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人们往往步履匆忙,谁也不会为谁停留问候,尤其是疫情时期,每一张藏在口罩背后的脸越发显得神情淡漠难测。但这样的社交僵局在有了宝宝之后大不相同,每次当我将只有几个月的嫩婴背在胸前,无论是在拥挤不堪的地铁、巴士上,还是在人来人往的公园、海滩、超市,总会有人或是微笑点头致意,或是用尽方法挤眉弄眼地想要引她发笑,再不然就是上前主动与我搭讪闲聊,似乎人人都变得无比友善可亲起来。
明明从前连眼神交流都避之不及的陌生人,如今却微笑着亲切地朝我们打招呼,如果只是简短的“Hi“或”Hello”,我便拿着孩子的手一边摇晃一边也温柔地回应,如果这时候孩子刚好笑了就更加讨喜,双方都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皆大欢喜。但偶尔碰见她心情不悦或是与那人气场不合时,明显感到她的身子挣扎着往后一挺,便知大事不妙,果不其然大哭起来,对方即刻抱歉不已,连忙为自己的“凶恶长相“道歉,而我也不得不为这只知以貌取人的婴儿深感歉意,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就像带宠物狗出门散步的人士总能遇到其他的爱狗人士,当两只狗互闻熟悉对方时,两位主人自然也开始了交流,讨论起了毛孩子们的日常起居,分享资讯,但若两只开始狂吠互吼,甚至打起了架,主人便得立即将其分开,唯有你走的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带孩子去公园里玩耍时也是如此,这个空间里充满了各个阶段的婴幼儿和他们的照顾者(父母、祖父母或是菲佣姐姐),满地爬的(通常是我们家的),蹒跚学步的,风驰电掣般四处疯跑的,笑声哭声总是夹杂着此起彼伏,可谁也不会觉得有何不妥或奇怪的。当孩子们相遇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满心期待他们能积极社交,广交朋友,但又必须要小心翼翼时刻警惕,生怕毛手毛脚的小屁孩一个不小心就伤及人家的心肝宝贝,伤了两家原有的和气。一旁的家长们借机礼貌地“商业互夸”,“你家的宝贝真可爱”,“你家的不怕生人好厉害”,“你家的这么小就能走路了更是了不起”,但心里却难免会暗自比较,背后发表一番评论… 当然也不乏真心实意的经验谈,尤其是“不好好吃辅食”,“半夜总是醒来哭闹”等等常见难题更是令各位家长们瞬间惺惺相惜起来。
虽说十分珍惜这份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关怀,但有时这份关怀却是过了头,总以一副过来人的逼人架势过来说三道四”教育“一番的长辈们更令人避之不及。一次,当我抱着刚刚满月的小婴儿出门晒太阳,爷爷奶奶们便轮番上阵,从头到脚关切一遍,无非是指责我给她衣服穿得过于单薄,连双袜子也没穿光着脚丫就出门,仿佛我这位新手妈妈的照顾实在太疏忽大意,令人堪忧。一位男性长者更是冲过来,语气强烈地训斥我道:“哪有你这样不负责任的妈妈!”,刚为人母不久的我本就信心不足, 被他这一顿呵斥吓得连忙落荒而逃,现在想来也是滑稽可笑,但终究是没勇气怼回去一句“关你屁事”!
“一岁前要给她剃头,之后头发才能长得又长又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让她吃这么硬的固体食物!一定要粥面才行!”,“你怎么可以让她接触猫啊狗的,多脏啊!都是细菌!”之类的教导不断,说的人也是苦口婆心,不管是何亲疏关系,原有的礼貌社交距离不复存在,似乎人人都是育儿专家,有话要说。可大多时候,我都不会与之辩驳,而是默默聆听,时不时点头回应,虽然不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嫌疑,但更多想珍惜来自每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亲切关怀,这是婴儿天生带来的社交魔力,令彼此亲近,多了一段短暂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