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从新学习之意,或谓从于学。此诗话兴起于袁简斋之随园诗话,录作者思考及近今两代的一些作品,主观意识很浓,可能有些幼稚,权作一笑。
其一
近日知才短,堕弃性灵而转求神韵,幸识徐、杨二公,与求学,每日作。凑得古风一篇“白日依山尽,西园草色芜。下脚台阶旧,庭空鸟不孤。黯然椿木静,悉知芽蕾疏。独自沉吟道,今年第几秋?微风忽扫起,几片叶旋浮。”杨公以为每联象不得过三。后自改为“白日依山照,前头草色芜。行近阶台旧,庭空鸟不孤。黯然椿木静,芽痕共蕾疏。微风忽过去,几片叶旋浮。”公始称善。
其二
清奇之情不可强造,冲淡之骨可以长养。虽师古不可失我,当可为进。凑得一篇“窃问公何在?城吏却先夸:青山郭外斜,山里小人家。远眺春神秀,连峰蜀气拔。居唯二三子,诗才五六车。去日秃枝瘦,公来一树花。娇娘如得见,轻笑敛裙纱。”又“当时花正艳,此日花枯朽。谁言不教寻?夹岸风随柳。寥落镜中波,独自无须就。萍水各沉浮,偶而三杯酒。”虽皆一时作,用意不同,则气态迥异。杨师喜前者,言及练笔则勿言事。
其三
杨未圆公诗曰:“杨柳枝浓细雨中,丝丝细雨落无穷。江山此去三千里,归客衣飞满袖风。”言之承句是为“应景”,“应”字极妙。前联又能启后,则诗不零落也。杨公诗法,先古风而后绝句小令,最后练律。融会贯通,方可恣意而为。又有三规,一曰逻辑清晰,二曰少用僻典僻字,三曰尽量不隔。余以为善,故从。
其四
作诗如用兵,须得以正合、以奇胜。蜀中才子桥流尘咏海棠云:“初春楼下乱泥丛,蓓蕾娇羞欲放红。初巷人烟少采摘,便随桃李嫁东风。”此正奇兼用而正也,著放、嫁二字,精神秀逸;又作《生查子》云:“身姿侧影时,宁静犹如画。纤手又低垂,脸畔垂长发。回头不见人,只剩藏书架。转过那墙边,她在窗帘下。”此正奇兼用而奇也,唯著她之一字,而趣味全出,余音不尽。桥尘诗虽多涉女子者,却见而不淫,写而不触。清袁简斋公曰:“《关雎》为《国风》之首,即言男女之情。孔子删诗,亦存《郑》、《卫》。”“《关雎》一篇,文王辗转反侧,何以不忆王季、太王,而忆淑女耶?孔子厄于陈、蔡,何以不思鲁君,而思及门耶?”即道出此情之何以入诗也。
其五
诗人何以作诗?曰表意达心。诗人之胸怀、风骨、情感、志向、旨趣,其欲言者也,非言其景其事也。余读诗望气以观人,见诗而不见人,则此诗何其伪耶?余读诗望气以观人,故信诗之功夫,还在诗之外矣。
其六
徐离陌公诗云:“长夜幽幽深寂冷,稀声断续半笛萧。云中谁寄乡书去?客子征鹏万里遥。”李清照之“云中谁寄锦书来”句,改为“云中谁寄乡书去”,先天转于后天,此炼金成铁,味道逊之。首句深、寂、冷,皆感受烘衬之语,余以为可以二而不可以三,三则境浊。余又凑得古风“峰回燕子归,峰上萋萋路。周遭花不开,满目长青树。烟飞万里浓,雨落行人处。不觉峰断绝,兀自临空谷。”余言及第二联思虑多矣,未圆公谓之有不如无,遂改为“峰回燕子归,峰上萋萋路。烟飞万里浓,雨落人行处。不觉峰断绝,兀自临空谷。”果然气愈清奇,此去渣滓之法。
其七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小令宕开,则尽长调之言,长调再宕,意味太繁,未免不美。故于诗者,短喜飘忽长喜直。小令短调之收束,亦未必非得宕开,倏然收紧,言如方半,亦有余味,收束太平直,则两不相如。
其八
辽东孟临渊公,有先天灵气,初学即有佳作。有句云:“山雾西风锁,云萍雨幕遮,秋风起皱水生波。”又“村头墙北一枝梅,雪到冬天收不回。”“初看一时冬好色,黎明与我共叠观。”皆见灵性。《浣溪沙》云:“楼外青山夜又明,孤云九里罩浮萍,春生江水朝天倾。还举金樽一尽饮,故人南下洛阳行。不输秋月泪泠泠。”则势在天倾、韵在金樽、神在洛阳,神韵足俱也。余与论诗,常通宵达旦,故有句云“挑灯再与孟公论。”唯憾公之初学,常有小病,亟需习练。
其九
物有不平则鸣,余甚恐见讽谏诗,唯因每每读之,心生戚戚,久不能复矣。清龚自珍有句云:“小臣若上议,庭臣三日聋。”落花风雨有句云“欲问纷纷竟何事,听闻难得是糊涂。”又“有雷敲两耳,隐隐不平声。”皆记忆犹新,偶而吟起,不能自已。余自作《端午》云:“何故长嗟《天问》后,行人掩面避纷纷?”则差之甚远。
其十
读诗千百,作诗千百,余所最贵者,一曰先天灵气,笔落而生花,不见斧凿之迹象,亦无细密之章法,而韵味自来,虽童子亦可得之,虽诗坛巨擘不能得之,太白、桥尘是此一类,李清照亦然,却在桥尘之后,盖因此类气息,女子易得。先天灵气,先天而成,可以倾慕,不可以追摹。二曰后天灵犀气,洞世入微,洞心入神,如灵犀一点,倏然而来,忽然而去,不着痕迹。三曰冲淡祥和之气,酿清奇而成,而味道反弱之,如大音之希声,老山之神在也,或多年之后,蓦然回首,方觉余味无穷。此气老者易得,隐士易得,少年最难得也。四曰书生气,非携书遇美、读书自矜之气,此王孙、狂士之气也,书生气者,偶闻春雷震,两耳不平声,却不入悲慨而使人能求仁,处室居家,则有恍然之甜者也,非真仁人不可得,非以赤子之心而入世久者不可得之也,余所见者,但天涯明月远公有此气矣。五曰圣气,如闻则思孔、孟,心不正者,自惭形秽,此杜工部、辛忠敏公之气,多入雄浑、悲慨之品。而后天学究气、工巧至极之匠气、高博之气等,则入中流;秀美婉约而不得灵犀如柳永、豪放稳健却无圣心如老干者,入下流;华章贵气、有诗无气、味同嚼蜡、无病呻吟、全如前人者,不入流。此章之言,无关本事之高低、技法之巧拙、境界之深浅也,是余读诗之好恶而已。
十一
先天灵气、后天灵犀气之别,何也?前者懵懂之中,洒然挥就,浑然韵成;后者洞彻之时,用心存下,偶见灵犀。又有如长吉诗之鬼气,好强造语,其非才力沛然,其实才短之气也。
十二
苏曼殊诗云:“羸马未愁须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龚自珍诗云:“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一语极妙,妙极尤在吟字,有通感之感。余摹之云:“馨香点点吟开去,送我情怀入北风。”果有味道。吟鞭作成语观,则味道转逊。
十三
余极爱陈寅恪诗,在深沉有书生气,正奇相宜,既不过深,亦不过浅,嚼劲甚烈。有句云:“青史埋名愿已如,青山埋骨愿犹虚。”又“回首平生终负气,此身未死已销魂。”字中无块垒,块垒在其中也。有句云:“唯有沉湘哀郢泪,弥天梅雨却相同。”又“忽忆江南黄篾舫,几时归去作遨游。”极见趣味。有句云:“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设祭奠亡翁。”又“鬼乡人世两伤情,万古书虫有叹声。”又“独怜卧疾陈居士,消受长廊一角风。”则性情已至,如见斯人,如交为吾友。既如吾友,岂能不爱?
十四
辽东硕士李华,科班出身,诗味冲淡,落笔稳健。其诗云:“春江二月荡舟行,倒水千峰远客情。游尽三山和五岳,眼前好景冠平生。”又“窗外桃花久不开,少年心事更难裁。村头几度闻犬吠,不见邮差城里来。”又“南山新采半筐菇,此物烹鸡滋味足。酒罢溪东锄豆去,人生似我几人如?”初学者读之有益,然人多以味道不浓谤之,其诗胜在稳当,殆亦在此二字,疑是病也。
十五
北体许公,号曰情痴,工于淫词,不淫者,意尤清冽,多有灵犀。《满庭芳》有句云“重来应是梦,光阴老你,几许胭脂?”《临江仙》云:“扪心桥上坐,回见柳青青。”又“刹那相思春梦短,为伊重拾流年。”《蝶恋花》云:“毕竟两人行陌路,风中可是相思否?”皆今人情志,坦坦发由我心,是故可以动人之心。
十六
雪狼王《看山集》有句云:“吟诗三两句,留与后人猜。”余读之甚惊奇,疑为天人。后检索此句,才知并非原创。黄庭坚青原长韵句云:“庐陵米贵贱,留与后人猜。”仓央嘉措有句云:“对与错,只留与后人猜度。”雅君《浣溪沙》句云:“战火硝烟躲不开,老墙留与后人猜。”朱建昕咏柳如是有句云:“琴瑟牧斋似幸事,祸福留与后人猜。”皆有此语。黄庭坚年代最古,或为出处。自古及今,常有用古人句者,偶而为之,旧语出新意,余诗云:“怎得忽惊燕客咏,每逢佳节倍思亲。”亦用王维句。唐人朱庆馀“画眉深浅入时无”也尝为苏轼所用,余以为不伤大雅。然诗人若以此为乐,则失诗心矣。至于集句一事,则游戏耳。日冕公《蕉鹿集》有句云:“斗墨窥闲偷几句,难偷明月自君梁。”应以为戒。
十七
殊初欲学诗,年未至束发,竟欲于唐诗中自行析剥诗律,然余年幼,尚不知有古今异韵,如何可以参透诗律耶?每忆及此处,唯有苦笑。而余每有诗稿递与师长,或欣然或木然,所得唯一声“善”字与殊之一脸茫然耳。年至束发时,于新华书店购得王力《诗词格律》一部,方初识格律,所作不过“倚声填诗”,亦苦笑事,余以“殊”作笔名以自勉,资质毕竟寻常,长有自弃之感。至入大学前,余作诗词数十首,咸似与古人咿呀学语,确乃闭门造车。入大学后,余有幸得遇一师姐,同在法律系,单字为琪,诗词皆殊丽,余索其诗稿抄录成笺,沉于故纸堆已多年矣,今翻出复赏。有律云:“宝马流连漫起尘,随山随水转迷津。鸟闲自啄溪边草,风曳谁迎槛内人。山上何年开客道,世间无计可留春。灵旗还祭前朝语,钟鼓声声送社神。”极见灵气。《忆江南》有句云:“燕子坞前风孱起,谢王堂外雨生香。”又“山静霏霏云气重,楼虚脉脉水声长。”怡然空静,至今犹记。《清平乐》云:“珠帘一泻,迷失青檐瓦。暮色苍茫浑欲下,渐渐雨声稍罢。”则清冽已极。师姐自谓与小眉为姊妹,余寄诗稿请其代转小眉,以期指教,回信唯四字云:“狗屁不通。”余不以为谤而以为然,此诚言也。后师姐直言:“吾亦甚恶汝,勿复往来。”是以不欢而散。然余倾慕其才学之意,至今未改,以为憾事。
十八
清华四大导师,赵宣仲公不以诗词见长。梁、陈、王三位先生多有诗词存世,余独爱陈诗。王静安公著《人间词话》,开美之新论,三意境一说,可谓世人皆知,垂论千古。静安公更以身奠中国,国士岂有不敬之者?陈寅恪挽之云:“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绝非应酬语。余诗《咏怀》云:“此意孤游今古外,一身绝代奠神州。”亦半是挽之。然其词却多有累于学问之感,每见宋人风骨,竟独不知何处是静安矣!唯“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最是“以血书。”“梦醒即天涯,打窗闻落花。”初读觉奇,尔后又觉无味。其诗亦多见学问,终是学问家也。梁任公诗,较王亦稍逊,有句云:“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又“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雄浑慷慨,初读极喜,却总觉不见用心。唯“啮墨咽泪常苦辛,竟作神州袖手人。”咏叹极真。其欲诉情怀者,竟有凑感,至于其余之咏叹,长是牢骚而已。
十九
碰壁斋主,善诗。人皆以天才谓之,或曰:碰壁既出,莫有不尊碰壁者。如斯人,某年自费刊印其诗书,亦不得以果腹,又以“二百五”名集,兜售时曰:“君等可拿来以之为厕纸,毕竟是用。”自嘲亦是讽天下人也。其诗不可以句论,摘句则摘句者俗。
二十
余与孟公论诗,曰:“诗应独具君之风貌,有公以其诗为人误传为李、杜所作而为荣,余则以为耻。”又曰:“独有君之美,非独有君之丑也。为寻独特故作丑怪者,亦谬矣。”孟公问曰:“君以为小眉词好在何处?”余对曰:“其词有先天灵气,人为天赋之才。世人谓小眉词为美,而多谤小眉体,缘由即在天才不可以追摹也。”
二十一
余翻故纸堆寻师姐诗稿时,偶见束发时之遗作。有绝句云:“画壁旗亭句浪传,蓝桥归去会神仙。从今厌看闲花草,新种湖头并蒂莲。”有能读处,蓝桥归去之语极不知所谓。馀者皆不能读。时孟公忽寄诗云:“胡来云雨济苍苍,降下流银浅落塘。梨花散作江中水,郊外泥尘草气香。”余只回一“善”字。后孟公曰:“读君诗话而得。”对曰:“君从我旨趣,难中正评。”对曰:“何为君之旨趣?”对曰:“诗话中凡赞誉之言,皆我旨趣。”孟公笑曰:“俏皮之意也。”
二十二
见论坛征叙事诗,孟公与我皆有应意。余语云:“欲写重事。”孟公问曰:“何谓也?”对曰:“于我命为重之事。”故得一绝句云:“村东路口公车到,阿母提囊未转头。记得孩儿三岁矣,犹含笑脸问归不?”孟公以为少古韵,又言不喜此风。余对曰:“清人冯班答人问云:‘唐人作诗,自述己意,不必求人知之,亦不在人说好。宋人皆欲人人知我意,明人必欲人人说好,故不相入。’余今既写实景,但求我之真意,便真字之外别无它求,故不改。”后与孟公详述旧事,孟公叹曰:“旧吾见君诗中皆有难明之郁意,以为故求此态,而未入心也。今日方知君之诗之郁结,竟为真矣。”又曰:“今日不如对月而吟。”对曰:“善。”此时孟公忽得好句:“百里路途云有异,一弯明月总相同。”有古人句意,思及孟公未必读过,乃知非公撞古人,实古人之撞公也。余叹之曰:“公果有先天灵气,吾言不虚。”
二十三
怀念雄杰,歌功颂德,最莫得奉承气。此气一出,如拍马屁时马正排便,味道极恶,令人作呕。跪伏英雄膝下,摇尾乞怜,不如与之为友,与之同行,与之同志。应节令而诗,更要言之有物,莫独以节令为旨,否则千篇一律,亦味同嚼蜡,使人生厌。
二十四
冯梦龙《古今笑史》云:“李廷彦献百韵诗于一上官,中云: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上官恻然,曰:君家凶祸,一至于此!廷彦遽曰:实无此事,图对偶亲切耳。一客谑云:何不言‘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犹得保全兄弟。”余读之哂难自禁,唯忖:“造事之伪,一至于此!”诗之所言未必真境真事,而必真情真志也,造事之伪一至于此,则情志安得为真?如此则太过也。
二十五
近日无诗可读,闲翻知乎,偶见董惜白《假偈子》句云:“大舟汎幽默,摇摇无定止。”幽默二字,可谓其气也,更先天有灵,作者未足双九年华时作,自愧弗如,遂惊为天人。便记起小眉《空花》一集,亦多有先天灵气,《蝶恋花》句云:“万片千窗飞不亮,小住人间,不入春风帐。”《临江仙》句云:“相逢莫认尾耶头,怕它桥下水,知道许多愁。”辗转多年,或减其味,未减其灵。女子心思细敏,实此天成,男儿故作此态,恐反类犬也。
二十六
诗词我作,岂能无我?诗之所抒,我之心也。诗之意境,我之意境也。纵无我之境,所取自然意象,亦我所取也。故诗因诗人而动人,太白杜甫,技法未必无人能越,其何以千古为仙圣乎?人间只此一太白、但这一杜甫而已。
——
补遗一
蓝桥归去一诗为清人所作,此处为误记。
补遗二
余今亦甚爱王静安词、梁任公诗,然犹不及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