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从武志红在“得到”的心理学专栏里看到了这样一个概念,叫做“投射性认同”。
根据武志红的介绍,“投射性认同”是一种比较低功能的自我防御机制。他把这个叫做“自恋幻觉的ABC”,逻辑是,我做了A,你就得还以B,否则我就会使出C,其中C是一个威胁信息。
武志红的原文分了好几天讲,实在太长,但意思大概可以理解成这是一种控制别人的方式,经常能在微博上看到这种逻辑的段子。“我对你这么好,你都不愿意顺着我,你不识好歹!”“我都这么可怜了,你都不愿意帮我一下,你不是人!”“我都这么听话了,你都不愿意接受我,你没良心!”“我如此塞克西,为了你就只穿了条丝袜,就这你都不愿意满足我,你不正常!”
这四个引号里对应着四种常见的投射性认同的方式,分别是“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依赖的投射性认同”、“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情欲的投射性认同”。不管是哪一种,重点都是,因为我怎么样了,所以你就要依着我,否则你就是坏人。而这里的“否则你就是坏人”,就会让另一方感到难受。
武志红在讲“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时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妈妈辛辛苦苦做好了饭,等全家人都上了桌子,却发现妈妈碗里是剩饭剩菜,她说不能浪费食物,搞得人心里超有内疚感。
这一篇叫《滥好人和诱惑者》,让我心里有点难受。
我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不工作在家已经有很长一段日子了。她有一个特点,做饭特别好吃,我周围的人纷纷表示超级喜欢吃她做的饭。不过我妈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吃那种把剩菜搅和到一起煮出来的面条,于是我家经常就会产生这样一幕,我跟我爸吃我妈新做的饭菜,她自己却给自己端上来一碗剩菜煮面。
武志红介绍,如果接受的人无法接受这种愧疚,那很可能就会生出一股愤怒。
没错,我经常对我妈的这种类似的行为感到愤怒。她不仅不好好吃,也不好好穿,经常性会用牺牲自己的方式让别人感觉愧疚。但看她那一副无辜祥和的样子,你根本没办法对她产生任何负面想法。所以每次只要是我在家,我就算硬撑也会吃干吃净,好像想把全部的不爽全都发泄在食物上。
一定是我的问题,我是白眼狼。
然而,负面情绪积累的多了总会有消化不掉的,结果就导致我现在离她越来越远了。她迎合我的机会减少了,而我,确实舒服了许多。
我跟我妈之间的关系基本已经磨合成型了,反正她就这个样子,平时多关心多问候多聊天她就十分满足。自从她发现我的生活已经过得还不错后,也逐渐放弃了给我攒钱的念头,开始学着享受生活了,我爸的日子也变得好过许多。不过呢,了解了“投射性认同”之后,让人心里难受的还有这种行为模式背后的形成过程。
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在迎合者的童年早期,这常常是他们能靠近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唯一方式。”我妈就是这样。
我外婆的“成分”不好,没挺过那个年代。后来我外公再娶,再娶的那位带着两个孩子。由于那个年代资源匮乏,加上我外公经常出差,结果就是我妈遭殃了。要吃吃不饱、要穿穿不暖,当我外公出差回家的时候,他老婆一吹枕边风,我妈又要倒霉。在这种无助的时候,只有在我外公面前表现出“乖”、表现得“懂事”,才有机会得到关爱。
这种日子持续了三年,终于有一天邻居看不下去了,把我妈遭受的一切全部告诉了我外公,我外公大哭一场,果断离婚。然而为时已晚,我妈的性格已经是那样了,她只会通过奉献、付出、牺牲自己的方式获得关爱。
文章里还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都想与别人亲近,但很多人只学会了一种与别人亲近的方式。”
之后没几年,我外公死了。结果我妈就把这种行为模式套用在了我和我爸的身上。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个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解读,不管对象是人、事还是作品,都一样。
从经历的角度看,我妈的行为就像是她的本性。她小时候生活比较困难,于是造就了她省吃俭用的生活习惯。她爱我和我爸,所以她宁愿牺牲自己也要给我和我爸她能提供的最好体验,合情合理。但切换到心理学的角度去看,会发现我妈的这个状态好像是有点问题的,也理顺了我妈的一些童年阴影对她造成的影响。
这只是她想和别人亲近的方式。
虽然我不想改变已经这样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妈,但要想避免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陷入这种逻辑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至少要有所觉察才存在解开问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