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不知在我书架的角落里孤独静立了几个年头,买来时翻阅过几个章节,觉得它只是一本关于环境的书,不过是一本高级的心灵鸡汤而已。
直到偶然看到张爱玲译的爱默生文选中一篇对本书作者梭罗的描述,也了解了他的创作背景,才让我重新翻开这本书。
这是一本被评为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以自然为主题,突出了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和批判精神,梭罗倡导应该摆脱欧洲传统文化的影响,建立美国的新文化。他不主张把房屋建在古文明的废墟上,他藐视俗套的讲究。
本书又是一本极其优美的散文集,这本写于百年前的书似乎记录的远不止百年前的生活,也许只有当人把生活简化到只剩一日三餐,相伴一片湖水,相对日月星辰时,写出的文字才能那么清澈。
译者徐迟说,这本书适合从黄昏到深夜读,才能体会文字里那种意境,才能看得到那些熠熠闪光的字句。
于是我在几个静谧的夜晚阅读,尝试着走近梭罗,去感知梭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让我真切的感知到我们的身体需要的并不多,是我们一直在把原本简单的生活复杂化,并认为那是一种精致。
其实有一种生活,无需那么商业,它可以节约出很多时间用于享受轻松自然。梭罗提倡的精神上的简朴生活并不是反对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是反对把追求物质条件当做人生最高成就或唯一目标的做法。
人的心胸能与自然的博大接近多少,就看能放下多少。
梭罗的生活我们无需效仿,也无从效仿,他走进丛林独居,自己建造房屋,耕种粮食,他有着真正男子汉的干练自信,爱默生评价梭罗说他有丰富的常识、有力的双手、敏锐的感觉、顽强的意志,他有杰出的智慧,和诗人的灵感。
他有着超强的生存能力,以至于他背朝着我们,借了一把斧头走近了瓦尔登湖,却能在简单的隐居生活里出类拔萃。他是极端的新教徒,认为宇宙赋予人神性和灵性,不必通过宗教去认识上帝,人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他没有获得物质财富的欲望,却知道怎么能够贫穷而绝不污秽和粗鄙。
他说“他们以他们的晚宴价昂而自傲,我因我的晚宴价廉而自傲”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中的多数人没有梭罗那样的自信,去过那样的生活,而我却从心里渴望那样的孤独。
于丹在青年节向大学生推荐这本《瓦尔登湖》时说她在大学读到这本书时学会了向孤独致敬,人在三十岁之前生命在做加法,而在三十岁之后就要做减法,减去不想要的数量,求一个质量的坚守,读书季的年轻人可以读些无用的书,但要做有趣的人。
把最敏锐最清醒的时间用于阅读吧,用阅读唤醒的青春是一种状态,可以相伴终生。
我愿我的房间也放着梭罗的三把椅子,一把给自己让心灵独自坐坐,两把用来和好友交往和促膝长谈。也让我知道人在最孤单时也是最清醒和最丰富的时候。
一个热爱孤独的人内心的精彩足够他用独处来愉悦自己和享受那种状态,他不必通过聚会和社交来获取精神的能量,甚至不用行万里路,不用去周游世界,不用去西藏洗涤心灵,这些人只要观察一缕阳光,或聆听深夜一种声音,或随便看一段什么文字,思绪就会延展,就能看到无比丰富的世界,就像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海子向这个世界辞别时身边带着四本书,其中一本就是《瓦尔登湖》,或许这本书让人们看到了勇气的同时也看到了脆弱。
它可以让人从哲学的角度审视它的思想和力量,也容易让人从自由和生活状态的角度叹息自己的无奈。海子的一首诗里写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应该就是更贴近他渴望的生活,就如梭罗,就如瓦尔登湖一样。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有足够的勇气到自己的内心去探险,就像梭罗一样。我很感恩所有的好书都在我生命中最恰当的时候来找我。似乎知道我什么时候能读得懂。
我可以在遇到孔孟庄子,沉浸在唐诗宋词的同时遇到瓦尔登湖那片深邃的湖水,走近梭罗,和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毗邻而居。
丰子恺说,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没钱人的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我愿我的心因装着一片湖水和大自然而清澈静美,我的世界也因此而丰富精彩。
我知道生命除了奋斗还有一片养心的湖水,我想遇见那片湖水。让自己的心有个自由栖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