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氏在中国历史被熟知,是因为汉武帝要对匈奴人搞大动作,才派张骞出使西域,意欲和大月氏联手夹击匈奴。大月氏原本生活在河西走廊,后来被匈奴和乌孙联手击败,逃亡中亚,可以说和匈奴之间有世仇。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张骞并没有说动大月氏,但大汉王朝却以自己的力量击败了匈奴,将匈奴休屠王和浑耶王的势力清出了河西走廊,并设置河西四郡,成功构建了整个河西汉塞攻防系统,从此河西走廊便一直守护着中原的西大门,直到今天。
那么,之前呢,在汉武帝之前的河西走廊是什么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史书中的零星记载、神话、传说以及考古记录来一窥大概。早期河西和西域并不为中原政权控制,这里大量游牧族群被统称其为西戎,西戎的成份很杂,其中有东方族群也有西方族群,比如西方族群有吐火罗人建立的龟兹、焉耆、且末、尼雅、鄯善、米兰、楼兰等国,塞人建立的于阗、莎车、车师、休循、捐毒、皮山、于阗、扜弥、戎卢、精绝等国,还有月氏和乌孙,这时的东方族群主要是羌人,羌人建立的国家主要有若羌,蒲犁,依耐,无雷国,西夜等国。他们之间的区别不是非常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们有你,吐火罗人、塞人、羌人、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他们之间关系繁杂,扯不清、理还乱(当然这里不讨论陇上地区的绵诸戎、义渠戎、大荔戎等)。但有一个趋势是清晰的,在秦汉以及之前的一千多年间,生活在欧亚交界草原上的游牧族群(古印欧人)大批向外迁移,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大迁徙,这波持续千年迁徙浪潮对中国的影响是,西域几乎成了西方族群的地盘,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西域的天山南北城郭诸国,几乎都是西方族群主导,吐火罗人和塞人是其中最大的两支,还有两支月氏人和乌孙人则直接突破到了河西走廊地区。
为什么说吐火罗人、塞人、月氏人和乌孙人都是西方族群呢,可以通过相貌、语言、考古等手段来综合判断,这在今天已经基本被史学界所公认。
这波古印欧人引起的人口大迁徙中,在华夏西北大地上,作为东方族群的代表羌人和匈奴人起了什么作用呢?有作用,而且作用很大,羌人的作用是守住底线,而匈奴人的作用则是绝地反击。中原政权有没有参与到这一大浪潮中呢?当然,作为世界级的大浪潮,中原又怎能独善其身,其中的代表事件有商代的妇好西征(妇好墓中出土过欧洲人种头盖骨,后被证实是殉葬的战俘)、西周的穆王西巡、东周的秦穆公霸西戎,这三个事件则是这波大浪潮的反趋势典型操作。不管是羌人守底线、匈奴反击、中原政权的三次西征,都不约而同的指向同一个地方:河西走廊。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重点,河西走廊是华夏西北的最佳屏障。
河西走廊如何成为最佳屏障?我们通过月氏人进入河西和败走河西这两个过程来看一下。接下来的故事,是杜撰和戏说,仅供参考。
羌人自古广泛分布于河湟、河西、羌塘、西域,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从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却一直坚韧不拔,默默守护着这片大地。在西域,面对西方族群一拨又一拨的迁徙浪潮,羌人没有选择以地主的心态武力驱逐,而是愿意和各族群和平共处,共享大地母亲的恩赐。在长久的杂居相处下,有些羌人被西人所同化、有些西人则被羌人所同化,随着东迁的西人越来越多,西人族群在西域逐渐占有了主导地位,陆续出现了一批西人主导的城郭国家。西域的人口越来越多,本就是沙漠绿洲的西域土地已经承载不了更多人口,迫于生存压力,月氏人和乌孙人这两支西人族群继续东迁,于是,他们便来到了敦煌和祁连之间河西地区。
月氏人和乌孙人来到河西地区后,看到这里水草丰茂、地域广阔,可比西域那大漠绿洲强多了,于是顿起争霸之心,意图独霸河西。而羌人还是那么憨厚实在,依然是共享河西的心态。后来,就发现势头不对劲,我与你和平共处,但你却想独霸一方,既然这样,那就干吧,于是数百年的蚕食和反蚕食就此展开。
月氏人和乌孙人都是有组织的政权,羌人则是松散的各个部落,有组织对无组织,结果可想而知,最后月氏人胜出,成为河西霸主,影响力直达贺兰山一带。虽然最终胜出的是月氏,但这一过程却持续数百年之久。为什么能持续这么久?可以想一下河西走廊的地形,上千公里的狭长通道,原本遍布羌人,总不能都杀了吧,这不现实,何况月氏人也没这个能力和胆量,只能是同化、蚕食、驱逐,但是,总有羌人奋起反抗,即便正面打不过,也会时不时从祁连山脉里冲出来,打杀一番,然后回到羌人老巢河湟地区,再瞅准时机,再冲出来打杀。所以,河西走廊的存在,让羌人的战斗有了强大的依托,数百年间极大消耗掉了月氏人的有生力量,让其死死限制在河西地区,没能冲出半步。这就是羌人在河西坚守底线的体现。
白人部落在河西长期存在过,史书上是确有记载的。春秋时晋国将一支白狄从河西诱迁至太行东西两侧,后来这支白狄建立了中山国,给后来的赵国和燕国造成了无数麻烦,当然最终中山国人彻底融入了华夏,不过,秦晋争霸这一骚操作,真是千古功过自留后人评说啊。
月氏人在河西称霸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随着匈奴在北方草原的崛起,月氏人的霸主地位渐渐不稳。月氏人从开始的压制匈奴,到受制于匈奴,再到后来被匈奴和乌孙联手赶出河西,大月氏逃亡至伊犁河流域,没有逃亡的小月氏后来又彻底融入了羌人,真是世事变化无常、恍如隔世。更戏剧性的一幕是,乌孙又被匈奴派去伊犁一带继续追击大月氏,并在伊犁一带立国,这一系列事件造成的客观结果是,西人族群部落彻底退出了河西地区,匈奴人占据了河西走廊,并在这里繁衍生息数代,视之为族群的根基。这就是匈奴绝地反击的体现。
羌人在河西坚守底线,匈奴人在河西绝地反击。面对古印欧人东迁浪潮的一部分,西方白人族群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存在,在羌人和匈奴人先后努力之下,又退回到了西域。
河西走廊不只是这一时期成为中原的最佳屏障,而且后世两千多年,也没有任何一支势力崛起于河西走廊而入主中原的,强如西夏也只是给大宋王朝带来一些麻烦而已。
这一时期西域、河西的东西方族群是主动站队的吗?并不是,基于生存而已,都想把各自利益最大化而已,可以通过具体事件来看一下:乌孙(西方)和匈奴(东方)联手打击月氏(西方),汉朝(东方)意欲和大月氏(西方)联手夹击匈奴(东方)。各族群虽然不是主动为之,但客观结果是,西域、河西走廊这两个上古华夏故地,在东方族群的持续努力之下,其主导权又回到了东方族群手中。你能想象的到,华夏大地上到处是白人,而且还说着一口流利的泛字母化语言是什么样子吗?虽然羌人和匈奴作为主体民族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后代多数熔入了华夏大家庭之中,但是他们为华夏大地做出的贡献却不应该被遗忘。
一次无意的文明防守战,却获得了意外的成功,这更能体现河西走廊对于拱卫中原安全方面的非凡作用。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网友们,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