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出奇地固执。
比如看书,明明科技类的文献看不明白非要死磕自己,翻了一上午啥都没记住只剩下焦躁;比如组装工具,明明自己不擅长非要摆弄挑战极限,最后看着散落一地的零件真想踢一脚;比如明明迷方向,还装模作样拿着地图外出时走来看去,花花绿绿的迷宫不仅搅乱了心情,更耽误了行程。
你是不是时常这样做,但认为这很正常;你是不是总会暗自懊恼自己的笨拙和无知;你是不是经常羡慕那些自信又什么都做得完美的人?
你知道吗,这种行为其实是不断地拿你的生命在试错。也许你觉得描述是耸人听闻,也许你会说日常生活不就是失败后才能成功?一个实习的女孩上班第一天挑选椅子,前后整整用了半个小时,她说,这把椅子有可能会陪伴她三四十年。男怕入错行,如今女也怕入错行,倘若我们把这种很正常的错误放在需要干几十年的工作上,你还能忍受吗?
小王:我喜欢听海浪的声音,看文学书籍,喜欢有创造力的工作,脑洞大开地奇思妙想一个方案然后去实施,可是我的会计工作每天都是千变一律的内容,枯燥而繁琐,感觉特别烦可是又没有办法,我是不是有问题?
小张:我喜欢自己摆弄机械装置,哪怕一整天不吃不喝也会特别开心,但是别让我到公众场合去演讲,根本不会也不知道讲什么,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特别害怕,是不是太怂了?
小李:我喜欢研究报表和数据,但是对于售楼技巧学习那么多次还是不行,到底怎么才能和别人好好地沟通,现在全公司就我一个人在拖后腿,这可怎么办?
每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总是安慰对方说,没事没事,加油,你一定能行的!可是对方还是一副苦瓜脸,因为只要他自己知道,如果继续做下去内心有多焦虑多痛苦,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我们总是对于他的现状无能为力,然后想,也许他真的是能力有问题吧。
可真的是能力有问题吗?
不是!
美国心理学家教授霍兰德根据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职业倾向,于1973年提出了六角形的理论,将职业归纳为六大类型,同时相对应的也有六种类型的劳动者从事和自己类型相匹配的职业。通过研究发现,当两者相适应并且匹配时,劳动者的才能与积极性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这就是霍兰德提出的六种职业类型,分别是实用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S、常规型C。这个理论其实是将个人特质和适合这个特质的工作相结合,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的探索,逐步拉近劳动者与职业世界的距离,让劳动者快速在特定的职业群体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能够积极、正向地面对内心需求。
比如前面的小王,是典型的A型人群,崇尚自由、喜爱艺术,喜欢有创意有激情的事情,可是他却从事千篇一律、制度性非常强的C型工作,导致个人兴趣和工作环境严重冲突,而这也是她一直痛苦的根源;比如小张,是R型的技术控,最不擅长的就是S型与人沟通交流的工作,因此导致他的纠结与恐慌;再比如小李,也是属于兴趣和工作相冲突,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真不好受。
如果我们能换个思路,在现状的基础上,小王无法放弃多年会计专业,但是能够在和艺术相关的公司从事这个工作;或者小张只是单一地从事和研究机械工程相关的内容,而不用涉猎更多;小李对于研究数据多于和别人沟通的话,可能大家工作时候的积极性与个人才能都会得到更好地发挥,幸福指数也会上升许多。
但是如果三位纠结的职场人士在选择工作之前就能够明晰自己的职业倾向和兴趣爱好,就不用这么多年痛苦不堪了;如果小王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工作定位,在选择工作时也不会纠结,反而会更轻松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从事喜爱的工作。所以,我们不了解自己,试错的成本在逐年增加。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国家在孩子16岁之前必须做好职业规划的原因。
当然,我举的例子有些特别,这六种特质的人群和工作类型测试也只是个参考值,并且每个人同时都会拥有不同特质,只是倾向性不同,所以在用霍兰德进行测试时需要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同时进行,并且结合其他情况一并考虑。但是这个现象说明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不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需要什么,而盲目地从上大学开始选错专业、选错工作、进错行业,甚至一直在用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优势相竞争,所以总是会失败或者失望。
那些你羡慕的完美的工作者,他们并不是能力真的比你强,也不是幸运之神真的青睐他,而是他们知道如何了解自己,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打造成个人独特的品牌,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充分发挥才能,快乐工作精彩生活。
所以,你真的想不了解自己,用生命一辈子试错吗?
如果不想,那就提早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吧,它不能给你前进的道路指明方向,但是能够让你明晰和重新认识你自己,让你用遵从内心地方式去生活,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