外一种,则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比如用户评论,编辑推荐等方式,帮助用户找到想要的,而且探索更多的长尾市场。
除信息的传播效率得到提高,信息获取成本降低之外,信息的展示成本也受益于互联网,得到了显著的降低,以前,商品的展示一般是在货架上,有限的空间决定了必须把最热门的商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但是货架是有实际使用成本的,一是货架本身的成本,如地租、人工维护费用,照明费用,增多收银台的费用,二是机会成本,在展示商品A和商品B之间到底选哪个,货架优先,放了A就不能放B了,但是A一定会比B卖得好吗?
安德森的着眼点在于信息获取的深度(质量),而忽略了信息传播的广度(数量),特别是在Facebbok和Twitter出现之后,小众市场产品通过社交网络的病毒性传播变得越来越常见,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本书发表与2006年,而Facebook和Twitter分别成立与2004年和2006年。
交易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在线支付工具的出现,比如Paypal和支付宝,使得人们不必再跑银行和邮政局汇款,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和降低了交易成本,近些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变得越来越便利,很多人认为,前一阵子腾讯阿里对滴滴快滴的大额出行补贴,除了希望在交通出行行业获得市场,提高竞争壁垒外,更重要的是对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培养。
关于集合器的讨论,除了谈到对信息的大量收集和高效提取外,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讲到创业的方向,是从集合大众需求做起,还是从小众平台开始发散。我分别举两个例子,前者如亚马逊,从卖书切入大众市场,再扩展到日用品、数码、音乐、视频等其他相关领域,现在,亚马逊已经是全球市值第三的互联网公司了,排在他后面的是腾讯;后者如36Kr,利用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不规范的漏洞,刚开始只是做为一家网络媒体,翻译国外最新的科技资讯,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将触角伸展到创业孵化以及股权众筹领域,根据他们官网的自我介绍「36氪是北京协力筑成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网站。36氪不仅有备受顶级投资机构关注的高效互联网融资平台,还有专注于互联网创业项目孵化的氪空间」
这是一本关于2000年前后互联网模式的的经验之谈,点出了互联网模式的本质,高效的信息储存,传播机制,去中介化和消除信息不对称,近年来的Airbnb和Uber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关于未来,对信息不对称的改进终究会到达一个阀值,所以国内外的巨头开始把方向从纯线上,转向了更多与线下的结合,重资产的模式开始引入,国内如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在一线城市买自营产品可以当天,或者隔日送达,美团也自建的外派配送团队,提供标准化专业的外卖配送服务。而国外,包括Google和Apple,都在研究无人驾驶,亚马逊更是在实验无人机配送,近期微软发布会展示的VR技术也让人眼前一亮。
有人说,现在是互联网行业的寒冬,创业者融资难,大公司也缩招,但我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好产品永远不缺投资,大公司清理冗员实属正常,互联网的红利远远没有结束,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我们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